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司马光的批评


唐德宗之怠

贞元四年(788 年)十二月的一天,唐德宗外出长安城打猎,偶然来到一个叫赵光奇的乡民家里。显然,这是一个展现领导亲民爱民作风的好机会。唐德宗和颜悦色地询问赵光奇:“百姓问老百姓还高兴吗?潜台词当然也就是问对国家、对皇帝还满意吗?

唐德宗之所以这么问,是有底气的。因为这一年天下丰稔,是近年来未有之盛况。由于粮食大收,朝廷甚至下令在丰收地区实行和籴政策。想来此时的唐德宗,正满心欢喜地等待赵光奇说一些皇恩浩荡、今上圣明之类的话吧?

不想赵光奇却直截了当、毫不客气地回答:“不乐。”

事情无疑超出了唐德宗的预料,尴尬的唐德宗只好继续问:“今岁颇为丰收,百姓为何不乐?”赵光奇说:“国家政令已失去了信誉!之前实行两税法,说两税之外再无其他赋税徭役,但现在两税之外的征收已远超过两税本身。如今粮食丰收了就说要和籴,但实际上就是强取,老百姓一个钱都没见到。还有,一开始说官家购粮只需在道旁交纳,后来又让我们送往京西行营,路程动辄数百里,车摧马毙,百姓破产难支。愁苦如此,何乐之有?朝廷每次颁发诏书都说要优恤百姓,徒空文耳!圣主深居九重,怕是对这些情况皆未知之也!”

赵光奇这一番话很有意思。从他的回答里看不出他是否清楚唐德宗的身份。也许不知道,所以才有这一番直言不讳、义愤填膺的言语。也许知道,可能随行的人员早已提示过他,但他依然不为所动,冒着“触龙鳞”的风险,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也或许虽然没有人告诉他,但他从唐德宗一行人的排场隐约猜出这至少是一位“大官”,却佯作不知情,无所顾忌地把一腔愤懑倾泻而出。总之,这可以说是一位奇人,也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录这段对话时,郑重地写上赵光奇这么一位平民百姓的名字,使这个普通的小人物在青史上得以留名。

那么,唐德宗听了赵光奇的话,又是什么反应呢?史书没有记载,只是说,“上命复其家”,下令免除了赵光奇的赋税徭役。

显然,赵光奇的一番直言一定是让唐德宗大不快意,但又不能不有所回应,于是下令免除其赋役,匆匆结束了这一次谈话。可能在他心中,这也不失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既平息了眼前这个农户的怒火,又显示了自己虚心听取批评意见的大度。

然而,唐德宗的回应却让这段历史丰乐者”,还应当查而诛之。“然后洗心易虑,一新其政,屏浮饰、废虚文、谨号令、敦诚信、察真伪、辨忠邪、衿困苦、伸冤滞,则太平之业可致也”!然而,唐德宗放着这些不做,却只满足于免除赵光奇一家赋役。司马光感叹: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又岂能人人都有机会自言于天子而户户都得以免除赋役?也因此,唐德宗所谓的关心百姓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魏孝文帝之疏

其实,类似的情景在书中其他地方还出现过。

公元 493 年,北魏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在从平城到洛阳的途中,见到不少残疾流离者,孝文帝当即下令停车,自己亲自下车慰劳,并要求对这些人给予衣食抚养终身。按说,这也是一桩亲民爱民的美事,然而司马光对此同样表达了不同意见。司马光说:人主和国家的关系,“譬犹一身”,远与近、朝与野都是相通的,但凡一国之内的事情,都应当在人主视野之中,因此才必须“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先王治政,还要堵住耳朵、蒙住双眼,为的就是不让自己只听到近处的声音、只看见眼前的东西,从而将视听及于更远的地方。孝文帝慰劳残疾流离者固然没错,但更应有的做法是命令相关部门将这一政策施于全国,使全国残疾流离者都能够受到恩惠。司马光最后同样感叹:孝文帝被认为是“魏之贤君”,况且如此,可见治国理政之不易啊。

大德与小惠之辩

司马光对孝文帝与唐德宗的批评,实质意思都是相同的。首先,需要指出,司马光并不是否定孝文帝慰劳残疾流离者、唐德宗免除赵光奇赋役的行为,他所强调的是,人君治国,不应满足于小恩小惠的施舍,而应顾大局、明大理、行大德。换言之,与其解决一两个问题,不如思考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与其关心一两个人,不如思考如何使政策惠及更多人群。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他们的职责在于制定政策并督促官员落实,使全国百姓都能得惠,这才是真正的仁爱所在、仁政所在。

应当看到,司马光关于大德与小惠的评论,其时空背景与我们今天已有很大不同。如前所说,由于君主在古代政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即所谓简在帝心、断在宸中,大政方针全由皇帝乾纲独决;同时,由于通讯、交通手段的限制以及为维护君权的神秘色彩,君主“深居九重”,也无法通过频繁的巡视出行亲自解决民生问题,因此,依靠制定政策以及选贤任能确保政令推行就成了君主治国理政最主要的方式。从这个角度上,大德无疑比小惠更为重要。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一方面,领导干部固然需要通过细节小事树立勤政务实、亲民为民的形象,消除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感,这也是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的普惠使群众都能得益、都能受惠,仍然是承担政策制定与实施职责的领导干部所必须重视的。事实上,从孝文帝与唐德宗只见小惠不及大德的事例中,可以看到,司马光的批评确实是有所指、有道理的,也确实值得后人深思。

上一篇:不堪被俘 下一篇:爱因斯坦与孩子们的通信
猜你喜欢
硝酸钍
硝酸钍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sun t拼音字母xiao suan tu拼音首字母xst 硝酸钍的百科含义 硝酸钍(thorium nitrate) 钍的硝酸盐。化学式Th(NO3)4 6H2O。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白色;约含二氧化钍48~50%;极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丙酮和乙醚,溶液呈酸性反应。相对密度 2.80。有
战神无敌
战神无敌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 shn w d拼音字母zhan shen wu di拼音首字母zswd 战神无敌的百科含义 《战神无敌》是一部连载于创世中文网的网络小说,作者是胜己。
萨亚尔
萨亚尔的词语属性 拼音s y r拼音字母sa ya er拼音首字母sye 萨亚尔的百科含义 萨亚尔是哈萨克斯坦北部草原和湖泊,具有特色的沼泽地对迁徙水鸟非常重要。
干香菇
干香菇的词语属性 拼音gn xing g拼音字母gan xiang gu拼音首字母gxg 干香菇的百科含义 干香菇是由鲜香菇经烤制等工艺加工而来的农产品。香菇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必须单独贮存,即装贮香菇的容器不得混装其他物品,贮存香菇的库房不宜混贮其他物资。另外,不得用有气味挥发的容
朱炎
清浙江海盐人,初名琰,字桐川,号笠亭,又号樊桐山人。乾隆进士。官富平知县。曾考察景德镇瓷窑,参研旧籍,著《陶说》六卷,为论述中国陶瓷发展史之重要著作。学识广博,还编著有《说文录》、《异韵学》、《琴学》、《唐诗笺律》、《明人诗综》等多种。兼工绘画,善山水。
《雕甍画栋》来历意思解释
见“雕梁画栋”。
迷你猪
迷你猪的词语属性 拼音m n zh拼音字母mi ni zhu拼音首字母mnz 迷你猪的百科含义 小香猪又名“迷你猪”,民间美其名日“七里香”、 “十里香”。 它原产于少数民族山区,古时虽有饲养但数量极少,仅做“贡品”专供皇亲贵族享用,不许百姓食之,从而限制了香猪的发展。解放后,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的词语属性 拼音f zng jng l拼音字母fu zong jing li拼音首字母fzjl 副总经理的百科含义 公司行政班子的组成人员,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是总经理的助手,是董事会授权的企业某个领域的负责人。协助总经理制定并实施企业战略、经营计划等政策方略,实现公司的经
藏荠
藏荠的词语属性 拼音cng j拼音字母cang ji拼音首字母cj 藏荠的百科含义 藏荠(Hedinia tibetica (Thomson) Ostenf.),十字花科藏荠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有单毛及分叉毛;叶线状长圆形,顶端急尖,全缘或具缺刻;总状花序,花瓣白色,倒卵形,短角果长圆形,种子多数,卵
苗鹏
苗鹏的词语属性 拼音mio png拼音字母miao peng拼音首字母mp 苗鹏的百科含义 200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后留校任教。现为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传统语言工作室主任、讲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静者
静者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zh拼音字母jing zhe拼音首字母jz 静者的词语解释静者[ jng zh ] 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 静者的详细含义 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南朝宋谢灵运
青椒虾仁
青椒虾仁的词语属性 拼音qng jio xi rn拼音字母qing jiao xia ren拼音首字母qjxr 青椒虾仁的百科含义 青椒虾仁是一道爽口的家常菜。主料为去壳虾仁约400克,西芹块、青、红椒块各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