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习池
《山公下习池》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山公醉酒”。指好饮醉宴。唐 周彦晖《晦日重宴》诗:“兴阑巾倒载,山公下习池。”
《倒载习池》来历意思解释
同“倒载归来”。习池,即习家池,又名高阳池,在襄阳 岘山南,山简常醉酒于此。宋 叶梦得《临江仙.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诚过曾存之园亭》词:“此欢此宴固难陪。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
《习池》来历意思解释
①借指宴饮胜地。唐孟浩然《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诗: “传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②借指家园。唐杜甫《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参见:○山简醉
《习池饮》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山公醉酒”。指于名苑游宴。金 高宪《三奠子.留襄阳》词:“着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
《习池醉》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山公醉酒”。指醉酒。唐 杜甫《初冬》诗:“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习池游》来历意思解释
同“习家饮”。宋 苏轼《奉和成伯兼戏禹功》:“无限小儿齐拍手,山公又作习池游。”
《习池巾》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山公醉酒”。山公醉后倒著白接䍦,因以“习池巾”喻斜戴着的头巾。宋 高登《蓦山溪.容州病起作》词:“龙山帽,习池巾,归路从敧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