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耳闻目睹》来历意思解释


亲自听到和看到的。鲁迅《呐喊.一件小事》:“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亦作“耳闻目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宋.欧阳修《本论》:“耳闻目见,无非仁义礼乐,而趣之不知其倦,终身不见异物,又奚暇夫外慕哉!”《野叟曝言》一○一回:“这些事情,俱是小的耳闻目见,确实不过。”亦作“目见耳闻”。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亦作“耳闻目击”。《杨家将》一三回:“若汝等耳闻目击,有好名士,吾不惜千金聘来同镇此地。”亦作“目击耳闻”。明.无名氏《渔樵闲话》三折:“又听的妻将刀杀死了亲夫,子持棍打杀了亲父……似此这般,怎生目击耳闻。”亦作“目睹耳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武林旧事》:“盖密(周密)虽居弁山,实流寓杭州之癸辛街,故目睹耳闻,最为真确。”并列 亲自听见看见。语本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对婷儿英语水平的现状,我们也有不少机会~,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睹,不读作zhě。△用于认识方面。→耳濡目染 ↔闭目塞听。也作“耳闻目击”、“耳闻目见”、“耳闻目览”、“耳闻眼睹”、“目睹耳闻”、“目击耳闻”、“目见耳闻”。

上一篇:《耳闻是虚,眼观为实》来历意思解释 下一篇:《耳闻目击》来历意思解释
猜你喜欢
边界网关协议
边界网关协议的词语属性 拼音bin ji wng gun xi y拼音字母bian jie wang guan xie yi拼音首字母bjwgxy 边界网关协议的百科含义 边界网关协议(BGP)是运行于 TCP 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 BGP 是唯一一个用来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的协议,也是唯一能够妥善处理好不相关
赵贵贤
赵贵贤的词语属性 拼音zho gu xin拼音字母zhao gui xian拼音首字母zgx 赵贵贤的百科含义 赵贵贤(1906年-1942年1月)男,陕西省渭南人。生前农民协会,1942年1月牺牲。
安葛露柏达
安葛露柏达的词语属性 拼音n g l bi d拼音字母an ge lu bai da拼音首字母aglbd 安葛露柏达的百科含义 安葛露柏达(Angrboda)《魔侦探洛基》人物之一。
黄色食人鲳
黄色食人鲳的词语属性 拼音hung s sh rn chng拼音字母huang se shi ren chang拼音首字母hssrc 黄色食人鲳的百科含义 黄色食人鲳,性情凶猛残暴,体型是该种类中体型最小的,但在饲养者中人气很高。
《抱衾》来历意思解释
同“抱衾裯”。《明史.孙如游传》:“祖宗以来,岂无抱衾之爱,而终引去席之嫌,此礼所不载也。”清 洪昇《长生殿.献发》:“娘娘呵,生性娇痴,多习惯,未免嫌疑生抱衾。”
陕北大秧歌
陕北大秧歌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 bi d yng g拼音字母shan bei da yang ge拼音首字母sbdyg 陕北大秧歌的百科含义 陕北大秧歌是一种盛行于陕西省延安、榆林一带的一种地方传统舞蹈形式,通常于正月十五进行表演,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
《赴汤火》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不畏艰险,奋不顾身。唐王维《燕支行》: “教战须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参见:○赴汤蹈火
黄海金
黄海金的词语属性 拼音hung hi jn拼音字母huang hai jin拼音首字母hhj 黄海金的百科含义 黄海金(1899-1931),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洋潭村人。
历史故事《孝明天皇》
1853年6月3日,4艘黑色的大船闯进了日本幕府的咽喉要地一一江户湾的浦贺港。就像在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了一块石子,这四艘大船的到来,在闭关锁国200余年的日本,激起了轩然大波。有100多万人口的江户城中敲起了警钟,全城陷入混乱,许多人开始向乡下逃亡。当天午夜,在300英里外
汤国用
汤国用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gu yng拼音字母tang guo yong拼音首字母tgy 汤国用的百科含义 汤国用[清]福建海澄人。工画山水及花鸟。
辛维克
辛维克的词语属性 拼音xn wi k拼音字母xin wei ke拼音首字母xwk 辛维克的百科含义 辛维克,1979年8月7日出生,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中场,现效力于卓尼特斯运动队。
按行
按行的词语属性 拼音n xng拼音字母an xing拼音首字母ax 按行的词语解释按行[ n xng ] 1.按次第成行列。 2.巡行,巡视。 按行的详细含义 按次第成行列。《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李周翰注:“言车骑各按次第以为行队。”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