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登山装备哪家强?还要看古人


电影《攀登者》落幕了。剧中,他们誓登珠峰之顶的精神令人感慨、感动。他们登山之前做的准备也令人动容。不过,登山活动其实在古代就流行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苏轼眼前的庐山;“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笔下的庐山;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这是李颀的从军体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的登山感悟。

在他们之前,万世师表的孔夫子还发出一句慨叹: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些诗句也可以证明,登山并不是什么时髦的活动,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但是,当时不要说缆车,连登山的石板路都没有铺好,那么古人是如何登上去的?这就涉及古代的登山装备。

无论是登山还是外出运动,一双舒适合脚的鞋都是重中之重。但是古代的鞋并没有登山和徒步之分,怎么办呢?不要急,有需求就有市场。

南北朝时期,着名才子谢灵运很快创造出了“谢公屐”。

与很多报国无门的才子相比,谢灵运算得上命运的宠儿。他出生在钟鸣鼎食之家,18岁就在祖辈的光环下受封为康乐公。按照公侯伯子男的排行,这个爵位真的不低,并且封号是“康乐”,可见朝廷也不指望他做出血洒疆场、保家卫国的事情。因此,有钱有闲的谢灵运经常带着几百号人吃喝玩乐,追求着那个时代的诗和远方。

《宋书·谢灵运列传》中记载,谢灵运在旅游途中经常“凿山浚湖”,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呢?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吗?不!比这个霸气,是遇山开山、填海造陆的意思。没有海,那就把拦路的湖填上,以方便通过。这哪里是旅游,简直是破坏生态环境。谢灵运的行为也差点酿成大祸。因为他把当地的太守吓坏了,太守以为他是来打劫的,差一点发生械斗。

如此为山水痴狂的谢灵运自然要发明点什么才能符合身份,可是他身份、地位都不缺,衣食住行也都有人安排好了,还有什么是需要他亲自动手做的呢?谢灵运低头看看脚上的鞋,有了主意:这双鞋穿着很舒适,走平地还行,但是登山的时候一点优势都没有,彰显不出身份啊。于是谢灵运发明了一种适合登山穿的鞋,即李白口中的“谢公屐”,后世称它为“灵运屐”。

这个鞋的鞋底有两个木齿,上山时去掉前面的木齿,下山时去掉后面的木齿,穿这样的鞋,无论上山下山都能保持身体平衡,也能省很多力气,并且更加安全,因此一经上市广受好评。三百多年后的大诗人李白在“身登青云梯”的时候,还要“脚着谢公屐”,可见这个品牌强大的生命力。

有了专业的登山鞋,还要选好适合登山的衣服。古代没有专门用于登山的服饰,但是古人可以在日常服饰中找出最适合的。比如着名驴友陆游就写出这样一句诗: “忆昔轻装万里行,水邮山驿不论程。”也就是说,轻装上阵才能万里行,因此衣服要选择轻柔舒适的。

除了自己准备装备,一起游玩的朋友也会互相赠送礼物。比如北宋的文彦博出发前就收到好友富弼送来的游山器。文彦博接到这个礼物很高兴,兴冲冲地写道, “上公遗我游嵩具,匝盥杯盂色色全”。这里的“游嵩具”就是“游山器”,即用竹子编成的、用来装日用品的小背篓,相当于现在的登山包。

这个“游山器”不要说在古代,就是放到现在也是登山必备装备,可以往里面放点零食、饮料、面巾纸之类的东西。

苏轼在旅游装备方面也颇有心得,他在《定风波》中这样写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没有谢灵运的谢公屐,无奈之下,只能穿一双草鞋。但是他手里有一根竹杖,这就是后世的登山杖。并且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个“蓑”是指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可见苏轼是做好充足准备才出发的。以至于登山途中遇到风雨,同行的人都被淋成落汤鸡,只有苏轼依旧潇洒前行。

搞定了登山装备,接着要做的就是出行了。如今的人们外出游玩,除了算算口袋中的钱,就是弄清楚天气情况。但是这两件事在古人心中都要往后排,他们心中的头等大事是占卜。若是一不小心选择一个不宜出行的日子作为旅行的第一天,就相当于准备盖万丈高楼,但是选错地址了,多么让人郁闷。

虔诚占卜之后,古人会得到一个黄道吉日,于是准备好久的旅行终于开始了。但是他们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呢?如今飞机、高铁随意选择,再远的旅程睡一觉就到了。古代不同,工业化到来之前,大家出行不方便,只有水运和陆路两种选择,不过总的来说,选择水路出行的人比较多。因为在速度方面,水路明显比陆路快,并且不像陆路那样颠簸。尤其是大运河开通后南北相连,选择水路出行的人就更多了。在这里还要感谢一下隋炀帝。

水运虽然方便,但是水路不通的地方还是要走陆路的。这时就要选择交通工具了。若是图快可以选择骡车,骡车是着名的“包赶程”,哪怕相隔千里,几日之内也能到达;若是不赶时间,想要舒舒服服地旅行,顺便看看沿途风景,就要选择牛车。牛车虽然慢一点,但能带的东西多,并且平稳。这时有人要问了,影视剧中常见的马车为什么不在选择范围之内?马车固然好,但那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的人才能用得起,普通人只能远观。

现在旅行都要呼朋唤友,最低也要几个驴友一起探险。其实古人也是这样的,独行侠这类人在古代几乎不存在。

一是山高路远,一个人去旅行太孤单了,有个同伴可以说说话,万一风寒人体也有人照顾;二是古代没有微信、支付宝,虽说大城市中也形成了商业圈,但深山老林中想买东西还是很难的。因此,古人外出都是行李繁重,肩扛担挑是免不了的。所以大家外出时都会结伴而行,或者带几个仆人。比如徐霞客就是带着一个仆人走千里的。

总之,在古代登山活动中,人们的装备可谓一应俱全,各具特色,且更有登山氛围。想登山,大诗人的装备任你选。

上一篇:弘一法师的账单 下一篇:宋庆龄:乱局中的凝聚者
猜你喜欢
司马泰
【生卒】:?—299【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子舒。司马懿从子。仕魏,封阳亭侯,补阳翟令,迁扶风太守。晋武帝代魏,封陇西王,出为兖州刺史。太康初,入为散骑常侍、前将军,以疾去官。晋惠帝时,为司空,录尚书事,太尉,封高密王。不近声色,任真简率。卒谥文献。
陳昭儀
陳昭儀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 zho y拼音字母chen zhao yi拼音首字母czy 陳昭儀的百科含义 梁太祖昭仪陈氏,宋州人也,少以色进。太祖已贵,嫔妾数百,而昭仪专宠。太祖尝疾,昭仪与尼数十人昼夜为佛法,未尝少懈,太祖以为爱己,尤宠之。开平三年,度为尼,居宋州佛寺。
柳州东路站
柳州东路站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zhu dng l zhn拼音字母liu zhou dong lu zhan拼音首字母lzdlz 柳州东路站的百科含义 柳洲东路站是南京地铁3号线的车站,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柳洲东路与江山路的交叉路口,路口西侧为柳洲东路总站公交枢纽站,为地下二层侧式车站,未来将与南京地铁1
我们都来帮帮你
今天七小编分享睡前故事《我们都来帮帮你》,小动物们一起春游的路上,小鸭子掉进大坑里了,小伙伴们是怎么把它救上来的呢?春天到了,小象、小猴、小兔、小鸭子一起春游,小伙伴们一路开心地唱着歌儿。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小鸭子不小心掉进了路边的大坑里,连忙大喊:救命啊!
金湖居
金湖居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h j拼音字母jin hu ju拼音首字母jhj 金湖居的百科含义 金湖居位于武汉市武昌中南丁字桥,由武汉东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成,总建筑面积46475,总占地面积27885,共计房屋301户,小区物业公司为东龙物业管理(武汉)有限公司。
《兰轩》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友人所居之室。清许葭村《谢邵南湖》: “尤承挚谊,留醉兰轩。” 参见:○契合金兰
爱尔兰风笛
爱尔兰风笛的词语属性 拼音i r ln fng d拼音字母ai er lan feng di拼音首字母aelfd 爱尔兰风笛的百科含义 爱尔兰风笛不止Uilleann pipes爱尔兰肘风笛,本篇主要介绍肘风笛。Uilleann pipes是爱尔兰的特有的风笛。在结构上,“爱尔兰肘风笛”的皮囊的一端是个大粗管,这个大粗
收听
收听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tng拼音字母shou ting拼音首字母st 收听的词语解释收听[ shu tng ] 听(广播):~天气预报。
潘清
潘清的词语属性 拼音pn qng拼音字母pan qing拼音首字母pq 潘清的百科含义 潘清,1965年5月出生,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江海学刊》历史学编辑,副研究员。
怪味鹿肉
怪味鹿肉的词语属性 拼音gui wi l ru拼音字母guai wei lu rou拼音首字母gwlr 怪味鹿肉的百科含义 怪味鹿肉是一道以鹿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家常菜。
喜山蟾蜍
喜山蟾蜍的词语属性 拼音x shn chn ch拼音字母xi shan chan chu拼音首字母xscc 喜山蟾蜍的百科含义 喜山蟾蜍(学名:Bufo himalayanus)为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大陆西藏等地,多见于田边石下或石缝中、稻田以及泉水旁石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来历意思解释
《老子》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比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