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捕盗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人蔡小山进京参加武举会试,却因科场腐败而落第。

蔡小山虽满怀怨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回江南老家,然而一过长江,他却觉得无颜再往前走,加上心中愤恨难消,干脆召集一伙好汉,在崇山峻岭间觅了一处险要地带,做起劫富济贫之事来。

数年后,蔡小山的山头早已出名。当地组织军力曾围攻数次,皆大败而归。巡抚为此震怒不已,下令知府杨大人牵头,召集四县军士乡勇来攻,务必攻破山头,捉住蔡小山。

蔡小山自知不敌,就没让大伙儿做无谓的抵抗,官军从西边来,他们朝东边逃,各自作鸟兽散。杨知府率众军士一路追杀至三十里外的栗山附近,仍不见蔡小山踪迹,不禁气急败坏。这时,师爷劝杨知府说:“栗山以前是草寇盘踞之地,蔡小山极有可能会逃入栗山。”杨知府觉得师爷言之有理,便带着大伙儿直奔栗山。

四更天时,栗山深处,一阵火光冲天,后面的兵士不知缘由,人心不免骚动,但很快前头便传来消息,说蔡小山果然躲在栗山的一间茅舍中,知府大人趁其不备,让人堵住门窗,施以火攻。

天亮时分,大火熄灭,杨知府派亲信去茅舍收拾蔡小山尸骨,却意外觅得一男一女两具尸骸。杨知府先是一惊,转而大喜,扯开嗓门往后方喊道:“蔡小山及其压寨夫人,都已被大火烧死。大家这就可以回去庆功领赏了!”

众人听了个个欢呼雀跃,纷纷称赞知府大人英明神武。捕盗的烽烟就这样熄灭了。

第二年的春天,城里来了个口才盖世的说书人,侠义、公案、演义、逸闻、鬼怪……张口就来,你只要给钱,他就说不停,人称“倒箩筐”。

这天,倒箩筐大张旗鼓地讲起了之前活生生的一桩大案——蔡小山金蝉脱壳,杨知府瞒天过海,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

倒箩筐绘声绘色地说,那日,蔡小山自知寡不敌众,早就做好散伙逃命的打算。他平日人称“蔡黑胡”,只因一把乌黑茂密的络腮胡子格外醒目,那天也匆匆剃了个精光。这还不算,他又从床底取出一套官兵制服换上,等到山下四县军士乡勇一齐杀到,他也不逃,找了个机会,趁势混入官兵队伍,来了个浑水摸鱼。

杨知府一路穷追猛打,意在捉住蔡小山,却不知蔡小山一直扮作官兵远远地跟着。等到杨知府听从师爷建议,杀入栗山,仍不见蔡小山踪迹,觉得无法向上头交代,方才慌神。

这时,杨知府见栗山深处微微有烛火从一间茅舍中透出,便向师爷打听这山中所住何人。师爷回道:“栗山如今正是野栗子成熟的季节,这里面住的八成是外地来的叫花子,在这儿搭了个茅舍,住了下来,专采野栗子吃。”

杨知府转了转眼珠说:“你胡说八道什么?现在躲在茅舍里面的不正是蔡小山吗?”

师爷顿时点头会意道:“大人好眼力!听说这蔡小山武艺高强,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杨知府道:“先堵住门窗,再用火攻,烧死他。”

就这样,茅舍里面的人被活活烧死了。

倒箩筐说到这儿,台下有观众起身反驳道:“你胡说!大火熄灭后,茅舍里捡出的明明是一男一女两具尸骨。”

倒箩筐回道:“你急什么?我还没讲完呢。栗山那间茅舍,原本的确是叫花子住的。可栗山是什么地方?那以前也是绿林好汉的栖身之地啊,蔡小山对那里神往已久。有一回,他闲来无事,就去那儿游玩。栗山很大,他转悠半天,饿得直发晕,气都喘不上来。一个叫花子见状,就从茅舍里拿出自己采摘的野栗子给蔡小山吃,蔡小山很感激那叫花子,就将其带回山寨,当自己的随从,那间茅舍就此空了出来。后来从外地来了两个流民,是一对老夫妻,无家可归,就住那儿了。所以,知府当年放火烧死的那两个人,就是住在茅舍里的那对老夫妻,根本不是蔡小山和他的什么压寨夫人,蔡小山压根就没娶过老婆……”

倒箩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突然冲过来几个衙役,不由分说将其带回了巡抚衙门。

原来,巡抚听下人报告,倒箩筐在讲蔡小山的案子,又是疑惑又是震惊,便差人将倒箩筐带到眼前,问他到底是信口开河,还是真有其事。倒箩筐回答说是真有其事。

巡抚沉思道:“这其中曲折,你一个说书的又是怎么知道的?”

倒箩筐冷笑道:“其实我不是说书的,我就是蔡小山!说书场上所说之事,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巡抚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高大的汉子,怒道:“蔡小山是什么人,你也敢冒充?你若真是蔡小山,会主动把真相抖露出来,让世人知道你没被烧死,而是逍遥法外吗?这样做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是自掘坟墓,蔡小山不会这么傻吧?”

蔡小山平静地说:“我当然知道我这么说这么做,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按理说,杨知府已经将蔡小山案了结,我也已经解脱,完全自由了。但为什么我还要在众人面前演这一出,主动前来送死呢?因为当年被杨知府烧死的那对老夫妇,正是在下的亲生父母。他们沉冤未雪,我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蔡小山接着解释说,当年他落榜之后,占山为王,这些事本是瞒着父母干的。后来,他做了几件大事,名声在外了,父母也就知道了,便不远千里上山来找他,劝他改邪归正,随他们回去,从此隐姓埋名,做个平头百姓。

蔡小山起初并不答应,说自己只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而已。无奈父母以死相逼,加上杨知府协调四县兵力、将要猛攻山头的消息恰于此时传入他的耳朵,才最终让他心生退意。可山上的大量钱财怎么转移呢?蔡小山想了很久,才有了主意。

当时,栗山的叫花子刚做了蔡小山的随从,蔡小山就带着父母来到栗山,让父母暂且在叫花子的那间茅舍中住下,以掩人耳目。暗地里,他在茅舍中挖好地洞,将山上的钱财分批转移到了地洞中。

这些事刚做完,杨知府便率兵打来了。由于蔡小山早有安排,实际上他也成功逃生了。然而天意难测,他怎能想到杨知府会追至栗山,又如此邀功心切,心狠手辣,不惜烧死无辜之人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呢?

由于父母枉死,蔡小山对自己的逃生毫无喜悦之意。一年来,他时时难忘双亲的冤屈,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要不惜性命,为父母讨回公道。

听完蔡小山的话,巡抚惊愕不已。

第二天,在蔡小山的带领下,巡抚亲自前往栗山查看。茅舍已经烧毁,那一片焦土之上,也已经长出了新鲜的野草。

蔡小山指着这片草地,道:“那些金银珠宝就藏在这下面。”巡抚下令手下开挖,果如蔡小山所言,底下金银无数。

巡抚叹了口气说:“你本可以做个逍遥自在的富翁,现在却成了阶下囚,真的甘心吗?”

蔡小山正色道:“只要父母的冤屈能够洗刷,杨知府这样的狗官能够伏法,我无怨无悔!”

上一篇:林侯飞笔巧添寿 下一篇:斗梦
猜你喜欢
冷背药材
冷背药材的词语属性 拼音lng bi yo ci拼音字母leng bei yao cai拼音首字母lbyc 冷背药材的百科含义 冷背药材,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不常用或用量小的药材品种。如此称呼,只是为了区分常用大宗品种,属于习惯上的称谓。
鸿运星城
鸿运星城的词语属性 拼音hng yn xng chng拼音字母hong yun xing cheng拼音首字母hyxc 鸿运星城的百科含义 鸿运星城是彭州的商业住宅小区。
睡房宣言
睡房宣言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fng xun yn拼音字母shui fang xuan yan拼音首字母sfxy 睡房宣言的百科含义 《睡房宣言》是一首由香港女歌手泳儿演唱的歌曲,2013年发行,收录在她的《我自在》专辑中。
古典画风
古典画风的词语属性 拼音g din hu fng拼音字母gu dian hua feng拼音首字母gdhf 古典画风的百科含义 《塔吉克新娘》,画面上柔和典雅的色调、细腻精致的笔触和画中人秀美清纯的神情融为一体,仿佛把人们带入到一个静穆而单纯的审美意境之中。当80年代中期的中国画坛正在躁动着
右至灵
官名。明清道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道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 (1382) 设,一人,正八品。康熙十三年 (1674) 定设一人,亦为正八品。依例升迁左至灵,缺出由左至义升补。
苍霞街道
苍霞街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cng xi ji do拼音字母cang xia jie dao拼音首字母cxjd 苍霞街道的百科含义 苍霞街道位于台江区南部。东与后洲街道相接,西和帮洲街道为邻,南临闽江,北与双杭街道毗邻,土地面积0.47平方公里。苍霞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55年5月,处址设在大公东路6号。
中井卓大
中井卓大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jng zhu d拼音字母zhong jing zhuo da拼音首字母zjzd 中井卓大的百科含义 中井卓大,出生于滋贺县,职业足球运动员,现效力于皇马。
雪松街道
雪松街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xu sng ji do拼音字母xue song jie dao拼音首字母xsjd 雪松街道的百科含义 雪松街道办事处于2005年1月正式成立,辖区为雪松大道以北,京广铁路以西,西至刘阁边界,北至关王庙乡边界,面积26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3万人。
苏红利
苏红利的词语属性 拼音s hng l拼音字母su hong li拼音首字母shl 苏红利的百科含义 人物履历苏红,1965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研究生文化,原系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国内航空运输处处长。1人物事件因涉嫌犯受贿罪,2015年9月15日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同年11月2日被逮捕。 法院
防腐指南
防腐指南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f zh nn拼音字母fang fu zhi nan拼音首字母ffzn 防腐指南的百科含义 《防腐指南》是由成都双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双赢通(成都)行业网站管理中心主办的期刊。
房地产广告
房地产广告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d chn gung go拼音字母fang di chan guang gao拼音首字母fdcgg 房地产广告的百科含义 房地产广告(Real estate advertising),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权利人、房地产中介机构发布的房地产项目预售、预租、出售、租、项目转让以及其他房地产项
西域地名考录
西域地名考录的词语属性 拼音x y d mng ko l拼音字母xi yu di ming kao lu拼音首字母xydmkl 西域地名考录的百科含义 《西域地名考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说到西部大开发,就首先必须有对西部的大认识、大了解。回顾以往,70多年前由中外学者共同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