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借款
杨辉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去年春节假期,他探亲访友,这一天,总经理来电话了,让他负责的建设项目抓紧开工,特别是电焊工要尽量提前到岗,因为这个工程的前期主要是电焊工作。 说起电焊工,杨辉马上想到了放假在家的老员工小张,这个人技术全面,为人老实,在公司这几
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中国修筑山海关内外铁路向英国借款的合同,前此中国曾以筹造中后所至新民铁路及营口支路、并归还津榆、津芦各路所欠款项为由,于1898年6月7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九日)在北京与英方草签合同,筹借英款合银一千六百万两,声明签押后三个月内,由英方公司决定允否。英公司允按草
英德续借款合同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清政府对日第三次赔款到期,而国库空虚,只得举借外债偿付。俄、法、英、德争相向清政府揽借,最后英德集团压倒俄法集团,取得了第三次借款权。次年3月1日(二月九日)清政府与英德两国签订了《英德续借款合同》,共十七款。主要内容:借款总额为一千六百万
英德借款详细章程
见“英德洋款合同”。
四厘借款合同
见“俄法洋款合同”。
借款各路提调处
官署名。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二月设。掌卢汉、松沪各官办铁路交涉借款与建设事宜。置提调一人 (亦称五路大提调) 总其事。十一月,改为铁路总局。
中日新奉吉长铁路借款续约
《中日新奉吉长铁路协约》之续约。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九日(1908.11.12)订于北京。凡七款。规定新奉路借款数为三十二万日元,吉长路为二百十五万日元,年息五厘,九三折实付,聘日人为总工程师和司账人员。
中英沪杭甬铁路借款合同
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四日(1908.3.6)订于北京。凡二十四款。为筑沪杭甬铁路,清政府向英国中英公司借款一百五十万英镑,九三折实付,年息五厘,三十年为期,以本路进款及关内外铁路余利作保。
锦瑷铁路借款草合同
清宣统元年八月十九日(1909.10.2)订于奉天(今沈阳),十二月十日又详加续订。为筑锦州至瑷珲铁路,清政府拟向美国纽约银行团及其联行(英商保龄公司)借款不逾四千万美元,九五折实付,年息五厘,三十年为期,以铁路产业作抵,并以东三省盐课等每年四百万两作保。由于日、俄反对
赎回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见“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津浦铁路续借款合同
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五日(1910.9.28)订于北京。清政府为造津浦铁路向德、英银行续借四百八十万英镑,所订条件与《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基本相同,惟增加直、鲁、苏、皖四省厘税三百六十万两作保。
借款各路提调处
官署名。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设。掌卢汉、淞沪各官办铁路交涉借款与建设事宜。置提调一人(亦称五路大提调)总其事。十一月,改为铁路总局。
俄法借款
又称俄法洋款,或称四厘借款合同、中俄四厘借款。因由俄国出面,实为俄法合借,故名。清政府为偿付中日甲午战争赔款,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四日(1895.7.6)由驻俄公使许景澄与俄国银行团代表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签订本约。共十九款,另附有“四厘借款声明文件”一件。主要内容有
中俄四厘借款合同
沙俄挟制清政府订立的政治借款合同。因该款为俄、法合贷,亦称俄法洋款。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四日(1895.7.6)由清驻俄公使许景澄与沙俄代表签订于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凡十九条,另附《四厘借款声明文件》。主要内容:(1)清政府订借款额四亿法郎(折银约九千九百万两),以九十四
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十日(1908.1.13)订于北京。凡二十四款。清政府向德、英银行借款五百万英镑建造津浦铁路,年息五厘,九三折实付,三十年为期,以直隶(今河北)、山东、江宁(今南京)、江苏淮安等地厘税每年三百八十万两作保,银行有选派德、英总工程师,代购外洋材料和优先
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即“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中英道清铁路借款合同暨行车合同
清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一日(1905.7.3)订于北京。清政府向英国福公司借款七十万英镑筑河南道(口)清(化)铁路,九折实付,年息五厘,三十年为期,以铁路进款作保,并任福公司所派之英人为行车总理,代为调度经理、行车、生利事宜。
中比汴洛铁路借款合同暨行车合同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二十四
日(1903.11.12)订于上海。为筑开封至洛阳铁路,清政府向比利时铁路合股公司借款一百万英镑,九扣实付,年息五厘,二十年还清,以该路进款和国家财政收入作保,并聘比人为总工程师,由该公司代购材料。
中日正金银行一千万日元借款合同
又称《邮传部借款合同》。清宣统三年二月二十四日(1911.3.24),由清政府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与日方代表小田切万寿之助订于北京。凡十五款,附《还本付息清表》一件。清邮传部为还赎买京汉铁路官款,向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借款一千万日元,年息五厘,九五折实付,二十五年为期,以京
英德借款详细章程
又名《英德洋款合同》,俗称“英德借款”或“英德洋款”。清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日(1896.3.23)清政府为举借外债以偿付第二期对日赔款在北京与汇丰银行及德华银行签订。共十八款。内容有:中国向英德借款一千六百万英镑,九四扣,年息五厘,以海关收入为担保;自本年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