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持节中郎将
官名。西汉时皇帝的侍卫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帅侍卫,俸皆二千石,位低于将军。平帝时又置虎贲中郎将。东汉沿置,又增置羽林中郎将,使匈奴中郎将,东西南北四中郎将等。中郎将加“持节”,可专生杀。《后汉书邓寇列传》:“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
司律中郎将
官名。三国魏置。典音律。见《三国志杜夔传》。官名,三国魏置,掌音律。《三国志魏书杜虁传》:“弟子河南邵登、张泰、桑馥,各至太乐丞,下邳陈颃司律中郎将。”
率义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武贲中郎将
即“虎贲中郎将”。唐朝人修史书时,因避讳改。官名。晋代沿置汉魏的虎贲中郎将,但改其名为武贲中郎将。虎贲郎则称为武贲郎。
守中郎将
官名,东汉置,即代理中郎将。《后汉书马成传》:“代来歙守中郎将。”参看“守”条2、“守兼”条。
笃信中郎将
官名。三国蜀置。职掌不详。见《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公文上尚书》。官名,三国蜀置,掌领兵宿卫或征伐。《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臣小敏,言多增咎。”注:“亮公文上尚书曰……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等议,辄解平任,免官禄。”
昭义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孙权置,三国吴沿之。领兵。孙静自奋武校尉迁此。见《三国志宗室传》、《顾雍传》。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屯卫兵或帅军征伐。《三国志吴书顾承传》:“拜骑都骑,领羽林兵。后为吴郡西部都尉,与诸葛恪等共平山越,别得精兵八千人,还屯军章阬,
镇贼中郎将
官名。东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置。统兵,朱儁自右中郎将迁此。见《后汉书朱儁传》。官名,东汉末年置,朱儁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而被封此官。《后汉书朱儁传》:“(皇甫)嵩乃上言其状,而以功归儁,于是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中郎将羽林监
官名,汉宣帝时置,掌监羽林军。宣帝时让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故名。《汉书霍光传》:“中郎将羽林监任胜出为安定太守。”
协律中郎将
官名。晋朝置。《晋书律历上》:“泰始十年(274),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问协律中郎将列和”。职掌当同协律校尉。
左卫中郎将
官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改左翊卫为左卫府而置,高宗龙朔二年(662) 去府字,置一人,正四品下,将军缺,则代之,掌贰上将军事。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北宋前期为四品,南宋多不除授。
左千牛卫中郎将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左奉宸卫而置,二员,正四品下,掌供奉侍卫,佐上将军职; 有口敕,声不下闻者,则宣告。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南宋多不除授。
使匈奴中郎将
官名。西汉时常遣中郎将使匈奴,称匈奴中郎将,作为使节,事讫即罢。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后50),遣中郎将段郴等使南匈奴,授南匈奴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以监护之,因设官府、从事、掾史。后徙至西河,又令西河长史岁将骑二千,弛刑五百人,助中郎将卫护单于,
司市中郎将
官名,三国吴置,掌管市场贸易和治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孙)皓爱妾或使人至市劫夺百姓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素皓幸臣也,特皓宠遇,绳之以法。”官名。三国吴置,主市场交易。凤皇二年(公元273年)陈声曾任此职,《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凤皇二年”条。
五威中郎将
官名,西汉末年更始所置。掌征伐。《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更始封)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
使中郎将
官名,汉置,为使匈奴中郎将的省称,俸比二千石,掌护南单于,有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加;掾,随事为员(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帝纪》:“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匈奴薁鞬日逐王比,遣使诣渔阳请和亲,使中郎将李茂报命。”
军议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置。射援以议曹从事中郎兼此。官名,东汉末年刘备置,为领兵将官,且参与军事谋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一百二十人上言。”
建威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三年 (198) 孙策置。以周瑜为之,授兵二千人,骑五十匹。见《三国志 周瑜传》。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征伐或宿卫,周瑜曾任此官。《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建忠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末孙权置,领兵。骆统以此职领武射吏三千人,后兼领凌统兵。见《三国志刘丝传》、《骆统传》。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宿卫或征伐。《三国志吴书骆统传》:“常劝(孙)权以尊贤接士……权纳用焉。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
建武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末孙权置。领兵。胡综自解烦右部督加此。见《三国志 胡综传》。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宿卫或征伐。《三国志吴书胡综传》:“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晋)宗,加建武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