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人格与风范:“元和中兴”贤相裴度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开国明君,还是中兴英主,其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总是与一批贤明宰臣的辅弼分不开。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中央对割据藩镇的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号称“中兴”,而佐助这一中兴事业的着名宰辅就是裴度。 亲临前线,讨伐叛镇 宪宗元和初年,中央对闹
建炎中兴
指赵构称帝重建宋朝一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四月间,占据开封的金军立宋降臣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及后妃臣僚等三千余人北返,北宋灭亡。四、五月间,宋原河北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在一部分残余臣僚拥戴下于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元建炎,重建宋朝,是为南宋
中兴行省
见“甘肃行省”。
西夏中兴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简称西夏提刑按察司。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治司于宁夏府路 (今宁夏银川)。至元十二年,改为陇右河西道提刑按察司。
西夏中兴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司河州 (今甘肃临夏)。设达鲁花赤、总管、同知、治中各一员。下辖税务提领及宁河县官脱脱禾孙、弓甲匠达鲁花赤等官。
西夏中兴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简称西夏提刑按察司。元代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治司于宁夏府路(今宁夏银川)。十二年,改陇右河西道提刑按察司。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
书名。南宋官修。六十四卷,今本散佚第三十卷至四十五卷。初于乾道二年(1166)编成《高宗圣政》,绍熙三年(1192)编成《孝宗圣政》,后合为一书,为南宋高宗、孝宗两朝编年史书,起建炎元年(1127),迄淳熙十六年(1189)。卷首列兴复、任相、君道、治道、皇亲、官职、人才、礼乐、
晋中兴书
书名。南朝宋何法盛撰。七十八卷(一作八十卷)。纪传体。记东晋一代史事。刘知幾称为东晋史书中之最佳者。已佚。今有清黄奭辑本,五百二十余则,收入《汉学堂丛书》。又有清汤球辑本,共七卷,卷一为《帝纪》,卷二为《悬象说》,卷三为《徵祥说》,卷四为《后妃传》,卷五为《
宣王中兴
周厉王好利,听信荣夷公之言,对民实行专利,垄断山泽物产,聚敛人民之财,被国人逐奔于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其子名静,藏于召穆公家,召公以自己之子代替而得以生存。厉王流死于彘后,召公与诸大臣共立静为王,是为周宣王。宣王早年在诸大臣辅佐下,精励图治,继承成康时之业
少康中兴
夏太康失位,有穷后羿取代夏政,后羿又为寒浞所杀。夏后相迁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为寒浞子浇所杀。当时相之后缗有孕,逃归母家有仍氏(今山东济宁南),生少康。寒浞又欲追杀,少康逃归有虞氏(今河南虞城西南),任庖正,“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左传哀公元年》),使女艾入
中兴遗史
书名。南宋赵甡之撰。六十卷,一作二十卷。记南宋初年军事甚详,而于朝政则甚略。宁宗庆元中上进。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书中有记张浚攻濠州一段,自称姓名为开封张鉴,因疑此书非甡之所作。已佚。
中兴行省
见“甘肃行省”。
中兴永式
即“大统式”。
中兴政要
书名。南宋佚名撰,清文廷式辑。一卷。原书久佚,文氏从《永乐大典》、《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辑出四十余则,编为是书。内容皆有关南宋高宗驾御将帅之事迹。每则冠以标题,如“怒刘光世不受杜充节制”、“抚偏裨以分将权”、“谕岳飞大将以安危自任不当计较功赏”、“收诸大将
中兴别记
书名。清李滨撰。六十一卷。编年体。起自道光十六年(1836)三月,止于同治三年(1864)九月。作者以三十年之力,搜辑资料,以当时邸钞、奏章、官方文件为主,辅以笔记、杂录、碑传、传闻,并参阅《钦定剿平粤匪方略》,所辑史料达二百余种。又访问曾参与镇压太平军的清军将领,撰
中兴礼书
书名。南宋礼部太常寺纂修,清徐松辑。抄本。原书三百卷。分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类,区为六百八十门。记南宋建炎初至淳熙十一年(1184)前所行历次郊祀、明堂、朝献、亲飨、耕耤、高禖、内禅、登位、上尊号、庆寿、朝会、册命后妃与皇太子、参加大庆典礼等仪式过程、
中兴小纪
书名。纪本作历,清人避高宗(弘历)讳改。南宋熊克撰。四十卷。编年体南宋高宗朝史。起建炎元年(1127)五月,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取材广泛,上援朝典,下参私记,缀辑联贯,颇具条理,但失误亦多。原书早佚,今有《永乐大典》辑录本,及清光绪年间廖廷相据巴陵方氏传抄本
中兴日报
报纸名。同盟会南洋支部机关报。清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二日(1907.8.20)在新加坡创刊。陈楚楠、张水福、林义顺等主办,王斧、田桐先后主编,胡汉民、汪兆铭、居正等先后主笔。以“开发民智,而使数百万华侨生其爱种爱国之思想”为主旨,“专为发挥民族民权二大主义”,间及民生
中兴五论
篇名。南宋陈亮撰。见于《龙川文集》。其论《中兴》凡一千八百余言,又有《开诚》、《执要》、《励臣》、《正体》诸论。乾道五年(1169)呈于孝宗;表达其抗金主张,“赤子嗷嗷无告,不可以不拯;国家凭陵之耻,不可以不雪;陵寝不可以不还;舆地不可以不复”,以经营荆襄为抗金根本
建炎中兴
北宋靖康元年(1126)冬,康王赵构出使金营议和,至磁州(今河北磁县),被宗泽率军民邀留,还相州(今河南安阳),奉钦宗蜡诏,拜河北兵马大元帅。先后移驻大名(今河北大名东)、东平(今属山东)、济州(今山东巨野)。二年三月,金军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宋徽宗北去。四月,复驱钦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