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省长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七月六日改巡按使为省长,巡按使公署改称省长公署,其内部机构未变,仍设政务厅以辅佐省长掌理全省政务。惟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九月八日公布《废止省长公署政务厅内教育、实业两科令》以后,政务厅中教育、实业两科相继改厅,直隶中央
巡按使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布的《省官制》规定,改民政长为巡按使,改省行政公署为巡按使署,为全省最高行政官署。取消行政公署原设各处司,而在巡按使公署内设置政务厅,作为行政枢纽。政务厅设厅长一人,简印;辅佐巡按使掌理全省政务。下
盐运使公署
官署名。民国置,为盐运使的办事官署,掌监督、办理场产、运销、缉私、征收盐税等事;并考核所辖盐区内各县县长协缉私盐的成绩等。民国二十六年,与盐务稽核分所合并,改称盐务管理局,裁撤盐运使。官署名。北洋政府置,属财政部,设于产盐区域,管理盐务行政。有长芦(直隶)、
盐场公署
官署名。民国置,设在各盐场区域,属盐务总局,并受盐务管理局的指挥和监督,掌管其场区的盐税征收、盐质的产制、检定及秤放等事务,并指挥税警。设署长一人,下设办事处及税警派出所等。
顺天府尹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见“京兆尹公暑”。
京兆尹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以北京为首都,初期首都行政长官仍沿清制置顺天府尹,惟将顺天府衙署改称顺天府尹公署。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十月四日公布《京兆尹官制》,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作为特别行政区域,相当于行省,行政机关改称京兆尹公署。民国初年的顺天府尹,其职权虽亦略
津沽市政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十一月三日内务部拟定的《直隶津沽市政公署编制草案》,设总办一人,由大元帅简任,必要时得设会办、坐办等以辅助之;下设秘书长一人,秘书四人。公署内分置秘书、总务、政务、实业、工程、财政、庶务七处。所辖机构有评议会
县司法公署审判官考试
北洋政府选拔县级司法官的考试制度。依照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五月一日公布的《县司法公署审判官考试任用章程》的规定关于县司法公署审判官的考试由各省高等审判厅厅长于省会组织典试委员会执行。典试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由高等审判厅厅长兼任,典试委员十人,由委员长延聘或
廉政公署
廉政公署的词语属性 拼音lin zhng gng sh拼音字母lian zheng gong shu拼音首字母lzgs 廉政公署的百科含义 廉政公署(简称廉署;英语: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ICAC(香港廉政公署),英语:Comissariado contra a Corrupcao,CCAC(澳门廉政公署)肃贪倡
县知事公署
县知事公署的词语属性 拼音xin zh sh gng sh拼音字母xian zhi shi gong shu拼音首字母xzsgs 县知事公署的百科含义 官署名。民国初年各县的行政机关。下设二至四科,每科设科长一人,科员、技士数人及书记等低级职员。
西安绥靖公署
西安绥靖公署的词语属性 拼音x n su jng gng sh拼音字母xi an sui jing gong shu拼音首字母xasjgs 西安绥靖公署的百科含义 绥靖公署是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的指挥机构。绥靖公署是由抗战时的各战区改编而来,全面内战爆发时仅剩第1、第2、第11和第12战区,后来也分别改编为西安
吉林督军公署
吉林督军公署的词语属性 拼音j ln d jn gng sh拼音字母ji lin du jun gong shu拼音首字母jldjgs 吉林督军公署的百科含义 中华民国军政建置。1916年6月6日,吉林省镇安左将军行署改组为吉林督军公署,置参谋、副官、秘书、电务4处,军务、军法、军需、军医4科。
书淇县公署壁
书淇县公署壁的词语属性 拼音sh q xin gng sh b拼音字母shu qi xian gong shu bi拼音首字母sqxgsb 书淇县公署壁的百科含义 这是作者书写于淇县公署墙壁上的一首诗。作者对历史上的有如郑康成等人将《诗经淇奥》中“绿竹”误解为“王刍、篇竹”非常不满,以“伐矢填河”两件著
绥靖公署
绥靖公署的词语属性 拼音su jng gng sh拼音字母sui jing gong shu拼音首字母sjgs 绥靖公署的百科含义 绥靖公署是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的指挥机构。绥靖公署是由抗战时的各战区改编而来,全面内战爆发时仅剩第1、第2、第11和第12战区,后来也分别改编为西安绥靖公署、太原绥靖公
公署
公署的词语属性 拼音gng sh拼音字母gong shu拼音首字母gs 公署的词语解释公署[ gng sh ] 官员办公的处所(用作政府机关名):行政~。 公署的详细含义 古代官员办公的处所。后多以称公务员等办公的处所。唐韩偓《寄远》诗:“孤竹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宋丁谓《丁晋
《翟公署门》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汲郑列传》:“下邽(县名,汉时属京兆尹,故地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北)翟公有言,始(指在汉文帝时)翟公为廷尉(掌管刑狱的大官,为九卿之一),宾客阗(音tin,充满)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指无人问津,故冷落到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