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揭秘岳飞背后为何要刺“精忠报国”


以后凡是岳飞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这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帜。到了明清以后,“尽忠报国”就变成了“精忠报国”,这实际上是明清人的误解。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认为,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亲手在岳飞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但极有可能的是,他母亲为了鼓励他放心去战场打仗,请人在岳飞背上刺的。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昭示爱国心迹,历来为人称道。但是岳飞背部的字究竟是何人所刺,《宋史》没有详细记载,民间流传有多种版本,一种说法是岳母刺字,激励岳飞报效国家。也有人考证说,岳飞背上刺字乃是宋朝兵制使然。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究竟从何而来,历史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岳飞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历史上确有其事,很有可能源自岳母鼓励儿子上战场的意愿,但不是岳母亲手所刺

  《宋史·岳飞传》有记载,当岳飞入狱之初,秦桧等密议让何铸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力陈抗金军功,爱国何罪之有?并当着何铸面“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浩然正气,令何铸汗颜词穷。

  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认为,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亲手在岳飞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但极有可能的是,他母亲为了鼓励他放心去战场打仗,请人在岳飞背上刺的。

  宋代实行募兵制,为了加强对士兵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刺字为兵”

  关于岳飞背部刺字还有一种说法,岳飞久怀报国之志,曾三次从军抗金杀敌。他于宣和四年(年)岁时第一次应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约是此时所为,因为北宋末年“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贯彻执行。所以岳飞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游彪教授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通过分析宋代的兵制,可以推断岳飞背上的字不是因为他当兵才刺的。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国家正规军完全靠募兵的时代。汉唐和元明清都是实行征兵制,所谓征兵就是一种兵役,只要是国家的公民,都要被强行服兵役。

  两宋的募兵制则是国家从老百姓中招募士兵,国家出钱雇佣他们。所以宋代的军队都是国家花钱养的雇佣兵,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游民、饥民和犯过法的人都可以应募入伍,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和控制,“刺字为兵”就成为了一种规范运作的制度,只要是应募入伍的士兵,都要刺字作为标记。赵匡胤认为应该把兵和民分开,兵民分开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南宋人牛弁《曲洧旧闻》也说:“艺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字以为兵。”据古书零星记载,一般是取“松烟墨”,入管针(类似于管状针头)画字于身,直刺肌肤,涂以药酒即成。

  岳飞刺字的内容和部位,都不符合宋代士兵刺字的规定

  宋代有两种军队需要刺字,一种是禁军,就是国家的作战部队;一种是厢军,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国家的大型公共工程,比如修桥补路等,都是由厢军来完成。禁军和厢军都有各自固定的番号,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士兵刺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各自所属部队的番号,不会是其他的内容。这样使得士兵不能随心所欲地流动和逃跑。

  还有牢城兵,比如说水浒传里面的林冲,他犯罪之后被发配到沧州当兵,这种兵是带有徭役性质的,也会刺上诸如牢城第几指挥之类的标记。

  所以游彪教授说,从岳飞背部刺字的内容———“尽忠报国”来分析,不可能是他应募当兵的时候刺上去的。而且刺字的部位也不符合宋代的规定,宋代给士兵刺字叫做黥面,最开始刺在脸上,人为地把士兵和社会普通阶层分开,这对士兵是一种歧视。

  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社会,武将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文官尤其是进士出生的人,社会地位都很高的,武官都受到严重的社会歧视。因为当时就是一个尚文的时代,连军官都受到歧视,更不用说普通的士兵了。当然也不乏有开明的士大夫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种歧视士兵的做法并不太好,希望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后来有很多刺字就改刺在手臂、手心、手背或者是虎口上了。

  而且给士兵刺字的目的是防止士兵逃跑或者犯法,便于管理和控制,所以才会选择刺在脸上和手心手背这些相对明显的地方。如果像岳飞那样刺在背上,太隐蔽了,根本没有任何标识作用。所以这也说明岳飞背部的“尽忠报国”不符合“刺字为兵”的募兵制度。

  “尽忠报国”为什么后来误传成为了“精忠报国”?

  现在也有一些关于岳飞的史料记载,把“尽忠报国”写作了“精忠报国”。游彪教授认为这很可能和宋高宗有关系。

  岳飞在对抗金兵入侵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表彰岳飞,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御赐了“精忠岳飞”四个字给岳飞,并且让手下人做成了一面写有“精忠岳飞”的旗帜。以后凡是岳飞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这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帜。到了明清以后,“尽忠报国”就变成了“精忠报国”,这实际上是明清人的误解。

  游彪教授说,明清时期,把“尽忠报国”变为“精忠报国”,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帝权,因为“精忠”这两个字是宋高宗御赐的。想要激励当时的老百姓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发扬这样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实际上,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占统治地位,汉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到了明朝,尽管朱元彰建立起汉人统治的政权,但实际上明朝时期,外患仍然很严重,北方的蒙古势力很强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全体老百姓用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来巩固和捍卫汉人的政权。所以“尽忠报国”就慢慢流传成了“精忠报国”。

上一篇:揭秘《红楼梦》里最漂亮的12个女人 下一篇:三国中最幸福的一个女人
猜你喜欢
医流商城
医流商城的词语属性 拼音y li shng chng拼音字母yi liu shang cheng拼音首字母ylsc 医流商城的百科含义 “医流商城”电子商务网站,运行商为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医流商城”秉承平价销售理念,旨在逐渐实现网上采购与创建全国范围内的网下生物医学产品平价销售连锁机构,
南津关组
南津关组的词语属性 拼音nn jn gun z拼音字母nan jin guan zu拼音首字母njgz 南津关组的百科含义 南津关组原称“南津关石灰岩”,早奥陶世新厂期早期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湖北宜昌市南津关,故名。分布于鄂西一带。灰色厚层石灰岩及薄层泥质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含钙
土炒馍
土炒馍的词语属性 拼音t cho m拼音字母tu chao mo拼音首字母tcm 土炒馍的百科含义 土炒馍是河南济源市王屋山区的传统名点。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鸡蛋、芝麻、花椒叶等为辅料,并以王屋山特有的观音土烘焙,精心炒制而成。
中卫率
中卫率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wi l拼音字母zhong wei lv拼音首字母zwl 中卫率的百科含义 官名。西晋初太子卫兵之长。旋为左右二率,各领一军,后加前、后二率。成都王司马颖为太弟,再置中卫率,共五率,南朝初仅左右二率。
千色网
千色网的词语属性 拼音qin s wng拼音字母qian se wang拼音首字母qsw 千色网的百科含义 千色网即千色集团是一家专业营销型网站建设公司,是集网站营销策划、门户网站建设、论坛建设、品牌形象设计、公关活动策划、企业宣传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网络公司(旗下品牌公司幸福婚礼网
见习爱神
见习爱神的词语属性 拼音jin x i shn拼音字母jian xi ai shen拼音首字母jxas 见习爱神的百科含义 《见习爱神》是香港女子歌唱团体Twins的首张国语专辑,发行于2005年3月18日。专辑集合了台湾音乐人共同制作,词曲有周杰伦御用词人方文山,台湾金曲奖常客李焯雄、林子良、许常
陈丽群
陈丽群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 l qn拼音字母chen li qun拼音首字母clq 陈丽群的百科含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材料原子结构、电子结构及相关能量学研究以及金属功能材料的开发。重点研究了合金中缺陷体系的内秉特性和结构演化机制以及与宏观物
茴村乡
茴村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cn xing拼音字母hui cun xiang拼音首字母hcx 茴村乡的百科含义 茴村乡是一个乡镇名。本乡位于永城最东部,总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乡政府驻张楼村,距市区18千米,有311国道穿境。
侨乡
侨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qio xing拼音字母qiao xiang拼音首字母qx 侨乡的词语解释侨乡[ qio xing ] 即归侨、侨眷聚居的地区。 侨乡的详细含义 称国内某些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人民日报》1981.3.24:“她和闽南侨乡许许多多村庄一样,那富有民族色彩的红砖楼鳞次栉比,远
今日天津
今日天津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r tin jn拼音字母jin ri tian jin拼音首字母jrtj 今日天津的百科含义 《今日天津》杂志是一本新经济时代中国北方经济中心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期刊,《今日天津》立足天津,辐射全球津籍华人华侨圈和海内外关注天津发展的各界人士,宣传报道天津政治、
编著
编著的词语属性 拼音bin zh拼音字母bian zhu拼音首字母bz 编著的词语解释编著[ bin zh ] 参考利用已有的资料写成书。 编著的百科含义 编著,一种著作方式,基本上属于编写。 编著的详细含义 编撰著录。《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
虞仲
姬姓。周章弟。周武王灭商,求太伯、仲雍后人,得周章兄弟,於是封章于吴,封他于周都北面的故夏虚,称虞仲,列为诸侯,为虞国之始祖。至春秋时,虞国为晋所灭。【介绍】: 西周时虞国国君。周章之弟。武王灭商,求太伯、仲雍后代,得周章。时周章已为吴国国君,乃封周章弟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