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棒槌


棒槌的词语属性

拼音bàng chuí
拼音字母bang chui
拼音首字母bc

棒槌的词语解释

棒槌[ bàng chuí ]

1.捶打用的木棒(多用来洗衣服)。 2.指外行(多用于戏剧界)。

棒槌的百科含义

棒槌,汉族民间浆洗衣物用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形状因地域、民族的不同也不尽相同。多木制,圆形、长约二尺,一端稍粗,便于槌衣,一端较细,便于手握。除了作为工具以外,“棒槌”这个词虽然用于各种场合的解释略有差异,但基本意思就是“直筒子”、“过于简单”、“什么也不懂”,所有这些还是从棒槌的外形引出的联想。

棒槌的详细含义

  1. 捶打用的木棒。

    《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清李渔《巧团圆·词源》:“取出泥人、土马、棒槌、锣鼓、刀鎗、旗帜等物。”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

  2. 方言。指玉米穗。

    《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

上一篇:棒棒草 下一篇:棒棒糖之恋
猜你喜欢
国产发电机组
国产发电机组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chn f din j z拼音字母guo chan fa dian ji zu拼音首字母gcfdjz 国产发电机组的百科含义 柴油机驱动发电机运转,将柴油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陆用柴油发电机组及船用柴油发电机组;如果按品牌的不同,可分为国产柴油发电
《纳头便拜》来历意思解释
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旧时用以表示十分恭顺、景仰或感谢的情态。《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戴宗道:‘正是公明哥哥。’张顺纳头便拜道:‘久闻大名,不想今日得会。’”《儒林外史》第五十回:“进了大门,二层厅上立定,万中书纳头便拜。”
三悦香
三悦香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yu xing拼音字母san yue xiang拼音首字母syx 三悦香的百科含义 三悦香是-种由沉香料香气制品同时还是一种药材名,属药瑞香科植物制成类产品;也指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
童心撞地球
童心撞地球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xn zhung d qi拼音字母tong xin zhuang di qiu拼音首字母txzdq 童心撞地球的百科含义 《童心撞地球》是金鹰卡通卫视的大型儿童戏剧表演秀,最适合全家一起快乐收看的综艺节目,它是金鹰卡通卫视为您带来的一道丰盛的周末大餐,是集益智和娱乐与
平盖
平盖的词语属性 拼音png gi拼音字母ping gai拼音首字母pg 平盖的百科含义 平盖是指壳体表面呈平面的封头或盖板。用作封头时又称“平封头”,用作底封头时又称“平底”。几何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长圆形及矩形等。受到压力作用后,平盖内主要产生弯曲应力,平盖与其他壳体连接
《壁立相如》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家徒四壁”。借指家境贫寒之人。清 汤贻芬《蝶恋花.雨发石头城外同峻钦作》词:“终负联床风雨话,壁立相如,惯把都亭借。”
五香花仁
五香花仁的词语属性 拼音w xing hu rn拼音字母wu xiang hua ren拼音首字母wxhr 五香花仁的百科含义 介绍五香花仁为家庭作坊,常作为外出春游和"农家乐"所备之名小吃,其携带方便。在鲜花仁出产季选用鲜花仁煮制,其风味更佳。制作材料净花生仁300克,老姜、川盐、小茴香、八角
结肠扩张
结肠扩张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chng ku zhng拼音字母jie chang kuo zhang拼音首字母jckz 结肠扩张的百科含义 结肠血管扩张症是一组结肠血管畸形病变的总称,是由良性非肿瘤性扩张的血管丛构成,又称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结肠血管扩张、结肠动静脉畸形。1960年Margulis首次通过肠系
水禾园
水禾园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 h yun拼音字母shui he yuan拼音首字母shy 水禾园的百科含义 水禾园是一个城市住宅小区,位于中山市港口镇民新路三巷9号,开发商为港穗(穗港)房地产有限公司。
谄上抑下
谄上抑下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 shng y xi拼音字母chan shang yi xia拼音首字母csyx 谄上抑下的词语解释谄上抑下[ chn shng y xi ] 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谄上抑下的详细含义 【解释】:讨好上司,欺压下级。【出自】:《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
《精诚贯日》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白虹贯日”。谓精诚感天。柳亚子《哭龚铁铮烈士》诗:“成败空天问,精诚贯日明。”见“精贯白日”。元白朴《沁园春十二月十四日为平章吕公寿》:“盖世名豪一把金汤固守,~,衣冠不改,意气横秋。”
都社正
南宋忠义巡社职名。建炎元年(1127),立诸路州府忠义巡社之法,令民自相团结。每十人为一甲,设甲长一人;每五甲为一队,设队长一人;每四队为一部,设部长一人;每五部为一社,设社长、副社长各一人;每五社为一都社,设都社正、副都社正各一人。绍兴元年(113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