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粘竿处二等侍卫
官名。清朝尚虞备用处之职官。额定三人,正四品。掌翊卫扈从事。
二等王
爵级名称。太平天国前期以南王、北王为二等王;后期以军事统帅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为二等王。
十二等爵
宋朝的爵位分十二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皇子、兄弟封国,称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袭和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后承袭与特旨者封国公。其余宗室近亲都封郡公。开国公、侯、伯、子
二等参赞
官名。清朝二等出使大臣之属官。初制正四品,后改从四品。佐出使大臣办理交涉事务。参见“参赞”。
二等参谋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二人 (不常置),每镇一人,正四品,协参领充,奏补。随同总参谋官或正参谋官分任计划诸务。
二等通译官
见“通译官”。
二等译官
见“译官”。
二等库官
见“库官”❶。
二等出使大臣
见“出使大臣”。
二等侍卫
官名。清朝侍卫中之第二等,武职正四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掌宫廷宿卫及随扈皇帝之事。顺治元年 (1644) 定制: 每旗五十人,共一百五十人。雍正五年 (1727) 始定,武进士一甲二、三名者得授此职。康熙三十七年 (1698) 增宗室侍卫,雍正七年,定宗室二等侍卫十八
二等艺师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 设。 无定额, 正七品。 于部属农事试验场任职。以专科学校毕业试用合格者奏补。官名,清朝光绪32年(公元1906年)置,属农工商部,无固定人数,正七品,在部属农事试验场任职,掌农事试验。
二等书记官
官名。③清末外务部之职官,为出使大臣之属官。光绪二年 (1876) 始设书记官,后分为一等、二等,二等从六品。三十二年定制,每使馆设一名,奏补。掌使馆文牍。②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 (1904) 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协二人,每标二人,正四品,协参领充,奏补。掌文牍。
二等道
道的等级之一。北洋政府时期规定,符合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二等道:一是辖县较多、财富较富或辖县虽少而繁剧的;二是边区而又形势重要的;三是地当冲要或境内辖有重要商埠的。
二等县
县的等级之一。见“一等县”。
北洋头等二等学堂
即“天津头等二等学堂”。
天津头等二等学堂
学校名。亦称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头等二等学堂、天津大学堂。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10.2)津海关道盛宣怀在天津梁家园创立。原拟头等二等两学堂分别建立,为省经费,将博文书院分作两堂。伍廷芳任头等学堂总办,蔡绍基任二等学堂总办,美国驻津领事丁家立任总教习。二
二等侍卫
官名。清代侍卫中之第二等,武职,正四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掌宫廷宿卫及随扈皇帝之事。顺治元年(1644)定制每旗五十人,共一百五十人。康熙三十七年(1698)增宗室侍卫。雍正四年(1726)始定,武进士一甲二、三名得授此职。七年,定宗室二等侍卫十八人,每旗六人。
二等学堂
见“头等学堂”。
安徽二等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安徽巡抚邓华熙在省城安庆创办。考收十三岁至十五岁读过经书、略通文理之绅民子弟入学肄业,学制四年;设华文、西学各正副教习。课程有史鉴、地舆、朱子小学、英文、格致、测量等。正课生定额六十名,另选附课生十六人。四年毕业,会考一次,酌取
二等残废
二等残废的词语属性 拼音r dng cn fi拼音字母er deng can fei拼音首字母edcf 二等残废的百科含义 和泽珣,该人物是出自国内漫画杂志《飒漫画》中的漫画作品《刺客列传》中的角色,和泽涉的姐姐,有一段痛苦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