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左主客曹
官署名。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西晋置左、右、南、北主客曹,各设郎(郎中)。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东晋省并主客曹。北魏复置,或说属仪曹尚书。北齐省。
判主客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主客司”。
主客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主客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一人,另置主客承务郎一人,旋又改称司蕃承务郎,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主客员外郎”、见该条。
诸侯主客
官名,战国时齐置,掌接待四方宾客。《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以髠为诸侯主客。”
主客给事中
官名。北魏置。为派驻尚书省主客曹监察政务、兼理曹事的内廷官员。位在主客给事上。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
主客员外郎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置,为礼部主客司之副长官,员一人,佐长官侍郎掌司事。大业三年(607)改称司蕃承务郎。唐武德三年(620)复旧称。置一员,从六品上,佐长官郎中掌司事。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六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有实际职掌,为正七品。南宋省。明初复置,从五品。
主客清吏司
官署名。明清礼部四司之一,简称主客司。明初沿前制,于礼部设主客部。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部为清吏司。掌土司及诸蕃朝贡接待、赏赐之事,兼提督会同馆。初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分掌司事。弘治五年(1492),增主事一人,专管会同馆事。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
主客给事
官名。北魏置。为派驻尚书省主客曹监察政务、兼理曹事的内廷官员。《魏书尉羽传》:“驾部令,转主客给事。”位次主客给事中。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
主客侍郎
官名。隋代尚书省礼部所辖主客司长官,置二员,正六品上,开皇三年(583)升为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主客郎,五年又改为司蕃郎。
主客尚书
官名。又称客曹尚书、主客曹尚书,简称客曹、主客。三国魏合南、北主客为一曹,官三品,掌迎送周边民族宾客等事。晋沿魏置,太康中省。十六国后秦及西秦等曾复置。北魏置,太和改制后罢。南北朝多不置,以其职归尚书左仆射或祠部尚书、礼部尚书等掌之。
主客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主客郎互称,为尚书省主客曹长官。唐武德三年(620)改司蕃郎置,为礼部主客司长官,员一人,从五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主客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表示品级俸禄,不预本司公事。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从六品。元祐初
南主客郎
官名。三国魏、西晋置,为尚书省南主客曹长官通称,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亦称郎中。六品。东晋省,北魏复置,或说属吏部尚书。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仍可通称为郎,六品。北齐省并主客郎。
左主客郎中
官名。西晋、北魏为尚书省左主客曹长官。
左主客郎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左主客曹长官通称,亦称郎中,六品。东晋省并主客郎。北魏复置,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省。
北主客曹
官署名。东汉分客曹置,与南主客曹分掌护驾及接待周边民族使节宾客事务。隶尚书台。设尚书为长官。三国魏省。西晋复置,设郎(郎中)为长官。隶客曹尚书,不置客曹尚书时隶尚书左仆射。东晋省,并入主客曹。北魏复置。北齐复省并主客曹。参见“主客曹”。
北主客郎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北主客曹长官通称,亦称郎中,六品。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东晋省。北魏复置,或说属吏部尚书。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省并主客郎。
主客司马
官名。麴氏高昌国主客部次官,协助主客长史处理本部事务。如被派遣到诸城相监检校,则称“城令”。
主客长史
官名。麴氏高昌国主客部长官,职掌同尚书。
主客少卿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孝文帝太和十五年)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宫舆、复育少卿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无此职。
主客部
官署名。明代礼部属部。洪武六年(1373)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三人。十三年,改设主事一人。二十九年,改主客清吏司。职掌同主客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