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兴盛千年的“汗血宝马”为何在中国消失?


据我国史书记载,阿哈马(汗血宝马)早在汉朝就从茫茫西域进入中原大地,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后来却消失无踪,难觅踪影。

夕阳西下,一匹马驾云而来,四蹄生风,以泛着血光的汗水折射着霞光;云在后退,风在轰响,一声嘶鸣由远而近,雄壮昂扬,连绵不绝,足已叫醒即将昏睡的夕阳……

这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也就是土库曼斯坦总统在年访华时,向胡锦涛主席赠送土库曼斯坦最珍贵的阿哈尔捷金马。

阿哈尔捷金马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神秘也是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它体形轻细优美,全身密生长毛,弯曲的颈部,特有的伸长高举步法,显得高贵出众。在历史上大都作为宫廷用马。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

如今,土库曼斯坦人把它奉为国宝,并把它的形象绘制在土库曼斯坦国徽的中央,甚至还是土库曼斯坦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那么,阿哈尔捷金马(以下简称阿哈马)与一般马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又是什么勾起了人们对它的无限好奇和疑问?

疑问一:“汗血宝马”会流汗如血?

传说,土库曼斯坦有一条神秘的河,凡是喝过这里河水的马在疾速奔跑之后就会流汗如血。闭眼想象:残阳下,一匹体态优美的马飞奔如箭,挥汗如血,这样震撼人心的景象恐怕正是“汗血宝马”名噪一时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学者们则各执己见。

有关动物专家猜测: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马匹在奔跑时体温上升,使得少量红色血浆从毛孔中渗出造成的。因为马在高速奔跑时体内血液温度可以达到℃到℃,但它头部温度却恒定在与平时一样℃左右。阿哈马的毛细而密,这表明它的毛细血管非常发达,在高速奔跑之后,随着血液增加℃左右,少量红色血浆从细小的毛孔中渗出是极有可能的。

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马匹专家研究员王铁权介绍说,“有外国专家曾对‘汗血宝马’的‘汗血’现象进行过考察,认为‘汗血’现象是受到寄生虫的影响。清朝人德效骞也在《班固所修前汉书》一书中解释为是马病所致,他认为存在一种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尤其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因而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不过这种‘寄生虫’到底是何方神圣,现在还无人知晓。”

南京农业大学的郑亦辉教授则认为“寄生虫说”很难成立。他认为,“流汗如血”也许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形容。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而马肩膀和脖子是汗腺发达的地方,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阿哈马在疾速奔跑后肩膀和脖子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

疑问二:“汗血宝马”会日行千里?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是传说中对阿哈马的描述。更有夸张的说法称,阿哈马能够日行公里!难道阿哈马有如此之神力?

“这应该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少伯告诉我们,“即使古代计程单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马一天跑公里,在今天看来也是不可能的。一般的马只能日行公里左右,最多日行多公里。中国古代利用快马传递军事信息的驿站,号称‘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长的驿站也没有公里。现在世界上公认,速度最快的马是纯血马,分钟的确能跑米,但这样的速度只能在训练场或赛马场坚持一两分钟,时间一长,马就可能累死。”

然而,阿哈马的确具有很强的持久力和耐力,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它的血统。阿哈马是上好的长距离骑乘马,也是适合跳跃和盛装的舞步马,它在平地奔跑一千米的速度也很惊人:仅需分秒!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试图重新发现或利用原有阿哈马种培育出新的“汗血宝马”。

疑问三:“汗血宝马”饲养有特殊讲究?

阿哈马有如此惊人的奔跑速度,它的饲养方式是否有独特之处?

王铁权研究员说,相对于蒙古马半野生的粗放饲养方式,在中亚养马,讲究的是精细个体管理。在土库曼斯坦,马匹数量不多,但有丰富的牧草及粮食饲马,当地人还会按“马质”进行个体骑乘训练,这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的集约饲养方式。

年前,土库曼斯坦也曾赠送给我国一匹“汗血宝马”,落户于廊坊马场,据介绍,我国的马场也采用了科学化的养殖方式,每天除了草料还要定时投放燕麦、玉米、维生素等组成的精料外,各种成分的比例都要经过研究和反复试验。

曾经在上世纪年代、年代、年代多次在新疆对中亚马种进行过饲养、驯化等方面的专门考察的刘少伯说,这种马对繁殖和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比较怕冷。

疑问四:纯种“汗血宝马”存量稀少?

有资料显示,阿哈马至今在全世界仅存余匹,主要在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尽管刘少伯教授认为这个数字有可能是指土库曼斯坦培育的核心马群,但世界上现存的纯种阿哈马的确数量有限。

几年前,日本的马匹研究人员清水隼人曾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议上,公布了他在中国新疆天山附近发现“汗血宝马”的证据照片。

对于他的发现,王铁权研究员认为,一般纯种阿哈马都有登记,但在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一带存在不少无登记的“土种”和“原科”阿哈马,在我国新疆马术队和内蒙古的牧场也饲养有百余匹阿哈马,因此清水隼人发现的“汗血宝马”可能是流入我国的“土种”阿哈马或杂种阿哈马。

刘少伯教授也说,虽然我国在历史上曾几次引入阿哈马,但目前已经没有纯种阿哈马存在了。

疑问五:纯种“汗血宝马”为何在我国消失?

据我国史书记载,阿哈马早在汉朝就从茫茫西域进入中原大地,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后来却消失无踪,难觅踪影。

对于阿哈马消失的原因,王铁权研究员认为,汉武帝时引进的“汗血宝马”有公马也有母马,理论上讲,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在中国,地方马种往往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的外来马种往往都会走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

郑亦辉教授也认为,“汗血宝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同时,我国古代作战用的马匹多数被阉割,使一些优秀的战马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这可能也是“汗血宝马”在古代中国消失的原因。

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五十余匹阿哈马,这群阿哈马饲养在内蒙古锡林格勒盟的种马场。但五十多年过去了,我国却并未留下一匹纯种阿哈马。刘少伯教授告诉我们,当时我国引进来的阿哈马大都放在了内蒙古、东北等比较寒冷的地区,这对产于俄罗斯以南的阿哈马并不是有利的生存环境。此外,由于阿哈马是骑乘马,而年代我国则注重发展的是农业经济,大部分马都被改良或者杂交成为农用马,这恐怕也是造成纯种阿哈马失传的重要原因。

———谜底揭秘———

“流汗如血”、“日行千里”、存量稀少……“汗血宝马”有着许多美丽的历史传说;“四肢修长,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阿哈马还拥有众多的优良品性。种种因素,使得阿哈马在人们的眼中弥足珍贵。后来,阿哈马还被土库曼斯坦人奉为国宝,并多次将它当作国礼赠与他国。

据称,市场上“汗血宝马”的价格非常昂贵,通常是几十万美元一匹,有的身价甚至高达上千万美元。按照土库曼斯坦的风俗,阿哈尔捷金马只送给最尊贵的朋友。

“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在土库曼斯坦称阿哈尔捷金马,原产自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属热血马。

在中国,阿哈马被称为“天马”或“大宛良马”。从汉代起,我国民间就开始有“西域汗血马”的神话,至今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其实,阿哈马就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史书记载,为了得到“汗血宝马”,汉武帝还曾经两次派兵远征西部。

上一篇:古代皇帝性体验的第一次给了谁? 下一篇:中国史上死得最冤的五大功臣
猜你喜欢
我要她
我要她的词语属性 拼音w yo t拼音字母wo yao ta拼音首字母wyt 我要她的百科含义 《我要她》是一本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小说,作者是 六弦琴心——琳
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zhu qng q拼音字母yang zhou qing qu拼音首字母yzqq 扬州清曲的百科含义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一带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艺唱曲形式,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俗称“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
补价
补价的词语属性 拼音b ji拼音字母bu jia拼音首字母bj 补价的百科含义 补价是指交换产品不等价的部分可以用货币平衡,补价部分应当小于被换入商品的公允价值与换出商品的公允价值中更大的那个公允价值的25%。
冯萧霆
冯萧霆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xio tng拼音字母feng xiao ting拼音首字母fxt 冯萧霆的百科含义 冯潇霆,1985年10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广东广州市籍,中国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中后卫,现效力于上海申花队。2003年,18岁的冯潇霆就成为了中国国家队员,他也是第一个国足、国奥和国
巴格里茨基
巴格里茨基的词语属性 拼音b g l c j拼音字母ba ge li ci ji拼音首字母bglcj 巴格里茨基的百科含义 巴格里茨基 (1895~1934)苏联俄罗斯诗人。以其革命诗歌和在苏联时期继续推行浪漫主义传统而闻名。
阿帕丁
阿帕丁的词语属性 拼音 p dng拼音字母a pa ding拼音首字母apd 阿帕丁的百科含义 阿帕丁,《祝福的钟声》人物之一。
李恒泰
李恒泰的词语属性 拼音l hng ti拼音字母li heng tai拼音首字母lht 李恒泰的百科含义 李谦(1916年6月—1984年12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原名恒泰,高唐县人。1936年,在茌平县小学任教。193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山
罪门
罪门的词语属性 拼音zu mn拼音字母zui men拼音首字母zm 罪门的词语解释罪门[ zu mn ] 佛教语。指遭受苦难和造作罪恶的开始处。 罪门的详细含义 佛教语。指遭受苦难和造作罪恶的开始处。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在家从恶》:“恩爱一缚著,牵人入罪门。”
《柿叶学书》来历意思解释
用柿叶代纸来练习书法。形容刻苦钻研的精神。出自唐郑虔事迹。参见“郑虔三绝”条。史载郑虔非常爱好书法,但却苦于无纸。听说慈恩寺中贮藏着好几间屋子的柿叶,便每天到那里用柿叶来练习写字,后来把这些柿叶都写完了。【出典】: 《新唐书》卷202《文艺中郑虔传》5766页:
语言文字学
语言文字学的词语属性 拼音y yn wn z xu拼音字母yu yan wen zi xue拼音首字母yywzx 语言文字学的百科含义 《语言文字学》 是研究语言文学的书籍,是语言类专业及相关爱好者的良好参考书籍。
优先级倒置
优先级倒置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xin j do zh拼音字母you xian ji dao zhi拼音首字母yxjdz 优先级倒置的百科含义 优先级倒置,又称优先级反转、优先级逆转、优先级翻转,是一种不希望发生的任务调度状态。在该种状态下,一个高优先级任务间接被一个低优先级任务所抢先(preemtped
苏金
【介绍】: 元人,字用之,号诤信居士。因荒乱无师,逢人辄捧书质问,稍长,文艺皆通。尝获布囊一,中有金银器各数事,俟失者悉还之。夜有盗逾墙,金觉,与钱一千,使作生理,盗感愧,卒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