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法曹从事
官名。隋朝雍州牧属官,视从八品,文帝开皇十二年(592)改名法曹参军。州分职吏名。北魏置,《北齐书薛循义传》记循义在北魏时曾任司州法曹从事。其职当是主刑法之事。北齐司州沿置法曹从事,其下有法曹掾、史以佐之;外州不置法曹从事,以法曹掾与法曹史掌理曹务。隋初雍州亦曾
都水从事
官名。晋朝诸州置,属刺史。州分职吏名。晋代置,据《晋书职官志》记载,诸州各置都水从事一人,徐州则置淮海从事,凉州为河津从事,均掌水利之事。
都部从事
十六国后赵置,掌监察诸州。《晋书石勒载记下》:“置署都部从事各一部一州,秩二千石,职准丞相司直。”
部郡从事史
官名。南朝宋诸州置。职同部郡从事。参见该条。
部郡国从事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司隶校尉所属,每郡国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如案系郡国属吏,奏免守相。秩百石。州部所属职秩同 均由所部长官自辟除。官名,东汉置,属司隶校尉,由州自已任命,掌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等。《后汉书百官四司隶校尉》:“其余部郡国从事,
部传从事
官名。南朝梁诸州置,掌督察非法。官品依州等级不同,各为一班和流外七班。州吏名。汉有部郡国从事史,魏晋以后称部郡从事,至南朝齐梁时改称部传从事。部郡从事之职在于检察一郡行政,至南朝宋时此职已轻,至齐梁时已不是每郡都有设置,因前代部郡从事治传舍,亦常乘传出行,
部从事
① 司隶校尉属官“部郡从事”的省称。②晋朝诸郡属官,掌督察非法。官名,汉置,又名州从事,即州刺史的从事。每郡国一人,掌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皆州自辟除。另外,还有治中从事(功曹从事)掌州选署及众事;簿曹从事,掌财谷薄书;兵曹从事,掌兵事。(见《后汉书百官志》
中都官从事
官名,又名都官从事,汉置,属司隶校尉,掌察举百官犯法者。蔡质《汉仪》说:“都官主洛阳百官朝会,与三府掾同。”中兴以后,专令掊击贵戚。见《后汉书百官四司隶校尉》。
户曹从事
官名。隋朝雍州牧属官,视从八品,文帝开皇十二年 (592) 改为户曹参军。
记室从事
州门下吏名。东汉公府有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北魏于司州置记室从事,见《魏书薛辩传》。又《周书长孙绍远传》记绍远之父雅,北魏时作牧寿春,有管记王硕。可能亦如记室之职。北齐司州亦置记室从事,其下并有记室掾与记室史。
五威将军从事
官名,为五威将军属官。从事,有的有专职,有的无专职,随时听命。《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李)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
五业从事
官名,汉末刘表置,掌五经教授等事。学官名。东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辟宋衷为五业从事,见《艺文类聚》卷三八《礼部上学校》引王粲《荆州文学记》。五业指五经。
郡国从事
官名,汉置,每郡国一人,掌督促文书,察举非法。见《后汉书百官志四司隶校尉》。
迎从事
官名。南朝宋置,为州属官,掌迎接新任长官诸事,多为长官亲信。王谌曾任此职。
户曹从事员
官名。自汉以后,三公及郡州长官的佐吏称从事或从事史,掌管文书。晋又增设从事员,由州郡长官自行任免。宋以后废。《隋书百官中》:“司州,置牧。属官有别驾从事史……户曹、功曹、金曹、租曹、兵曹、骑曹、都官、法曹、部郡等从事员。”
文学从事
官名。南朝梁置。州府属官。品级依州等级而定,自流外七班至三班不等。官名,三国曹魏置,冀州刺史部有此官,掌州的文化教育,以明经者担任。其后南朝州府也有置此官者。
月令从事
官名。南朝宋置,扬州、徐州属官。职掌同汉朝月令师。州分职吏名。东汉司隶校尉与部刺史所属有月令师,主时节祠祀。南朝宋州有月令从事,《宋书百官志下》说:“今广州、徐州有月令从事,若诸州之曹史,汉旧名也。”北魏时州置月令,见《金石萃编》卷三十所收东魏时建立的《敬
武猛从事
州刺史僚属名。东汉末临时设置。《三国志张扬传》: “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魏、晋司隶校尉、诸州刺史皆置,参掌军事。北齐唯司州置,视从九品。隋朝因之,置于雍州,文帝开皇十二年(592)改名武猛参军。官名,东汉末年置,为州刺史属官,掌领兵事。《三国志魏书张杨传》
师友从事
官名。汉朝州郡属员。为不担任实际职务的散吏,地位尊荣,即署为从事而待以师、友之礼。三国吴州府亦置,见《三国志 士燮传》。官名,东汉末年蜀吴皆置,为州郡属官,无固定职事,受师友之礼遇,掌顾问等事。《三国志蜀书周群传》:“州牧刘璋,辟以为师友从事。先主定蜀,署
祭酒从事史
见“祭酒从事。官名,又名从事祭酒,简称祭酒。汉朝州置从事祭酒,为敬老礼贤之散官,无固定职事。两晋和南朝置祭酒从事史,为职事官。《宋书百官志下》:“祭酒从事史……祭酒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铠之属。扬州无祭酒,则主簿治事。”南朝齐、梁置,以儒士担任;北朝和隋也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