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百不一爽》来历意思解释


    又作“百不一失”,“百无一失”。百:形容“多”。爽:失;差。指一百次中没有一次失误或差错。 戴敦元(?-1834年),字金溪,开化(今浙江开化县)人。幼年读书记忆力强,十岁举称神童。当时学政考他,他下笔如老练文人;面问他经书义理,他回答如流水那样连续不断。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累迁郎中(位在尚书、侍郎、左右丞之下,分掌各司事务)。道光元年(1821年),为江西(今江西)按察使。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刑部尚书(刑部主官,掌法律、刑狱等)。戴敦元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眼睛近视,看书与脸面互相摩擦,看过书总是不忘记。每到一任官职,积存文件案卷阅览一遍,来日下属官吏偶然有差误,戴敦元就摘出文件案卷来改正它,因此没有人敢欺骗他的。每上朝奏章对答有咨询征求意见时,他就援据引用法律条例,背诵存档文件案卷,一字不错,道光帝很重视他。到戴敦元年老,或者有人问他生僻不常见的事,他都能指出在某书某卷中所载文字可作解答,即在一百次中也没有一次失误或差错。【出典】:    《清史稿》卷374《戴敦元传》11552页:“敦元博闻强识,目近视,观书与面相磨,过辄不忘。每至一官,积牍览一过,他日吏偶误,辄摘正之,无敢欺者。奏对有所咨询,援引律例,诵故牍一字无舛(chuǎn喘,差错)误,宣宗深重之。至老,或问僻事,指某书某卷,百不一爽。”【例句】: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紫桃亦婉娈善奉事,呼之必在侧,百不一失。” 杜鹏程《保卫延安》5章:“不光能成,还要保管百无一失。”见“百无一失”。

上一篇:《以夷制夷》来历意思解释 下一篇:《前车可鉴》来历意思解释
猜你喜欢
类存在物
类存在物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cn zi w拼音字母lei cun zai wu拼音首字母lczw 类存在物的百科含义 类存在物是指人类从事着一种类活动,这种类活动是以集体属性、依靠同类共同存在进行的,这种类活动主要是指生产活动,生产活动就是一种类活动,而且这种类活动是通过意识自觉存在
儿童故事《李阿Q诞生记》
  本来,本来她是不喜欢阿Q的。甚至,少女时代的她,曾经对自己发过誓,此生做什么都可以,哪怕做牛做马做神做妖,唯独唯独,不可以做阿Q那样的人。   但是,现在,她发现自己已经成了阿Q的亲妹妹,女版阿Q,对,有名有姓,李阿Q是也。   她原是个心中装着蜜的人。她的
彝良梅花草
彝良梅花草的词语属性 拼音y ling mi hu co拼音字母yi liang mei hua cao拼音首字母ylmhc 彝良梅花草的百科含义 彝良梅花草(学名:Parnassia yiliangensis),为虎耳草科、梅花草属下的一个植物种。本种外形近似 P. wightiana Wall. Wight & Arn., 其异点在于本种退化雄
勾头
勾头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tu拼音字母gou tou拼音首字母gt 勾头的词语解释勾头[ gu tu ] 1.拘票。 2.低头;垂下。 勾头的详细含义 拘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这的是先生命慳,须不是红娘违慢。那简帖儿到做了你的招状,他的勾头,我的公案。”元无名氏《百花亭》
下唇腺
下唇腺的词语属性 拼音xi chn xin拼音字母xia chun xian拼音首字母xcx
郭权
【介绍】: 五代时南唐江南人。工画,师钟隐。
公安镇
公安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gng n zhn拼音字母gong an zhen拼音首字母gaz 公安镇的百科含义 公安镇位于钟山县中部,距县城正西约14公里处,国道323线横贯全镇,向北150公里至桂林,向西170公里至柳州,向南210公里达梧州,向东380公里至广州,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邵东贝
邵东贝的词语属性 拼音sho dng bi拼音字母shao dong bei拼音首字母sdb 邵东贝的百科含义 个人经历 邵东贝,教师,任职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
龟龄酒
龟龄酒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lng ji拼音字母gui ling jiu拼音首字母glj 龟龄酒的百科含义 龟龄酒,以龟龄命名,取龟鹤长寿之意。全方由鹿茸、海马、雀脑等30多味名贵药物组成。该酒以补肾壮阳为主,滋脾和胃,养血通络为佐。诸药相合,共臻温肾壮阳,养血益精之功效。为治疗肾阳
合鳃鳗
合鳃鳗的词语属性 拼音h si mn拼音字母he sai man拼音首字母hsm 合鳃鳗的百科含义 合鳃鳗属于合鳃鳗科合鳃鳗属的动物。
通深
通深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shn拼音字母tong shen拼音首字母ts 通深的词语解释通深[ tng shn ] 深通,精通。 通深的百科含义 通深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tng shn,基本意思是深通,精通。 通深的详细含义 深通,精通。《后汉书郑玄传》:“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
①春秋时齐国地方行政区划名。十邑为一卒。首长为卒帅。见《国语齐语》。②军队编制名。(1)周代军队一百人为一卒。《周礼夏官》:“百人为卒。”(2)春秋时齐国军队二百名士卒为一卒。《国语齐语》:“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③太平天国军中及地方编制。军中以四两为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