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仪同三师
即享受与太师、太傅、太保相等的礼仪待遇。北魏前废帝普泰元年(531)特置,居上公下,三公上,以授尔朱世隆。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又授清河王元亶。
仪同三司
①谓官非三公而仪制待遇同于三司(三公),为皇帝恩赐三公以下大臣的一种特殊荣宠。始于东汉。《后汉书邓骘传》:“延平元年(106),拜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始自骘也。”魏晋时,授予开府位从三公之文武官。南北朝时授予范围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官号。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一
仪同府
官署名。西魏、北周府兵开府府所辖军团一级机构。亦称仪同三司府。置主管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简称仪同将军;又设长史、司马、司录,皆六命;中郎、掾、属,皆四命;列曹参军,正三命;参军事。北周建德四年(575)改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后,遂为仪同大将军府简称。隋代左右
开府仪同大将军
勋官名。北周建德四年(575)改开府仪同三司置,位在上仪同大将军上。主要授予有军勋的功臣及北齐降臣,无具体职掌,九命。初任此职者加使持节、大都督、骠骑大将军、侍中。大象元年(579)罢此制,惟任总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节。下置长史、司马、司录、中郎、掾、属、参军等府僚
开府仪同三司
官名。三国魏始置,为大臣加号,意谓与三司(即太尉、司徒、司空等官)礼制、待遇相同,允许开设府署,自辟僚属。两晋南北朝因之。北周置为勋官,九命;建德四年(575)改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置为散官名号,初为正四品上,大业三年(607)改为从一品,位次王、公。唐沿置,为文散官
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勋官名。北周建德四年(575)置,位在开府仪同大将军上。主要授予有军勋的功臣及北齐降官,无具体职掌,九命。初任此职者加使持节、大都督、骠骑大将军、侍中,大象元年(579)罢此制,唯任总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节。下置有长史、司马、司录、中郎、掾、属、参军等府僚。隋开皇元
仪同大将军
仪同大将军的词语属性 拼音y tng d jing jn拼音字母yi tong da jiang jun拼音首字母ytdjj 仪同大将军的百科含义 仪同大将军,官名。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改仪同三司置。主要授予有军勋的功臣及北齐降官,无具体职掌,九命。
仪同
仪同的词语属性 拼音y tng拼音字母yi tong拼音首字母yt 仪同的词语解释仪同[ y tng ] 见“仪同三司”。 仪同的详细含义 见“仪同三司”。
仪同将军
仪同将军的词语属性 拼音y tng jing jn拼音字母yi tong jiang jun拼音首字母ytjj 仪同将军的百科含义 将军中地位较高者。
赤虎仪同
赤虎仪同的词语属性 拼音ch h y tng拼音字母chi hu yi tong拼音首字母chyt 赤虎仪同的词语解释赤虎仪同[ ch h y tng ] 见“赤彪仪同”。 赤虎仪同的详细含义 见“赤彪仪同”。
赤虎仪同
赤虎仪同的词语属性 拼音ch h y tng拼音字母chi hu yi tong拼音首字母chyt 赤虎仪同的词语解释赤虎仪同[ ch h y tng ] 见“赤彪仪同”。 赤虎仪同的详细含义 见“赤彪仪同”。
驳龙仪同
驳龙仪同的词语属性 拼音b lng y tng拼音字母bo long yi tong拼音首字母blyt 驳龙仪同的词语解释驳龙仪同[ b lng y tng ] 北齐 后主 为马所取的封号。 驳龙仪同的详细含义 北齐后主为马所取的封号。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兽畜马》:“北齐高纬御马号为‘驳龙仪同’。”参阅《北齐
赤彪仪同
赤彪仪同的词语属性 拼音ch bio y tng拼音字母chi biao yi tong拼音首字母cbyt 赤彪仪同的词语解释赤彪仪同[ ch bio y tng ] 北齐 后主 高纬 为其宠犬所起的称号。 赤彪仪同的详细含义 北齐后主高纬为其宠犬所起的称号。《北史齐纪下后主》:“﹝后主﹞马及鹰犬,乃有仪同、郡
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ki f y tng sn s拼音字母kai fu yi tong san si拼音首字母kfytss 开府仪同三司的百科含义 开府仪同三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 ,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开官府,在指定的地方建立办公之地,当事人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官府开
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y tng sn s拼音字母yi tong san si拼音首字母ytss 仪同三司的词语解释仪同三司[ y tng sn s ] 散官名。三司即三公。汉 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 殇帝 延平 元年,邓隲 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