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五军都督府
行在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初年于北京置行在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官,制同五军都督府。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除“行在”字,而以在南京五府加“南京”字。洪熙元年(1425)复称行在,正统六年(1441)复除“行在”字。
五军都督府监
监狱名。明制五军都督府设五军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其后裁撤,而由都指挥使所属的司狱专管一方军事监狱,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
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朝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的简称,为明代最高统军衙门。明太祖初置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0)分置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各卫所(唯锦衣卫等亲军卫、上直卫不隶王府)及在外各都司、卫所。永乐间在北京设行在五军都督府,永乐十八年(1420)去“行在”字,以在南京
南京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朝南京军政衙门之一。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后,以原南京行在五军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留南京之五府,加“南京”二字。洪熙元年(1425)复以南京为京师,遂去“南京”二字。正统六年(1441)再定以北京为京师,原留南京之五府,仍加“南京”二字,递成定制。设官品秩
南京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即南京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明南京最高军事机关。永乐十九年(1421),以北京行在五军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在应天者加“南京”二字。
行在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永乐初在北京置行在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为北京最高军事机构。各军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官,制同五军都督府。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除“行在”二字,而以在南京五府加“南京”字。洪熙元年(1425)复称行在,正统六年(1441)复除行在二
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即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明最高军事机关。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分设。每府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官。下设经历司。由中军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掌军旅之事,分领各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及亲军之外各京卫,以达于兵部。
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的词语属性 拼音w jn d du f拼音字母wu jun du du fu拼音首字母wjddf 五军都督府的百科含义 五军都督府,明代官署名。创设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起初为大都督府,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至洪武十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