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闻名不如见面》来历意思解释


    闻:听到。听到他的名声不如见到他本人。常用来表示仰慕。《北史·列女传》记载,清河(今河北清河)人房爱亲之妻崔氏,性情严明,并且历览群书。她还亲自教授两个儿子景伯、景光《九经》,使他们都成为当时的名士。景伯当上了清河太守,每有疑案,常先请教崔氏。有个贝丘(今山东博兴东南)人,不孝其母,官吏打算治他的罪。景伯很为此事悲伤,便告诉了崔氏。崔氏说:“我听说‘只听到一个人的名声不如见上那人一面’,那个人因知识低下,不知礼法,何必责罚他呢!只需把他的母亲叫来,我和她同住,让她的儿子在你的左右,让他看看你是如何侍奉我的,也许他能自己改正。”果然,那个人以后成为孝子。【出典】:    《北史·列女传·房爱亲妻崔氏》卷91,2998页:“贝丘人列子不孝,吏欲案之,景伯为之悲伤,入白其母。母曰:‘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但呼其母来,吾与之同居,其子置汝左右,令其见汝事吾,或应自改。’”【例句】:    《红楼梦》63回:“岫烟听了宝玉这话,且只管用眼上下细细打量了半日,方笑道:怪道俗语说的‘闻名不如见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43回:“且说当时区奉仁拿他端详了一回,方才想起从前有人提过他是前任制台的寄外孙婿。闻名不如见面,怎么今天也会弄到这个样子。”其他只听到名声不如见到他的面。指只有亲眼目睹才能有深入了解。语出《北史·列女传·房爱亲妻崔氏传》:“母曰: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官场现行记》27回:“老兄真是个爽快人,~。”△多用作见面时表示仰慕的话。→百闻不如一见

上一篇:《半真半假》来历意思解释 下一篇:《济世安民》来历意思解释
猜你喜欢
锁汝草
锁汝草的词语属性 拼音su r co拼音字母suo ru cao拼音首字母src 锁汝草的百科含义 小说类型古装言情内容简介第一次 你笑靥如触手般敲打,我即将沉睡的爱恋 第二次 我的防备瞬间瓦解,只为你的泪水……
昂耶乌
昂耶乌的词语属性 拼音ng y w拼音字母ang ye wu拼音首字母ayw 昂耶乌的百科含义 奥古奇昂耶乌,1982年5月13日出生于奥尔尼,美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后卫,目前效力于意大利AC米兰俱乐部。
袁望
袁望的词语属性 拼音yun wng拼音字母yuan wang拼音首字母yw 袁望的百科含义 电视剧《守望的天空》中主要人物,患有孤独症。
冶午
【介绍】: 見臯落戈(考古1991年5期414頁圖2),戰國晚期人,名午,秦國臯落縣冶鑄作坊的冶吏。
恩威
恩威的词语属性 拼音n wi拼音字母en wei拼音首字母ew 恩威的词语解释恩威[ n wi ] 恩惠与威力。多指仁政与刑治。《魏书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恩威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唐 崔璞《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诗:“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明史
典设
女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司设之佐,协掌床帷、茵席、汛扫、张设之事。参见“二十四典”。
名人故事《巴顿喝下刷锅水》
  美国的巴顿将军是一位典型的军人,他的家庭也是准军事模式的。儿子的卧室挂有“男兵宿舍”的牌子,女儿的卧室则写有“女兵宿舍”的字样,而厨房则写着“食堂”,客厅则写着“会议室”的大字。有人猜想他们夫妻的卧室一定会挂上“司令部”的牌子,没想到却赫然写着——“新
《视日如年》来历意思解释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视日如年,今两月矣。”述补 把一天看作一年,形容感觉时间很长。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今两月矣。”△多用于描述时光难以度过。→度日如年 ↔光阴
电磁波谱
电磁波谱的词语属性 拼音din c b p拼音字母dian ci bo pu拼音首字母dcbp 电磁波谱的百科含义 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电磁波包括的范围很广。实验证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
翠竹站
翠竹站的词语属性 拼音cu zh zhn拼音字母cui zhu zhan拼音首字母czz 翠竹站的百科含义 翠竹站是深圳地铁三号线(龙岗线)二期工程的一个地下站台。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启用。列车驶往双龙站或益田站,
曹永胜
曹永胜的词语属性 拼音co yng shng拼音字母cao yong sheng拼音首字母cys 曹永胜的百科含义 曹永胜,笔名曲一,1980年生于四川内江,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在各类媒体发表作品近八十万字。创作出版长篇小说《空间玩主、》《非诚勿爱》、《舌尖上的毒》、《一半是天堂》
开府仪同三司
官名。三国魏始置,为大臣加号,意谓与三司即太尉、司徒、司空礼制、待遇相同,许开设府署,自辟僚属。两晋南北朝因之。北周置为勋官,九命; 武帝建德四年(575),改“开府仪同大将军”。隋置为散官名号,初为正四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从一品,位次王、公。唐沿置,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