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万世之利


长城的真正作用

对于历代长城的作用,后世一直众说纷纭。

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长城的防御作用被高估了,历史大举南侵时,长城并不能阻挡他们的铁蹄,中原王朝依旧会灭亡。

这种观点看似有道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长城本身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事,世界上没有永不陷落的城邑或要塞。长城的作用不是在危亡关头,而是在其他时刻体现。

秦始皇是在统一天下之后修建的万里长城。对秦军而言,即便能一时击败匈奴,也不等同于能一劳永逸地根除匈奴之患,他们早晚会卷土重来,抵御匈奴必将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秦始皇君臣主动选择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秦长城正是这一战略最好的体现。

秦长城最基础的作用是转化秦军、匈奴的实力对比。

历经商鞅变法后100余年的战争淬炼,秦军在战法、装备、步车骑多兵种协同作战方面有着极大优势,但面对来去飘忽的匈奴骑兵,秦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明显处于下风。长城恰恰增强了秦军的防御优势,削弱了匈奴的进攻优势。匈奴骑兵无法跨越长城,想要攻城,只能下马充当步兵,徒手攀越城墙,游击战变为攻坚战,原有的优势荡然无存,守城的秦军居高临下,优势明显。

而匈奴即便突破了城墙,战马也难以逾越,他们无论是放弃战马、改为步行,还是设法把战马运上城头再运下来,或是在长城沿线寻觅可骑马突破之处,都会消耗大量时间,入侵的速度大为迟滞。

当匈奴跨越长城、在附近村镇进行劫掠后,翻越长城撤回草原又成了难题,甚至掠夺的战利品越多,翻越长城所花的时间就越长,撤退的速度再次被减缓。

这才是长城的真正作用。

长城像是针对这种情况的过滤器,增加匈奴入侵的成本,降低他们所能取得的收益,从而“过滤”掉那些小股入侵。

更重要的是,长城从来不是单纯的防御设施,而是秦朝主动出击的前沿阵地,它可以为秦军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粮草辎重都可以先囤积于城障亭塞,甚至长城本身可以成为北进战略中的一环。秦军能借长城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重兵的集结,长城守军大举出城进攻时,不用担心后方安全;反过来,匈奴若企图切断出击秦军的后路,只能插入秦军和长城之间,有可能面临被出击的秦军、长城守军两头夹击的风险。秦军即便战局不利一时落败,也可以退入长城重整旗鼓。

正是以长城为依托,蒙恬才有了对匈奴的辉煌胜利:“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之后,又有“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性价比最高的防御手段

后世历来认为,修筑长城对国力的消耗、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关于参与修筑长城的人数,《史记·秦始皇本纪》称是30万,《淮南子·人间训》称是50万,而据历史学家张维华估计,参与长城工程的人数,“总在伍士兵及戍卒与罪谪计之,当不下数百万人,此诚吾国历史上所罕见者”。按这个数字估算,每年光是所需粮食就至少要3000万石以上,更不用提木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之类。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描述了秦朝北击匈奴的巨大代价:

男子疾耕不足于糟糠,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

按理说殷鉴在前,后世本当吸取秦亡的教训,不再选择修筑长城。事实上,从西汉王朝开始,历朝历代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把修筑长城作为防御策略,先后有了汉长城、隋长城、宋长城、明长城。哪怕是入主中原的那些原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如北魏、东魏、北齐、北周,为防备柔然、突厥、契丹这些其他游牧民族南下,也多次大规模修缮长城。就算是号称“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的清朝,照样在明长城沿线部署驻扎重兵。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各大文明也都修建过长城,古罗马的图拉真长城、哈德良长城,同样在抵御异族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难看出,修筑长城依旧是冷兵器时代性价比最高的防御手段。

在生产力落后的农耕时代,“爱惜民力”与“追求功业”本来就是不可得兼的鱼与熊掌之辩,统治者追求任何功业都必定会给百姓增加负担;反过来,若一味排斥功业,人类文明不要说进步,只怕连存续都早晚要面临严峻考验。假如统一之后,秦朝彻底实行无为而治,坐视匈奴势力壮大,匈奴早晚有一天将大举南侵,北宋的靖康之耻也许会提前千年上演,那时只怕后人指责秦朝的理由又会变成“苟安忘战”。

秦朝灭亡了,西汉从废墟中兴起,此后的2000多年里,中原王朝如走马灯般轮换,城头变幻大王旗。没有一个王朝能永远存续下去,任何金城汤池都无法挽救腐朽的统治。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已意识到: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长城依旧伫立在北方边境,历经无数风雨战火。旧的墙体崩塌,新的又建立,夯土变为砖石,依旧在为百姓们提供庇护,直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这一切,都来自秦朝埋下的第一块基石。

可以说,秦朝是以牺牲整整一代人的幸福为代价,给后人换来万世之利。

上一篇:士人归隐也有风险 下一篇:乾隆为何表彰拒不降清的史可法
猜你喜欢
督抚
总督、巡抚之合称。
莱拉罗阿斯
莱拉罗阿斯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l lu s拼音字母lai la luo a si拼音首字母lllas 莱拉罗阿斯的百科含义 莱拉罗阿斯,1971年6月22日出生于伦敦斯特普尼,影视演员。
少海公园
少海公园的词语属性 拼音sho hi gng yun拼音字母shao hai gong yuan拼音首字母shgy 少海公园的百科含义 桓台少海公园位于城市新区主轴线上,是城市规划中南北轴线绿色景观通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园四周以道路为界,南面紧临中心大街,北面是规划的非机动车道学生通道,西面
血糖管理软件
血糖管理软件的词语属性 拼音xu tng gun l run jin拼音字母xue tang guan li ruan jian拼音首字母xtglrj 血糖管理软件的百科含义 血糖管理软件助您记录和管理血糖变化情况,是一款专为糖尿病患者打造的医疗辅助软件,能够让糖尿病人随时随地的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控。易於使
粗粮
粗粮的词语属性 拼音c ling拼音字母cu liang拼音首字母cl 粗粮的词语解释粗粮[ c ling ] 一般指大米、面粉以外的杂粮,如玉米、高粱、豆类等。有时也指未经碾轧加工的原粮。与“细粮”相对。 粗粮的百科含义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
包建斌
包建斌的词语属性 拼音bo jin bn拼音字母bao jian bin拼音首字母bjb 包建斌的百科含义 包建斌,即烧饼帅哥,是在长沙的“堕落街”(即麓山商业文明街)上卖烧饼的一位眉目清秀、年轻帅气的小伙。烧饼帅哥本名包建斌,身高186cm,1986年出生,河南信阳人。2009年3月,有网友在
塔纳河红疣猴
塔纳河红疣猴的词语属性 拼音t n h hng yu hu拼音字母ta na he hong you hou拼音首字母tnhhyh 塔纳河红疣猴的百科含义 塔那河红疣猴(学名:Piliocolobus rufomitratus),又名塔纳疣猴,体长47-63厘米,尾长52-75厘米,体重5-10千克。无颊囊,有比较复杂的消化系统,胃囊状,
杜存现
杜存现的词语属性 拼音d cn xin拼音字母du cun xian拼音首字母dcx 杜存现的百科含义 杜存现1 基本信息性别: 男籍贯:山东省菏泽政治面貌: 不详出生日期:1927-2生前情况生前部队:十三团生前职位:排长立功情况:牺牲情况牺牲时间:1943牺牲战役: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地点:安
传真法师
传真法师的词语属性 拼音chun zhn f sh拼音字母chuan zhen fa shi拼音首字母czfs 传真法师的百科含义 传真法师,法号正宏,俗名李义将,安徽颍上人。现为南京九华山玄奘寺住持、溧水无想寺住持、泗阳天后宫住持,江都万福禅林住持。
老李
老李的词语属性 拼音lo l拼音字母lao li拼音首字母ll 老李的百科含义 《老李》是2017年刘顶柱作词,戚建波作曲,闫子西演唱的一首歌唱的精准扶贫的歌曲。
《衣披群生》来历意思解释
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衣被群生,赡足万类。”
尸居龙见
尸居龙见的词语属性 拼音sh j lng xin拼音字母shi ju long xian拼音首字母sjlx 尸居龙见的词语解释尸居龙见[ sh j lng xin ]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尸居龙见的详细含义 【解释】: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出自】:《庄子在宥》:“故君子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