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典礼
离婚典礼
结婚有轰轰烈烈的典礼,离婚为什么不可以有呢! 就像舒淇在《非诚勿扰2》中饰演的笑笑一样,就算没有亲身经历,大部分人对离婚这个词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抵触的,毕竟离婚意味着分裂、痛苦和麻烦。 没想到,不久前日本第一家专门策划离婚典礼的离婚事务所在东京浅草成
毕业典礼上的谋杀
S贵族高中每年的毕业典礼总是搞的隆重而华丽,这次也不例外。晚会上女生华美的长裙与男生潇洒的燕尾服交织在一起,交织出一片灿烂和浪漫,谁会想到这夜幕的华丽下会发生那样的事…… 从7:30到8:45有烟火,大家都被灿烂的烟火吸引出去了,蛋糕房里只剩下两个人。“风宣,看看我的手
典礼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六年 (1373) 于内廷之中置内正司,旋改称典礼司,设司正一人,正七品,司副一人,从七品,以宦官为之,专纠宦官礼仪有失及妄为不法者。不久又改称典礼纪察司,升司正正六品,司副从六品。官署名。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分民治司部分职掌设置,掌下列事项:一
参军处典礼局局长
官名。属“国民政府参军处”,见该条。
典礼院直学士
官名。清末典礼院属官。宣统三年(1911)设。八人,简任。襄同学士讨论典礼,参订章制。
典礼纪察司
官署名。明朝设置于内廷之中,专纠内官礼仪有失及妄为不法者。
典礼院
官署名。清末新设中央机构之一。宣统三年 (1911) 改礼部设。掌朝廷、坛、庙、陵寝的礼乐及用品制造与典守事宜。置掌院大学士、副掌院学士各一人,学士、直学士各八人,并厅长、署长、佥事等。下设总务厅、礼制署、祠祭署、奉掌署、精膳署等。官署名,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
大典礼
礼部尚书之别称。
典礼院掌院学士
官名。清末置,为典礼院的长官。见“典礼院”。
典礼
官名。周朝设此官,掌管礼制。《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典礼署
官署名。明建文 (1399—1402) 中于各郡王府置,设官一人,掌陈礼仪之事。永乐 (1403—1424) 初罢。
典礼院学士
官名。清末典礼院属官。宣统三年(1911)设。八人,简任。承掌院大学士之命讨论典礼,参订章制。
典礼院掌院大学士
官名。清末典礼院长官。宣统三年 (1911) 设。一人,特简。总理本院事务,监督所属官员。
典礼院副掌院学士
官名。清末典礼院副长官。宣统三年 (1911) 设。一人,特简。佐掌院大学士总理院务。
典礼院总务厅
官署名。清末典礼院所属机构之一。宣统三年 (1911) 设。掌校阅祭告祝文,缮写祝版、神牌,典守院印,并本院补官考绩、经费、庶务诸事。置厅长一人,并佥事、录事、谋正、典簿等。清末典礼院内部机构。掌理本院文书、会计、庶务等事项。以厅长为主官,下设佥事、录事、典簿、司
典礼院总务厅长
官名。清末典礼院属官。宣统三年 (1911) 设。一人,简任。掌领本厅事务。
典礼院
官署名。清宣统三年(1911)六月由礼部改设。专管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并修明礼乐,更定章制。置掌院大学士、副掌院大学士各一人,以及学士、直学士等官。下设总务厅及礼制、祠祭、奉常、精膳四署。
典礼司
官署名。明洪武六年(1373)于内廷之中置内正司,旋改称典礼司,设司正一人,正七品,司副一人,从七品,以宦官为之,专纠宦官礼仪有失及妄为不法者。不久又改称典礼纪察司,升司正正六品,司副从六品。
满洲祭神祭天典礼
书名。清官修。六卷。卷一至卷四记载清朝祭神祭天的仪注、祝辞等;卷五分列祭神祭天器用名称及数目;卷六详细绘制祭神祭天供献陈设器用形式图。始编于乾隆十二年(1747),先为满文,四十五年大学士阿桂、于敏中译成汉文,编入《四库全书》,因后二卷已有汉译文,故仅将卷一至卷四
大典礼
礼部尚书的别称。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