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竖子居肓》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病入膏肓”。指病情险恶。宋 陆游《病中作》诗:“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典源】《左传·成公十年》:“公 (晋景公) 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今译】 春秋时,晋景公患病,求医于秦桓公。秦桓公派医缓前去治病。在医缓未到前,晋景公梦见疾病化为两个小孩,一个说:“缓是良医,我怕他伤害我们,往哪儿逃呢?”另一个说:“藏在肓之上,膏之下好了,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医缓来后,果然认为病已无法救治。【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病情危重,不可医救; 也以“二竖”等借指疾病。【典形】 二竖、膏肓之疾,疾竖、晋竖、竖子、竖子居肓、疾号竖子、二竖子。【示例】〔二竖〕 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倏忽人世,俄然今古,崇发两星,医惊二竖。”〔膏肓之疾〕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膏肓之疾不救,衰亡之国不理。”〔疾竖〕 宋·陆游《草亭独坐》:“睡蛇死后魔无力,疾竖降来药有灵。”〔晋竖〕 唐·韦庄《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竖子〕 宋·陆游《小疾偶书》:“竖子何劳一除扫,区区犹欲恃膏肓。”〔竖子居肓〕 宋·陆游《病中作》:“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

上一篇:《竖刁》来历意思解释 下一篇:《竖子》来历意思解释
猜你喜欢
石动塞
石动塞的词语属性 拼音sh dng si拼音字母shi dong sai拼音首字母sds 石动塞的百科含义 石动塞是游戏《少女爱上姐姐2》人物之一。CV:瑞泽溪科学部部长。
回到未来
回到未来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do wi li拼音字母hui dao wei lai拼音首字母hdwl 回到未来的百科含义 《回到未来》是一个美国科幻电影系列,共有三部,分别上映于1985年,1989年和1990年。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迈克尔J福克斯、克里斯托弗洛伊德等出演。1985年的《回到未来》讲述
土豆闷饭
土豆闷饭的词语属性 拼音t du mn fn拼音字母tu dou men fan拼音首字母tdmf 土豆闷饭的百科含义 土豆焖饭是一道食物,制作原料主要有土豆、米饭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配料与大米要炒过焖饭才会好吃,菠菜放的不宜过早。
九月诗群
九月诗群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yu sh qn拼音字母jiu yue shi qun拼音首字母jysq 九月诗群的百科含义 九月诗派是以诗歌为龙头的文学流派,2009年春更名为九月诗群。2010年九月诗群入选《中国当代诗群回顾与年度大展》。
《颂椒》来历意思解释
同“颂春椒”。唐 杜甫《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诗:“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仇兆鳌注:“颂椒,属正月。”
茶童戏主
茶童戏主的词语属性 拼音ch tng x zh拼音字母cha tong xi zhu拼音首字母ctxz 茶童戏主的百科含义 茶童戏主,赣南采茶戏名,另有根据此剧改编的同名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9年(原名《茶童哥》,根据高宣兰整理、王军执笔的一九六二年演出本改编),著名导演吴永刚
贾云飞
贾云飞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yn fi拼音字母jia yun fei拼音首字母jyf 贾云飞的百科含义 贾云飞 ,男,1935年11月生,陕西韩城人。1954年11月毕业于大荔师范。
葱花小饼
葱花小饼的词语属性 拼音cng hu xio bng拼音字母cong hua xiao bing拼音首字母chxb 葱花小饼的百科含义 用料材料  用量大葱1/2根面粉1杯水适量橄榄油2大勺做法1. 面粉中先少量倒入些水,然后用筷子搅拌,如果水少的话再接着加,直到形成一个大面团,面盆干干净净。这时用手
钝叶扁担杆
钝叶扁担杆的词语属性 拼音dn y bin dn gn拼音字母dun ye bian dan gan拼音首字母dybdg 钝叶扁担杆的百科含义 钝叶扁担杆,是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
地摊货源网
地摊货源网的词语属性 拼音d tn hu yun wng拼音字母di tan huo yuan wang拼音首字母dthyw 地摊货源网的百科含义 浙江义乌军转钜泰商贸有限公司主建网站是地摊货源网,主营业务涵盖着家居生活日用品、儿童玩具用品、时尚装饰用品、文化体育用品、化妆时尚用品、五金工具用品、
有礼
有礼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l拼音字母you li拼音首字母yl 有礼的词语解释有礼[ yu l ] 有礼貌:文明~。 有礼的反义词 无礼
封弥卷首官
见“封印卷首官”。科举考试试务官。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置,又称封印卷首官。掌理密封应举者试卷的姓名、乡贯。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 后又兼用封弥官或封弥卷首官之名,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起废“封弥官”之名,只称“封弥卷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