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执政者不能胜任, 以致事败。《后汉书·谢弼传》: “今之四公,唯司徒刘宠断断善首, 余皆素餐致寇之人, 必有折足覆之凶。 ” ●《易·鼎》: “九四, 鼎折足, 覆公, 其形渥, 凶。 ” 九四: 《易》爻题,阳爻阴位。鼎: 饮食器具。覆: 倾倒。公: 公侯。 (su): 鼎中食物。 古时帝王公卿列鼎而食。渥: 汁液濡地。九四爻辞以为,若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 力少而任重, 必然就象折鼎之足, 覆鼎之, 招致凶险。并列 折足,折断鼎足;覆,鼎内食物倾出外面。 比喻力不胜任,必然失败。语本《易经·鼎》:“鼎折足,覆公。”《后汉书·谢弼传》:“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之凶。”△贬义。多用于力不胜任而败事方面。也作“折鼎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