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介之推
介之推
一作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早年随晋文公出亡,传说文公饥,曾割股以食文公。文公返晋为君后,遍赏随从出亡之臣而不及他,遂携母出走,隐居于緜上(今山西介休东南)。文公派人寻求不得,将緜上作为他名义上的封地。
介之推
介之推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zh tu拼音字母jie zhi tui拼音首字母jzt 介之推的词语解释介之推[ ji zh tu ] 1.亦称“介子推”。春秋 晋 人。从 晋 公子 重耳(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文公 还国为君,赏从亡者,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 绵山 而终。《庄子盗跖
介之推
又叫介子推。晋国贤士。曾随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赏赐随从部属,他没有受赏,也无怨言,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后文公念及,使人召见,不见,乃封绵山作为封田,号曰“介山”。【介绍】: 一作介子推、介推。春秋晋国人。曾从晋文公流亡。文公回国即
《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来历意思解释
介之推:又称介推。春秋时晋国人,曾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颇著勋劳。禄:禄位,赏赐。 介之推不谈论禄位的事,而颁赐禄位也没有考虑到他。 后用以比喻不求人知者,也终于被人遗忘。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清.李渔《闲情偶寄
介之推
【介绍】: 一作介子推、介推。春秋晋国人。曾从晋文公流亡。文公回国即位,赏赐随从之臣而独不及。遂与其母隐居绵上山。文公使人召之不得,于是环绵上山而封之,后世遂称绵山为介山。又传说文公曾环山焚烧,逼其出山,竟不出而死。旧俗以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断火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