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五体投地》来历意思解释


以两肘、两膝及头部着地的致敬仪式,是印度古代最隆重的礼节。佛教也沿用。《楞严经》卷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后来用以比喻对人极其钦佩,推崇备至。主谓 佛教行最恭敬之礼时,两肘、双膝和头都着地,称作“五体投地”。《楞严经》卷1:“~,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后比喻崇拜或佩服到极点。冰心《冰心文集》:“对于这种女人,我只有~。”△褒义。多用于佩服到极点方面。→顶礼膜拜 心悦诚服 首肯心折 ↔不甘雌伏 不甘示弱解释 用双肘、双膝及头一起着地行礼。后用来比喻佩服到极点。出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踞;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唐代高僧,俗称唐僧)取经十九年间游历印度、西域的见闻实录,系奉唐太宗之命,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整理而成。该书记载了西域至印度一百二十八个国家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等情况,在历史、地理、考古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介绍说,印度致敬的仪式分为九等。一是用言语慰问;二是低头示敬;三是把手高举起来作揖;四是两手相合以示敬;五是屈膝示敬;六是蹲坐时挺直腰杆;七是弯曲两手两膝示敬;八是弯曲两手两膝再加上低头而表示尊敬;第九即“五体投地”,是九种礼仪中最恭敬的礼拜方式。“五体”即“五轮”,指双肘、双膝和额顶。“五体投地”就是两手两膝及额头都至地以示敬,其过程可描述为,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膜拜。反义 嗤之以鼻例句不少同学对李教授佩服得五体投地。

上一篇:《二诺》来历意思解释 下一篇:《五世同堂》来历意思解释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的词语属性 拼音sh ju chun d拼音字母shi jue chuan da拼音首字母sjcd 视觉传达的百科含义 视觉传达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刊环境视觉设计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
加士居道
加士居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sh j do拼音字母jia shi ju dao拼音首字母jsjd 加士居道的百科含义 加士居道(英语:Gascoigne Road),是中国香港的一条主要道路,位于九龙京士柏及油麻地以南,为香港5号干线的一部分。
萧子琳
【生卒】:485—498 字云璋,齐武帝第十九子。以母荀氏有盛宠受钟爱,永明七年(489)封宣城王,次年改封南康王。齐明帝永泰元年被杀。(,参见《南史》)【生卒】:485—498【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璋。齐武帝子。以母荀氏宠故,最见爱,封南康王。后为齐明帝所杀。
真理谷四郎
真理谷四郎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 l g s lng拼音字母zhen li gu si lang拼音首字母zlgsl 真理谷四郎的百科含义 真理谷四郎是日本漫画《逃离伊甸园》的人物角色,知识渊博,头脑很好。
《涂歌里抃》来历意思解释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南朝 梁 沈约《贺齐明帝登祚启》:“涂歌里抃,载怀凫藻。”并列 抃,鼓掌。路上行人歌唱,里巷的人鼓掌。形容人们欢欣鼓舞的景象。南朝梁沈约《贺齐明帝登祚启》:“~,载怀凫藻。”△褒义。多用于社会景象方面。
魔古道
魔古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m g do拼音字母mo gu dao拼音首字母mgd 魔古道的百科含义 《魔古道》是连载于17K小说网的一部悬疑小说类网络小说,作者是开坦克撞野猪。
外置电池
外置电池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zh din ch拼音字母wai zhi dian chi拼音首字母wzdc 外置电池的百科含义 外置电池也叫移动电源,e电源,通常指的是一种为手机蓄电所提供能量的一款设备。它的作用:给手机,数码产品提供随时随地充电功能。
消咳喘
消咳喘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k chun拼音字母xiao ke chuan拼音首字母xkc 消咳喘的百科含义 消咳喘,本品为满山红制成的糖浆剂。治疗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多用于感冒咳嗽,或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气急喘息等症。
托脚
建筑构件。下层梁头和上层檩间斜置的木条。在抬梁式构架中,主要起扶持平檩的作用。多见于唐、宋、金、元建筑中,明清极少使用。
行角
行角的词语属性 拼音xng jio拼音字母xing jiao拼音首字母xj 行角的词语解释行角[ xng jio ] 内行角色。 行角的百科含义 行角,读音为xíng jio,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内行角色。 行角的详细含义 内行角色。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他心里想,三爹有些地方的确是顽固
《丘貉》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一丘之貉”。喻彼此相同之物。清 赵翼《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回瘗战骨处》诗:“丘貉尸难认,沙虫命总冤。”
三司会计司
官署名。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置,由宰相韩绛提举,总领天下财赋而较其盈亏。八年废。官署名。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由宰相韩绛提议,于中书省设置三司会计司,遂由韩绛提举,总天下财赋而较其盈亏。既而事多濡滞,次年韩绛因此事罢相,不久本司亦罢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