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直百五铢
三国蜀铜钱。东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刘备拔成都,虑军用不足,乃从刘巴之议,铸直百钱,以平诸物价,令更为官市。数月后,府库遂充实。其钱圆形方孔,钱文“直百”用隶体,“五铢”为篆文。背有模铸阳文“为”字,因有益州犍为郡(治今四川彭山东)铸说;或释“�ȹ
太和五铢
北魏铜钱。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始铸。孝文帝以前,未有铸钱,以实物进行交易。此钱铸出,令京师及诸州镇皆通用,并许私铸。其钱铜质粗劣,文字湮漫。钱径大小不等,钱文隶、篆二体。太和五铢
沈郎五铢
即“沈郎钱”。
蜀五铢
三国蜀铜钱。圆形方孔,面有内外郭,体形较小,钱文“五铢”,笔画较粗。
铁五铢
铁钱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始铸,形小,背文四出,私铸甚多。其时因废铜钱,铁钱大量流通,致使铁钱急剧贬值,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
北魏五铢
即“永平五铢”。
西魏五铢
又称大统五铢。西魏铜钱。文帝大统六年(540)始铸。钱面有外郭,无内郭,钱文“五铢”,“朱”字头方折,“五”字交股直笔,右边穿孔处有一直画,书法似北魏永安五铢。西魏文帝(507—551) 即元宝炬。西魏皇帝。公元535—551年在位。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孙,京兆王元愉之子。正光
永安五铢
北魏、东魏铜钱。因永平五铢钱有名无实,杨侃奏更铸五铢。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始铸。钱文“五”字交股处作直笔,边宽。此次铸钱,旨在稳定币值。东魏时,因私铸充斥,币值反跌,所铸永安五铢钱仍用“永安五铢”为文,书体近玉筋篆,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铸常平五铢,乃废
永平五铢
北魏铜钱。又称北魏五铢。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铸,钱文“五铢”字形狭长,“五”字交股处作直笔,边较阔。
当两五铢
南朝宋铜钱。元嘉二十四年(447)铸,当两五铢,即新铸五铢一枚作旧钱两枚行使。次年罢。
常平五铢
北齐铜钱。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始铸。钱文“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制作精巧,币值较高,至乾明、皇建年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等名目。后主武平年间以后,私铸较甚,或以生铁和铜私铸钱币,货币流通混乱,直至齐亡。常平五铢
梁五铢
南朝梁铜钱。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始铸,制作精整,内外周郭皆备,钱文“五铢”,重四铢三参三黍,玉筯箓,“朱”字头方析。
汉五铢
汉五铢的词语属性 拼音hn w zh拼音字母han wu zhu拼音首字母hwz 汉五铢的百科含义 五铢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先后有10多个王朝和政权、20多个帝王铸行过五铢钱。汉朝西汉元狩五年,五铢钱率先在中原发行,至唐武德四年
东汉五铢
东汉五铢的词语属性 拼音dng hn w zh拼音字母dong han wu zhu拼音首字母dhwz 东汉五铢的百科含义 东汉五铢是公元40年采纳马援的建议铸五铢钱。
西汉五铢
西汉五铢的词语属性 拼音x hn w zh拼音字母xi han wu zhu拼音首字母xhwz 西汉五铢的百科含义 西汉时期的古钱币,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
直百五铢
直百五铢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bi w zh拼音字母zhi bai wu zhu拼音首字母zbwz 直百五铢的词语解释直百五铢[ zh bi w zh ] 三国 时,蜀 刘备 所铸货币的一种。与直百钱价值相等。《隋书食货志》:“百姓或私以古钱交易,有直百五銖,五銖。”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二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