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求人不如求己》来历意思解释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因以“求人不如求己”形容自力解决问题,而不仰仗他人。宋.张端义《贵耳集》:“宋孝宗幸灵隐,见观音像手持数珠。问曰:‘何用?’僧净辉对曰:‘念观世音菩萨。’问:‘自念则甚?’对曰:‘求人不如求己。’”清.郑燮《题画.篱竹》:“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笆篱,求人不如求己。”主谓 求助于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努力。语本《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例]孩子,你要自己努力,为自己闯出一条路,不要老想着谁会来帮你,~。△褒义。用来强调不仰仗他人,自立更生的精神。杭州灵隐寺后旁有座飞来峰,寺前亭上有楹联道: “云从何时涌起? 峰从何处飞来?”另一联 “回应”道: “云从涌时涌起,峰从飞处飞来。”联语深含禅意,耐人寻味。宋·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记载说,宋孝宗有次游幸至灵隐寺,有位辉僧相随。看到飞来峰,宋孝宗问辉僧说: “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辉僧回答道: “一动不如一静。”宋孝宗又看到寺里观音菩萨手持念珠,问道: “何用?”辉僧回答道: “要念观音菩萨。”宋孝宗感到奇怪,便问道: “自念则甚 ( 自己念自己干什么) ?”辉僧回答道: “求人不如求己。”辉僧的回答自然是深含禅意的。为什么 “求人不如求己”,这个道理也是不言而喻的。掌握了主动权,事情就好办了。

上一篇:《求之有道》来历意思解释 下一篇:《求亲告友》来历意思解释
猜你喜欢
六军使
官名。唐置。掌总领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部皇宫禁军。
《嗜痂之癖》来历意思解释
嗜:非常喜好。痂:伤口、疮口愈合后所结成的干皮。癖:积久成习的爱好。爱吃疮痂的一种癖性。形容人的嗜好乖僻。刘邕,南朝宋人,刘穆之的儿子。特别喜欢吃疮痂,说味道像鳆鱼那样鲜美,以至于他手下的官吏不论有无罪责都处以鞭笞,为的是伤口结痂给他吃。一次,刘邕到孟灵
汝州市审计局
汝州市审计局的词语属性 拼音r zhu sh shn j j拼音字母ru zhou shi shen ji ju拼音首字母rzssjj 汝州市审计局的百科含义 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国务院另有规定除外
《随世沉浮》来历意思解释
犹随俗沉浮。《三国志.蜀志.刘巴传》“问巴消息,称曰刘君 子初,甚敬重焉”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令子初随世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见“随俗沉浮”。《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令子初~,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
百度电视云
百度电视云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d din sh yn拼音字母bai du dian shi yun拼音首字母bddsy 百度电视云的百科含义 百度电视云是一款可应用于安卓平台的视频类应用,适用于安卓pad、大屏手机、甚至支持超大屏幕的接入。全网搜罗主流站点的视频资源,支持高清视频在线播放,高质音乐
江彬
明宣府(治今河北宣化)人,字文宜。正德六年(1511),以大同游击领兵镇压刘六、刘七起义。因钱宁得召见,赐姓朱。性狡黠,专事谄媚,诱武宗领军巡游,掳掠妇女珍宝,横行边镇内地。帝自称威武大将军,以副将军命之,封平虏伯,提督十二团营。十四年,借谏南巡事激帝怒,下廷臣百
早唞
早唞的词语属性 拼音zo du拼音字母zao dou拼音首字母zd 早唞的百科含义 早唞是粤方言中的词语,意思是早点休息。
钱桥镇
钱桥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qin qio zhn拼音字母qian qiao zhen拼音首字母qqz 钱桥镇的百科含义 钱桥街道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南部。东邻北塘区山北街道、滨湖区荣巷街道,南与滨湖区荣巷街道交界,西与阳山镇、洛社镇接壤,北与洛社镇相邻。钱桥街道面积46.4平方千米,人口130330人(
湘味楼
湘味楼的词语属性 拼音xing wi lu拼音字母xiang wei lou拼音首字母xwl 湘味楼的百科含义 湘味楼,湘菜餐馆,位于北京西城区广安门北街20号近广安门桥。
李凤芹
李凤芹的词语属性 拼音l fng qn拼音字母li feng qin拼音首字母lfq 李凤芹的百科含义 李凤芹,女,汉族,籍贯为天津,出生年月于1962年11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陆文清
陆文清的词语属性 拼音l wn qng拼音字母lu wen qing拼音首字母lwq 陆文清的百科含义 陆文清,1958年出生,高级经济师,硕士。
有知
有知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zh拼音字母you zhi拼音首字母yz 有知的词语解释有知[ yu zh ] 有知觉;有知识。《礼记三年问》:“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南朝 梁 范缜《神灭论》:“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唐 韩愈《复志赋》:“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