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味道


味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wèi dào
拼音字母wei dao
拼音首字母wd

味道的词语解释

味道[ wèi dào ]

1.味:这个菜~好。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 2.趣味;情趣:这个连续剧越看越有~。 3.气味:他身上有一股难闻的~。

味道的百科含义

汉语词汇,通常指味觉所体会到的滋味,也可指抽象的情味、意味。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味道的详细含义

  1. 体味道的哲理;体察道理。

    汉蔡邕《被州辟辞让申屠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北魏常景《严君平》诗:“严君性沉静,立志明霜雪。味道综微言,端蓍演妙説。”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髮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清曾廷枚《<古谚闲谭>自序》:“於今十载,耽索居味道之乐,时取古人经籍文辞研覃。”

  2. 情味;意味。

    《朱子语类》卷五七:“两箇都是此样人,故説得合味道。”叶圣陶《夜》:“﹝她﹞这样提心吊胆地细尝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关大妈嚼嚼这句话的味道,突然感到自己的儿子……那么聪明。”

  3. 滋味。

    沈从文《灯》:“﹝老兵﹞知道了女客不吃辣子,平素最喜欢用辣子的煎鱼,也做成甜醋的味道。”秦牧《花城·菱角的喜剧》:“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菱角味道原都一样,只是它们的模样儿不同罢了。”

  4. 气味。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怪的很,仿佛有鸦片烟的味道。”丁玲《给孩子们·幼稚园》:“爱若闻到她身上有一股味道,不知是什么气味,他就定定的望着她。”

味道的近义词

滋味

上一篇:味道中国 下一篇:味觉敏度
猜你喜欢
女军
太平天国的妇女武装。金田起义时始建,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共四十军。每军设军帅一人,下统二十五卒长,每卒长领四两司马,共一百两司马,每两司马管二十五人,共二千五百人。参加战斗和担负守卫等任务。
有棱小檗
有棱小檗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lng xio b拼音字母you leng xiao bo拼音首字母ylxb 有棱小檗的百科含义 有棱小檗(学名:Berberis angulosa Wall.)是小檗科。小檗属落叶灌木,高可达2米。老枝被柔毛,幼枝黄棕色,茎刺细弱,叶纸质,倒卵形,花单生;黄色;花梗下垂,被短柔毛;
闪亮三姊妹
闪亮三姊妹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 ling sn z mi拼音字母shan liang san zi mei拼音首字母slszm 闪亮三姊妹的百科含义 闪亮三姐妹是台湾的一个三人女子组合,与以往比较不同的是,她们突破了以往女子组合模仿日本韩国风的潮流,走纯正的台湾味路线。成员三人都是客家人,分别叫江
毛缘苔草
毛缘苔草的词语属性 拼音mo yun ti co拼音字母mao yuan tai cao拼音首字母mytc 毛缘苔草的百科含义 毛缘苔草是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的植物
大花红景天
大花红景天的词语属性 拼音d hu hng jng tin拼音字母da hua hong jing tian拼音首字母dhhjt 大花红景天的百科含义 大花红景天(学名:Rhodiola crenulata (HK. f. et.Thoms) H. Ohba)地上根颈短,残存花枝茎少数,黑色。不育枝直立,先端密着宽倒卵形叶。产西藏、云南西北部
徐有声
【生卒】:?——1644 字闻复,金坛(今属江苏)人。由乡荐累官户部郎中,督饷大同。李自成破城,被俘不降,死。福王时,赠太仆少卿。
罗煜竑
罗煜竑的词语属性 拼音lu y hng拼音字母luo yu hong拼音首字母lyh 罗煜竑的百科含义 罗煜竑,1976年出生,海翔药业原董事长罗邦鹏之子。1996年毕业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1997年10月进入海翔药业,曾在生产车间、研发中心、销售和质量管理等部门工作,2004年之前,
武国定
武国定的词语属性 拼音w gu dng拼音字母wu guo ding拼音首字母wgd 武国定的百科含义 武国定,男,汉族,1963年6月生,河南舞钢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工程师,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河南省政府副省长。
李文高
李文高的词语属性 拼音l wn go拼音字母li wen gao拼音首字母lwg 李文高的百科含义 李文高,男,中国“轻描淡写”画派创始人。结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蠲痛五汁膏
蠲痛五汁膏的词语属性 拼音jun tng w zh go拼音字母juan tong wu zhi gao拼音首字母jtwzg 蠲痛五汁膏的百科含义 【处方】凤仙梗(捣汁)、老姜汁、蒜汁、韭汁、葱汁各等分。 【制法】熬至滴水成珠,用蓖麻子油同黄蜡收起。 【功能主治】寒湿气袭于经络血脉之中为痛,痛于两臂
曲洧
古邑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临洧水。《左传》成公十七年(前574):“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即此。西汉置新汲县。
《能舌利齿》来历意思解释
并列 形容口才很好,善于辩论。[例]演讲会上,他的~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褒义。多用于赞扬口齿伶俐、擅长辩术的人。↔笨口拙舌 贫嘴薄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