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乐府丞
官名。西汉属少府,为乐府令副职。官名,汉置,为少府属官,佐乐府令掌管音乐,是乐府的副长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参看“乐府令”条。
乐府令
官名。西汉属少府,有丞。主宗庙祭祀之乐。惠帝时有乐府令夏侯宽,然《汉书礼乐志》谓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所辖乐人众多。哀帝初有器乐、歌舞演员等八百二十九人。哀帝罢乐府,其中三百八十八人改属太乐令。官名。汉置,为少府属官,主管音乐,汉惠帝时已置此官。武帝立
乐府
官署名。秦朝已设。西汉沿置,职掌制作郊祀宗庙音乐及采择民间歌谣,管理宫廷歌舞艺人,制作乐器。隶少府。(一说初隶太常所辖太乐令,武帝时始分立,改隶少府)武帝时规模较大,置于上林苑中。设令一员、丞三员,又有音监、倡监、游徼等属官。所辖乐人众多。桓谭《新论》:“余
乐府游徼
官名,西汉置,属乐府。掌纠察缉捕。《汉书张延寿传》:“又以县官事怨乐府游徼莽,而使大奴骏等四十余人群党盛兵弩,白昼入乐府攻射官寺,缚束长吏子弟。”
乐府钟官
官名,西汉置,属乐府,掌管钟工人员。见周明泰《再续封泥考略》。官名。汉代乐府令的属官,见《再续封泥考略》卷一。乐府中有许多分管乐器的属官,钟官分管钟。
乐府仆射
官名,汉置,为乐府属官,二员,主领诸乐人。见《汉书礼乐志》。
乐府倡监
官名,西汉置,属乐府,掌管乐人。《汉书东方朔传》:“时有幸倡郭舍人……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
乐府音监
官名,西汉置,为乐府属官,掌监主乐人。《汉书张延寿传》:“知男子李游君欲献女,(张放)使乐府音监景武强求不得,使奴康等之其家,贼伤三人。”官名。西汉乐府令的属官,《汉书》注引孟康说:“音监,监主乐人也。”主要是管理乐人的音乐业务。
乐府令丞
官名。乐府为汉代设立的搜集乐歌的机构,以供皇帝和宫廷享用,乐府的乐,与太常所属太乐令所掌的乐不同。《汉书礼乐志》载:“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又有房中祠乐……孝惠二年(公元前193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更名日安世乐。”宗庙乐为太乐令所掌之乐,安世乐则
上林乐府
音乐机关,掌管音乐,汉置。《汉书礼乐志》:“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均,又不协于钟律,而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
盛世新声太平乐府
见“太平乐府”。
乐府杂录
书名。唐段安节撰。一卷。音乐著作。安节,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昭宗时,为国子司业。书成于唐末。作者通晓乐律,能自度曲。所记首列乐部九条,次列歌舞俳优三条,又列乐器十四条,乐曲十三条。举凡唐代乐部管理制度,宫廷与民间各种乐曲、舞蹈、乐器的源流和内容皆有
乐府令
官名。西汉置。《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乐府令、丞。主宗庙祭祀之乐。惠帝、文帝、景帝世已有乐府主宗庙乐,惠帝时有乐府令夏侯宽。《汉书礼乐志》又谓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颜师古注:“始置之也。乐府之名盖起于此。”所辖乐人众多。桓谭《新论》:“余昔在成帝时
平乐府
元大德五年(1301)升昭州置。治平乐县(今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平乐、恭城、蒙山、昭平等县,属湖广行省。明扩大至今贺州、富川、钟山、荔浦、金秀等市、县,属广西省。1913年废。
乐府
①官署名。秦置。西汉武帝时,乐府负责皇帝朝会祭祀、巡行时所奏音乐,兼管采集民歌,并为之配乐。后世作为主管音乐官署的泛称。②诗体名。可以入乐诗歌的名称。乐府诗有民间歌谣,也有文人拟作,其中以两汉民歌最有价值。据《汉书艺文志》,西汉乐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现存
乐府新编阳春白雪
即“阳春白雪”。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见“太平乐府”。
太平乐府
书名。全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一名《盛世新声太平乐府》。元杨朝英编。九卷。为杨氏继《阳春白雪》之后编辑的又一部元人散曲选集,合称杨氏二选。选收元代曲家八十一人及无名氏作品,凡小令五卷,套数四卷。有至正十一年(1351)邓子晋序。书前收录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长乐府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闽王王延钧改福州置。治长乐、侯官二县(今福建福州市)。辖境同唐福州。后晋开运二年(945),南唐灭闽,复为福州。
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cho yu f mn g拼音字母bei chao yue fu min ge拼音首字母bcyfmg 北朝乐府民歌的百科含义 北朝乐府民歌今存70余首,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里。多数是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传入南朝,被梁代的乐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