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千年前中国皇帝和朝鲜大王的膳食PK


中国历代宫廷都把吃饭搞得大张旗鼓,有众多复杂的讲究。在推崇“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全国的百姓都有饭吃就是太平盛世了。最基础的往往就是最重要的,帝王们当然不能不讲究饮食。

  中国皇帝吃什么

  在中国,清代帝、后的饮食可称得上“中国宫廷之最”。清代宫廷的膳食在食物的色、香、味及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清代内务府的档案里,保存了很多皇帝的膳食清单,这些清单的内容非常详细,皇帝今天在哪里用膳,吃了哪些菜品,每道菜品用什么器皿盛放,做了多少量,都记载得非常清楚。

  通常,皇帝每餐要有多道菜肴,种主食,两种粥(或汤)。菜肴以鸡、鸭、鱼、鹅、猪肉和时令蔬菜为主,以山珍海鲜、奇瓜异果等为辅。皇帝吃的米是专门培育的黄、白、紫三色米,以及各地进贡的上等“贡米”。同时,各地方的行政首脑每年还要按规定的数量上交鹿、狍、鹿尾、鹿舌、鹿筋、熊、野猪、野鸭、虎骨、鹅、腊猪、咸鱼、鲟鳇鱼、鲈鱼、栾色鱼、乳酒、乳油、燕窝、鱼翅、海参等,蒙古王公还要进献黄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在清代宫廷饮食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慈禧太后的饮食。根据记载,慈禧太后的一餐通常有一百多道菜品,用来盛放食物的食器和餐具也非常考究。饭前,先进食瓜果、茶。在菜品中,猪肉类约有种,鸡肉、鸭肉、羊肉各有数种,烤、蒸、炒等烹调方法俱全,御厨们还要绞尽脑汁,将菜品摆放成龙、凤、蝴蝶、花卉等各种吉祥的图案,或拼成“福”、“寿”、“万年”、“如意”等字样。慈禧的御厨中不乏“名厨、大腕”,比如王玉山,擅长“抓炒”,被称为“四大抓”——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腰花、抓炒虾。

  中国皇帝“吃不饱”

  从北齐开始,光禄寺成为专门负责宫廷饮食的机构,这种设置延至清代。隋唐还开辟了第二个御膳机构——殿中省尚食局。光禄寺主要负责祭祀用的食品、宫廷宴会的食品和在京官员的膳食,拥有职员数千人。殿中省尚食局则负责皇帝的日常膳食,其首脑为奉御,确保供应的食物符合皇帝的饮食禁忌。

  皇帝用餐有一整套必须遵循的程序。以南宋为例。在皇帝将要进膳的时辰,在殿中省和皇帝用餐的嘉明殿之间,禁卫森严,不许闲人过往。殿中省有一人先高喊:“拨食!”随即出现余位身穿紫衣的“院子家”,右手托着用黄色的绣龙布罩着的食盒,左手拿一条红罗绣的手巾,将食盒摆放在嘉明殿的膳桌上。皇帝的菜品端上来后,先要用银制品测试饭菜是否有毒,然后还要由专人“尝膳”,确定没有问题后,皇帝才能吃。

  现在大家都是一日三餐,而清代的皇帝是一日两餐,早餐约在现在的至时,晚餐在下午的至时。每日,皇帝在用餐前,先要查阅膳食清单,上面写明哪样菜是谁做的,以备皇帝核查和点菜。皇帝所点的菜品,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要撤换,御膳厨房每次都要预备。在皇帝的膳桌旁还要另设一个几案,以备赏赐。皇帝用膳后,剩下的食品可以分赐给他人。

  按理说,享用这么丰盛的膳食是种享受,可皇帝吃得并不尽兴。比如,清代的宫廷里有这样一条规矩,用餐的人不能表现出自己“喜欢吃什么”;即使对于非常喜欢的菜,也要严格遵守“吃菜不过三匙”的家法。

  根据《周礼》的规定,帝王在进膳时要有音乐陪伴。后世虽然没有把音乐与皇帝的日常进食密切联系,却增添了显示皇帝尊贵的各种规矩。比如,皇帝要单独进食,如果他高兴,可以恩赐别人(比如:皇后、妃嫔、皇子女或宠臣)和他一同进餐。

  朝鲜皇帝:饭与药一起吃

  和中国类似,朝鲜皇帝用餐也有颇多讲究。

  根据规定,只有君主的御膳每餐可以达到或超过道菜品,贵族每餐只能享用至道菜品,而老百姓的餐桌上只能有至道菜。

  朝鲜王朝的宫廷料理是韩国传统饮食的精华,代表了传统饮食的最高水平,因为各地都把最优质的食材献给君主,再由最优秀的厨师将这些食材精制成菜品。

  朝鲜的宫廷料理首先体现了“诚意”。厨师们会把食品的原材料切成细丝,粗细长宽一致,整齐地摆放,可见其用心。

  如果说,中国皇帝的膳食讲究的是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奢华气派,朝鲜的宫廷料理追求的则是食品原料本身的滋味,注重保健、营养均衡。宫廷料理中有一道菜叫五色炙肉串,食料有牛肉、干香菇、桔梗等,饭与药一起吃,也是朝鲜宫廷料理的一大特色。

  朝鲜皇帝用餐前也有专人“尝膳”。在电视剧《大长今》里提到了这个细节:皇帝吃饭前,有个“气味尚宫”用银筷子把每道菜都尝一下。这个“气味尚宫”便是负责检验食物是否有毒的官职。

  在战乱的年代,朝鲜宫廷饮食的精华逐渐流失,幸好有一个名叫黄慧性的女性,努力寻找当年的宫廷厨师,并写出《朝鲜王朝宫中饮食》一书,才为现代人保留下朝鲜宫廷料理的精彩。

上一篇:唐朝皇族乱伦史:儿子竟娶庶母为妻 下一篇:宋朝最成功的一个“二奶”是谁?
猜你喜欢
真率社
真率社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 shui sh拼音字母zhen shuai she拼音首字母zss 真率社的词语解释真率社[ zhn shui sh ] 指真诚坦率的友人的结社。 真率社的详细含义 指真诚坦率的友人的结社。宋范成大《中秋卧病呈同社》诗:“琼楼与金闕,想像屋角边,如闻真率社,胜游若登仙。”参
嘎纳
嘎纳的词语属性 拼音g n拼音字母ga na拼音首字母gn 嘎纳的百科含义 嘎纳出生于贵州省雷山县千户苗寨——西江,贵州省苗族女歌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歌唱演员,是我国最优秀的苗族实力派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澜山公馆
澜山公馆的词语属性 拼音ln shn gng gun拼音字母lan shan gong guan拼音首字母lsgg 澜山公馆的百科含义 澜山公馆,杭州恒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房地产。恒滕澜山公馆位于老余杭核心区域,预计3月底首开,将推出三幢楼,景观高层1号楼89平方米、138平方米;电梯洋房6号楼
《燃犀》来历意思解释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七载:晋温峤至牛渚矶,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人云下多怪物,峤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晋书.温峤传》:“〔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燬音hu焚烧)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
斗牛服
斗牛服的词语属性 拼音du ni f拼音字母dou niu fu拼音首字母dnf 斗牛服的词语解释斗牛服[ du ni f ] 明 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 斗牛服的详细含义 明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明朝翰林官,五品多
六尺之托
六尺之托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ch zh tu拼音字母liu chi zhi tuo拼音首字母lczt 六尺之托的词语解释六尺之托[ li ch zh tu ] 谓受嘱托抚育遗孤。《後汉书明帝纪》:“並可以受六尺之託,臨大節而不撓。”李贤 注:“六尺,謂年十五已下。”参见“六尺之孤”。 六尺之托的详细含义
台湾人字果
台湾人字果的词语属性 拼音ti wn rn z gu拼音字母tai wan ren zi guo拼音首字母twrzg 台湾人字果的百科含义 台湾人字果(学名:Dichocarpum arisanense (Hayata) W. T. Wang et Hsiao ),是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Ranunculaceae)、人字果属的一种,产自我国台湾。
豫园
豫园的词语属性 拼音y yun拼音字母yu yuan拼音首字母yy 豫园的词语解释豫园[ y yun ] 园名。在 上海市 南市区。建于 明 嘉靖 三十八年至 万历 五年(公元1559-1577年)。为 江 南著名园林。园内亭、台、楼、阁林立,曲廊回环,保持 明 清 建筑特色。其中 点春堂 是1853年小刀
郑家堡
郑家堡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ji bo拼音字母zheng jia bao拼音首字母zjb 郑家堡的百科含义 古镇腾蛟,原名郑家堡,清光绪初,集镇已具相当规模,因人姓众多,大家深感地名与实际情况不符,一些乡绅文人取“山川毓秀,腾蛟起凤”之意,且闽南话中“腾蛟”与“郑家”谐音,故此易
《金兰谊》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朋友间深厚珍贵的友情。王力《忆佩弦》诗: “促膝论文在北院,鸡鸣风雨滞南疆。同心思我金兰谊,知己蒙君琬琰章。。” 参见:○契合金兰
窑炉
窑炉的词语属性 拼音yo l拼音字母yao lu拼音首字母yl 窑炉的百科含义 窑炉或火炉 是指用于烧制陶瓷器物和雕塑或是令珐琅熔合到金属器物表面的火炉。一般用砖和石头砌成,根据需要可以制成大小各种的规格,能采用可燃气体、油或电来运转。电窑比使用可燃气体和油的窑更容易控制
御仗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皇帝侍从武官首领之一,属左、右卫府,下统御仗副都督、御仗五职、御仗等。掌舆驾出入仗卫。从四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