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九畴
耿九畴
明河南卢氏人,字禹范,号恒庵。永乐进士。宣德时授礼科给事中。景泰时以刑部侍郎巡视凤阳,招流民七万户附籍,转右副都御史。天顺初劾曹吉祥、石亨,谪官。亨败,复进南京刑部尚书。耿九畴
麻九畴
金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字知几,初名文纯。幼有“神童”之称。后入太学。南渡后,读书于遂平西山,博通经义,尤长于《易》、《春秋》。兴定末,应开封府试,得词赋第二,经义第一,以廷试落第,隐居不事科举。正大三年(1226),被荐特赐进士,任应奉翰林文字。以病归郾城(今属
九畴
相传为夏禹治天下的九类大法,箕子传之于周武王,以之治理民众。《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即: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纪;五,皇极;六,三德;七,稽疑;八,庶征:九,五福、六极。
刘九畴
刘九畴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ji chu拼音字母liu jiu chou拼音首字母ljc 刘九畴的百科含义 刘九畴,男,汉族,河南温县人(1919年-2002年),笔名范畴,晚号寿田野老,书房墨华斋。
洪范九畴
洪范九畴的词语属性 拼音hng fn ji chu拼音字母hong fan jiu chou拼音首字母hfjc 洪范九畴的百科含义 《尚书洪范》夏禹提出的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9条大法。据说是周武王十三年(前1122)灭殷后,殷遗臣箕子与周武王论述天人关系时提到的。
九畴
九畴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chu拼音字母jiu chou拼音首字母jc 九畴的词语解释九畴[ ji chu ] 1.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 2.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 九畴的百科含义 九畴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
耿九畴
【生卒】:1396—1460【介绍】: 明河南卢氏人,字禹范。永乐二十二年进士。宣德中授给事中,甚有清望。正统初出为两淮盐运同知,力革宿弊。景泰间出镇陕西,以大臣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事多拘滞,请改宪职。乃转右副都御史。自此,凡大臣出镇或巡抚皆授都御史。天顺初,
陈九畴
字禹学,曹州(今山东荷泽)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到南畿省察囚徒罪状,得罪刘瑾,贬阳山知县,瑾败,官肃州兵备副使。练卒伍,缮营垒,常若临大敌。因失拜烟答系死罪,除名。世宗时,累官甘肃巡抚、副都御史。嘉靖三年(1524),速檀满速儿围肃州。九
麻九畴
【生卒】:1183——1232 字知几,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少入太学,博通经史。兴定末,中词赋科进士第二,经义科进士第一,名盖当时。任应奉翰林文字。后辞官居郾城。天兴元年,避走确山,为元军俘获,押至广平,病死。【生卒】:1183—1232【介绍】: 金易州人,初名文纯,字知
陈九畴
【介绍】: 明山东曹州人,字禹学。弘治十五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曾挺槊逐捕逃犯,名重京师。正德初录囚南畿,忤刘瑾调广东阳山知县。嘉靖时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进副都御史。满速儿围肃州,九畴自甘州驰援败之。后为桂萼等诬以“激番人之变”,谪戍极边,居十年赦还。
耿九畴
【生卒】:1396—1460【介绍】: 明河南卢氏人,字禹范。永乐二十二年进士。宣德中授给事中,甚有清望。正统初出为两淮盐运同知,力革宿弊。景泰间出镇陕西,以大臣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属,事多拘滞,请改宪职。乃转右副都御史。自此,凡大臣出镇或巡抚皆授都御史。天顺初,
麻九畴
【生卒】:1183—1232【介绍】: 金易州人,初名文纯,字知几。幼颖悟,善草书,能诗,号神童。弱冠入太学,有文名。博通《五经》,尤长于《易》、《春秋》。宣宗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得第二名,经义居魁首,廷试,以误落第。后以荐赐进士,授太常寺太祝,迁应奉翰林文字。
《九畴》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龟畴”。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泛指治理天下的大法。唐 张说之《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卦,龙书九畴。”唐 王昌龄《箜篌引》:“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