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高员外晒元宝
天下处处有牡丹,曹州牡丹甲天下。 解放前,曹州牡丹乡的花农们常常要到广州去销售牡丹,称为“下广”。一方面因为广州人特别喜爱曹州牡丹,另一方面也为了增加收入。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以及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往往事与愿违。下广州卖牡丹也有发财的。有一年,赵楼村
民间故事《高员外晒元宝》
天下处处有牡丹,曹州牡丹甲天下。 解放前,曹州牡丹乡的花农们常常要到广州去销售牡丹,称为“下广”。一方面因为广州人特别喜爱曹州牡丹,另一方面也为了增加收入。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以及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往往事与愿违。下广州卖牡丹也有发财的。有一年,赵楼村
中统元宝交钞
元代纸币名。简称中统宝钞、中统钞。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十月开始印行。面值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文省、二贯文省十等。法定以银为本,钞二贯同白银一两。
元宝总库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掌收储、发放钞币。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名宝钞总库。
大历元宝
唐代铜币名。大历四年(769)铸。径九分,重三铢六絫。仅于绛州汾阳、铜源两监置五炉铸造。制作粗糙,流行不广。大历元宝
阜昌元宝
伪齐刘豫铜钱。圆形,方孔。有阜昌元宝、通宝、重宝三种。 元宝“昌”在右,通宝、重宝“昌”在下,各有篆、楷两种文字,金熙宗天会末年亦行用。阜昌元宝
得一元宝
铜币名。唐上元元年(760),史思明据东都洛阳后,铸“得一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既而钱恶,又以为“得一”之名不吉,改名“顺天元宝”。
天盛元宝
西夏钱币。有铜、铁两种质地。圆形方孔,汉字。仁宗天盛十年(1158)设通济监,始铸此钱。天盛元宝
咸康元宝
铜币名。五代前蜀咸康元年(925)铸。径七分,重三铢三参,形制粗恶。一云重五铢。
大安元宝
辽铜钱。圆形方孔,汉字,铸于辽道宗大安年间。
淳熙元宝
宋代钱币。孝宗淳熙元年(1174)铸,圆形方孔,钱文为真、篆二体,背有星、月纹。淳熙七年起记年,又有大小各种铁钱。淳熙元宝
寿昌元宝
辽代铜钱。形制与乾亨元宝同。铸于辽道宗寿昌年间。寿昌元宝
乾道元宝
宋钱币。孝宗乾道元年(1165)铸。圆形方孔。钱文有楷、篆两体。背也有星月纹的。
乾统元宝
辽铜钱。圆形方孔,汉字。铸于辽天祚帝乾统年间。乾统元宝
乾祐元宝
西夏铜钱。圆形方孔,汉字。铸于仁宗乾祐年间。
乾亨元宝
辽铜钱。辽景宗乾亨年间所铸。景宗时置铸钱院,每年铸钱五万贯。钱圆形方孔,铸有汉文乾亨元宝四字。
顺天元宝
见“得一元宝”。
元宝总库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设,掌收储、发放钞币。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称宝钞总库。
永平元宝
五代前蜀高祖王建永平元年(911)所铸铜钱。钱文自上至右顺行。
中统元宝
元代钱币。元世祖中统年间铸。圆形方孔,钱文楷篆两体,背无文。中统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