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兆惠


【生卒】:1708——1764

    字和甫。姓吴雅。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帝孝恭皇后族孙,都统佛标之子。初以笔帖式供职军机处,历官至户部尚书兼镶白旗汉军都统、领侍卫大臣,协办大学士。乾隆中,先后督理平金川军、征准噶尔军粮运;出任定边右副将军,征讨厄鲁特诸部及阿睦尔撒纳叛乱;再任定边将军,征讨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乱,转战于乌鲁木齐、特讷格尔、叶尔羌、喀喇乌苏、库车、喀什噶尔等地,屡被围。以功进封武毅谋勇一等公。抚定诸部,乾隆二十五年(1760)还师。四年后卒,谥文襄。


【生卒】:1708—1764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吴雅氏,字和甫。雍正间由笔帖式入直军机处,补内阁中书。乾隆间累迁户部侍郎。参与平定准噶尔之役,收复伊犁,授定边将军。又率军进攻天山南路回部,在叶尔羌城东黑水营被围,苦战数月,得富德所统援军,解围,平定回部。封一等武毅谋勇公。官至协办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卒谥文襄。

上一篇:田五 下一篇:鄂辉
猜你喜欢
景雪竹
景雪竹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xu zh拼音字母jing xue zhu拼音首字母jxz 景雪竹的百科含义 景雪竹,女,汉族,于1975年4月出生,中国北京队田径跳高运运员。1985年进北京昌平体校,1994年进北京队,身高:1.75米,体重: 58公斤。最好成绩:个人最好纪录1米93,2001年九运会女子跳
武林至尊秘籍:九阴真经原文是什么
《九阴真经》古早己有之,不过是借金庸老先生的笔才名扬天下,朋友们仔细看完后其中原因自明。鉴于此功威力无穷,现公布此神功意在探讨研究,希望朋友们不要贸然练习;若您悟性非凡,不小心练成此功,请多做善事,勿为恶一方,否则本人不为您所造成的缺失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再
中毒气吐下
中毒气吐下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d q t xi拼音字母zhong du qi tu xia拼音首字母zdqtx 中毒气吐下的百科含义 中毒气吐下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指小儿中药毒而致吐泻不止,烦躁顿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脾胃怯弱,脏腑嫩软,气血未壮,因服药不胜其味之毒,
大眼鲉
大眼鲉的词语属性 拼音d yn yu拼音字母da yan you拼音首字母dyy 大眼鲉的百科含义 大眼鲉,属 硬骨鱼纲。体长椭圆形,侧扁,头中大,口端位,背鳍鳍棘12。
《胸有成略》来历意思解释
谓胸中有已成的策略。清 周亮工《黄母周宜人七帙序》:“江都天人之学,长沙治安之书,摩切已深,胸有成略,足以应当世之所求。”主谓 胸中已有考虑成熟的策略。清周亮工《黄母周宜人七秩序》:“江都天人之学,长沙治安之书,摩切已深,~,足以应当世之所求。”△常用于描写
湖畔诚品
湖畔诚品的词语属性 拼音h pn chng pn拼音字母hu pan cheng pin拼音首字母hpcp 湖畔诚品的百科含义 湖畔诚品项目位于南湖广场附近,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0平方米,周边公交路线有13路、239路、222路、149路、129路等。13路可直达人民广场,239路通往高新区
金翅莺
金翅莺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ch yng拼音字母jin chi ying拼音首字母jcy 金翅莺的百科含义 这种小鸣禽是大约山雀的大小。男性有黑色斑块脸颊和喉咙,明亮的黄色的王冠,金黄色的翼毛,为此而得名金翅莺。背部是灰色的,带淡灰白色腹部。 女性在外观上相似,但整体乏味着色。这个物
獾级
獾级的词语属性 拼音hun j拼音字母huan ji拼音首字母hj 獾级的百科含义 獾级货舰是加达里经济合众国内的主要货运舰,特别适用于路途遥远而艰辛的贸易路线。它巨大的船体和充足的弹药使它非常适合此类任务,不过加达里人很少驾驶它单独往来。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来历意思解释
放:抛弃,排斥。郑声: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当时被称为与古乐对立的“新声”。远:疏远,远离。佞( ㄋㄧㄥ nng )人:善以巧言献媚的人。淫:淫秽。殆:危险。 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花言巧语的人。郑国的乐曲淫秽,献媚的小人危险。语出《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
小幅
小幅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f拼音字母xiao fu拼音首字母xf 小幅的词语解释小幅[ xio f ] 幅面小的书画。 小幅的详细含义 幅面小的书画。明刘基《陈彦德以画见赠》诗:“晓移小幅来赠我,红日满窗花婀娜。”《清朝野史大观郑板桥受骗》:“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輒作小幅报之。
栈阁
即栈道。《后汉书隗嚣传》:“白水险阻、栈阁绝败。”李贤注:“栈阁者,山路悬险,栈木为阁道。”《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引《汉中志》云:“褒斜谷中,宋时有栈阁二千九百八十九间。”详“栈道”。
《知彼知己》来历意思解释
既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这是古代兵法家的术语,意谓熟知敌我双方的情势。春秋齐孙武《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并列 对敌我双方情况都了解得十分清楚。语出《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