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保章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保章氏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史中大夫属官,掌观测天象,以记载日月星辰的变动,并依此而辨吉凶。下设保章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保章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史中大夫保章上士佐官,正二命。
保章副
官名。元朝太史院置,五人,正八品,佐保章正观测记录星象变异,占定其吉凶之事。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前曾沿置于太史监。吴元年(1367)改太史监为太史院,仍置,秩从八品,职掌依旧。洪武元年(1368)罢。
保章正
官名。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改历博士置。肃宗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保章正。员一至二人,从七品上。宋朝沿置,省五宫之号,初隶司天监,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秘书省太史局,掌测天文等事务。哲宗元祐(1086—1094)中定为从八品。辽朝隶司天监。元朝太史院置,员五人,
保章氏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天文星历,观测其变异而测吉凶。《周礼春官》:“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
保章大夫
司天散官名。金、元皆置。金为二十五阶之第九阶,秩从五品下。元十四阶之第四阶,秩从四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五品下,称、授保章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保章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春官》有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占天上的恒星,记载星辰日月的合会与变动,观察天下福祸的变迁,辨明吉凶。其所掌为阴阳家的迷信术数。北周春官府太史中大夫所属有保章上士,正三命;保章中士,正二命,职掌与《周礼》的保章氏同。
五官保章正
官名。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改历博士为保章正,肃宗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保章正,掌教习历生,与五官监候、司历掌历法及测景分至表准,从七品上,置一至二人,隶司天台。辽朝为司天监属官,南面官。明朝钦天监亦设,正八品,掌记录天象变化,占定吉凶。清初沿置,康熙十四年
保章副
官名。元代太史院置,五人,正八品,佐保章正观测记录星象变异,占定其吉凶之事。朱元璋建立明朝前曾沿置于太史监。吴元年(1367)改太史监为太史院,仍置,秩从八品,职掌依旧。洪武元年(1368)罢。
保章氏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理天文星历,观测其变异而测吉凶。
保章正
官名。唐长安二年(702)改历博士置。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保章正。员一至二人,从七品上。宋沿置,省五官之号,初隶司天监,元丰改制后隶秘书省太史局,掌测天文等事务。元祐中定为从八品。辽代隶司天监。元代太史院置,员五人,正七品。明复置五官保章正,正八品,隶钦天监。
保章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保章氏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史中大夫属官,掌观测天象,以记载日月星辰的变动,并依此而辨吉凶。正三命。下设保章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保章大夫
司天散官名。金为从五品下。元为从四品。
五官保章正
官名。唐长安二年(702),改历博士为保章正,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保章正,掌教习历生,与五官监候、司历掌历法及测景分至表准,从七品上,置一至二人,隶司天台。辽为司天监属官,南面官。明钦天监亦设,正八品,掌记录天象变化、占定吉凶。清初沿置,康熙十四年(1675)省。
保章
保章的词语属性 拼音bo zhng拼音字母bao zhang拼音首字母bz 保章的词语解释保章[ bo zhng ] 凤昼鸣之称。 保章的详细含义 凤昼鸣之称。明杨慎《凤赋》:“昏鸣曰固常,旦鸣曰发明,昼鸣曰保章,举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
保章正
保章正的词语属性 拼音bo zhng zhng拼音字母bao zhang zheng拼音首字母bzz 保章正的词语解释保章正[ bo zhng zhng ] 唐 代官名,掌观测、记录天象变异,以视吉凶。名出《周礼春官》“保章氏”。宋 高承《事物纪原九寺卿少保章正》:“唐 乾元 元年改监,其小吏有保章正,则是
保章大夫
保章大夫的词语属性 拼音bo zhng di f拼音字母bao zhang dai fu拼音首字母bzdf 保章大夫的百科含义 司天散官名。金始置,从五品下,元升从四品。明废。 金代的基本设置都沿袭宋,同时根据女真族的特点做了一些调整。保章大夫为从五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