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粟裕的爱好


戎马一生,在战斗中成长为高级将领的粟裕,对于地图和枪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热爱。

行军途中,每到一个地方,粟裕首先是挂地图,随后就是看地图——常常倒骑椅子,盯住地图,半天不动。

许多人大惑不解,好奇地问他:“地图究竟有何奥妙?”

粟裕笑笑说:“奥妙无穷!熟悉地图,熟悉地形,是指挥员的基本功,‘不谙地图,无以为宿将’。”这正是他百战百胜的法宝之一。

地图对粟裕而言,已不再是平面、抽象和静止的线条,而是立体、具体与运动的战场。面对地图,他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反复演习各种作战方案,最后遴选出最佳之策。

他的作战参谋秦叔瑾回忆,粟裕用图有一个特点,“不仅看1/50000的地图,还要看友邻部队地区的1/200000图,以及更大范围的1/500000图和全国1/1000000图”。也就是说,粟裕不只考虑当时的战役、战斗,还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所以,“他总是把战役的局部和战略的全局结合得很好”。

粟裕不仅爱看地图,还能熟记地图上的内容。

一次战斗打响前,侦察员向粟裕汇报情况,粟裕忽然插问:“那个村子有座石桥,还在不在?”

侦察员大吃一惊:“首长没有去,怎么知道?”

粟裕当然知道,他早就反复察看过这一带的地图,背得滚瓜烂熟了。

一次,参谋崔协祥标绘地图时,将一个山头上的一段道路遗漏了。粟裕发现后,马上纠正,严肃地说:“地图正确与否,对部队作战有严重影响,过去实战有血的教训,不能有半点粗心大意。”

地图是须臾不离的珍宝,粟裕也就格外爱惜。

用地图时,他要求整洁平整,不许有一处污点,更不许将地图用作其他方面。即使是废旧地图,他也提出不能随便乱丢,要交专门部门保密处理。

全国解放前夕,许多抗战初期用过的地图(不少还是粗陋的油印件),粟裕都十分小心地包好;有些已过时的破旧地图,他也依然“敝帚自珍”,带着它们南征北战,舍不得精简一件。

一张1945年天目山战役时的战役实施部署图,是粟裕亲手用红蓝铅笔标绘、注记的工作图,图幅早已破损不堪,经过修修补补,他仍一直带在身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粟裕虽然不再亲临战场前线,却依然对地图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他的办公室和家里,最打眼的是各种地图。世界哪个地区发生了动荡,他就把这里的地图挂起来,随时关注事态的发展。

不需要上战场了,但粟裕看地图时,还是带着分析研究看,带着发展经济的思考看。看完了就背,直到牢牢记住为止。

外出时,粟裕也不怕寂寞。他会找来当地的军事地图,反反复复地看,一看就是老半天。

粟裕家里除了地图,还有一样“镇家之宝”——枪。枪是粟裕的另一大爱好。

少年时代,粟裕就请家里长工阿陀给他做过“土枪”。在设在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念书时,他应中共组织的号召,与同学一起自掏腰包,凑钱买了一支驳壳枪——这是他的第一把真“家伙”,后来因为形势严峻,被迫处理掉了。

参加叶挺部队后,粟裕可以堂而皇之地配枪了,并从此枪不离身。即使后来成了野战军统帅,身边有专门的警卫,他腰里也总挂着手枪。

粟裕家里的枪几乎每支都有一段故事,有的来自他指挥战斗的战场缴获,有的则是部队或者国际友人给他的赠品。

枪的家族庞大,种类繁多,粟裕从不厚此薄彼,都一样感兴趣。凡接触过的枪,他都试打过,而且一定要了解其性能。

一次,粟裕的长子擦枪时,出于好奇,将粟裕保存的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卸了下来。粟裕一见,少有的大发脾气,说随便分解瞄准镜,会影响射击精度。

中国自行制造的枪,粟裕“爱恋”尤深。

粟裕担任总参谋长时,他的长子还少不更事,向父亲抱怨说:“咱们的枪不好,美国的卡宾枪又轻又灵活。”粟裕严肃地说:“你就知道洋人的好!告诉你,咱们也有好枪——半自动步枪!”随后,他又耐心地讲道理,说要立足于以自己的武器消灭敌人。

20世纪60年代,粟裕收到一件珍贵的礼物:解放军某部赠送的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他欣喜万分,当即就摆弄起来。

粟裕的左手因战伤残疾,握枪不大方便。他后来想到一个办法,请人在枪的下护木上安了一个握把,果然可以自如射击了。

解放军准备装备一种新型步枪,粟裕知道后,仔细研究了很久,认为这种枪目前还不太适合装备部队。他说:“枪的射速太高,弹药供应有一定的困难,现在的后勤保障能力跟不上。”粟裕的长子这时已在部队工作,听说后,不大相信,赶紧翻阅资料,查对了许多数据,最后不得不心服口服。按这种枪的射速,一个士兵携带的子弹,最多只能打两分钟,如果远距离出击,后勤供应困难,的确后果严重。

显然,粟裕的考虑是正确的。他曾说,看不出问题,或者不敢把看出的问题讲出来,一旦打起仗来,我们这些老兵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然而,这样一个爱枪的老兵,最后也不得不与枪道别。

20世纪6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各级领导私人保有的武器一律上交。粟裕的“珍宝”——枪,自然也不例外。

他把枪擦得一尘不染,恋恋不舍地交给接收的人,再三说请他们保管好。接收的人走后,粟裕颓然而坐,怅然若失。

粟裕爱枪,当然不是猎奇或者有收藏癖,而是对逝去的战争岁月深切的怀念,也是“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再上疆场。

粟裕既爱研究地图,也喜爱枪支,这体现了他作为军事家高超的指挥艺术,也体现出一名革命军人的炽热情怀。

上一篇:四国“追逐”战:蒙古打西夏、西夏打金、金打南宋 下一篇:宰相肚里别撑船了
猜你喜欢
小熊奇遇记
从小熊出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充满了好奇心和勇气。小熊住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与其他动物们和平相处。但是,一天,小熊迷失了方向,不小心走出了自己熟悉的领地。 小熊独自一人在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地方探险。他看到了高大的山峰、流淌的河流和茂密的森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蛮不讲理》来历意思解释
蛮横不讲道理。刘少奇《论党内斗争.五》:“布尔什维克……是真理的支持者,并且是好好地和别人讲道理的一种人,而不是蛮不讲理的无理性的斗争家。”艾芜《纺车复活的时候》:“呵哟,你是野人哪,这样蛮不讲理!”又有【蛮横无理】。《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
唐宿
【介绍】: 宋秀州嘉兴人。唐希雅孙。善画翎毛花竹,得世传之妙。
瓦莱德斯
瓦莱德斯的词语属性 拼音w li d s拼音字母wa lai de si拼音首字母wlds 瓦莱德斯的百科含义 瓦莱德斯,出生于科马亚瓜,场上司职门将,效力于特古西加尔巴奥林匹亚俱乐部。
克格勃
克格勃的词语属性 拼音k g b拼音字母ke ge bo拼音首字母kgb 克格勃的词语解释克格勃[ k g b ] 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俄文( )缩写()的音译。也指克格勃的人员。 克格勃的详细含义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俄文缩写的音译。亦指克格勃人员。
土壤个体
土壤个体的词语属性 拼音t rng g t拼音字母tu rang ge ti拼音首字母trgt 土壤个体的百科含义 土壤个体(soil individual) 是指自然景观具一定特征的三维土壤实体,大致相当于一个土种(中国土壤分类制)或一个土系(美国土壤分类制)
扁大枯酥
扁大枯酥的词语属性 拼音bin d k s拼音字母bian da ku su拼音首字母bdks 扁大枯酥的百科含义 扁大枯酥是江苏省的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是用肉末和米粉加配料炸制而成。肉饼为扁圆形,呈枯黄色,外皮香脆,里面酥松。可配桃红或新鲜干红葡萄酒。
半自动档
半自动档的词语属性 拼音bn z dng dng拼音字母ban zi dong dang拼音首字母bzdd 半自动档的百科含义 基本信息拼音:ban zi dong dang 词性:复合性名词 词义:一种区别于手动档和自动档的汽车档位。详细解释半自动档也叫半自动操纵式变速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用的几个档位
小怪物拉篮
小怪物拉篮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gui w l ln拼音字母xiao guai wu la lan拼音首字母xgwll 小怪物拉篮的百科含义 小怪物拉篮,又称转角连动拉篮,是专门使用L型、U字型厨柜各转角部分的一种高档金属拉篮,能有效的利用转角空间,方便转角处存取物品。
桂相文
桂相文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xing wn拼音字母gui xiang wen拼音首字母gxw 桂相文的百科含义 桂相文,男,1969年9月生,江西九江人,1999年接触书法,2006结业于《中国书法》杂志刊授研究班,2007年4月师从冷望高先生,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及全国第六届新人
双斑绿柳莺
双斑绿柳莺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ng bn l li yng拼音字母shuang ban lv liu ying拼音首字母sblly 双斑绿柳莺的百科含义 双斑绿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体长11-12厘米。体型稍小,类似极北柳莺。上体呈橄榄绿色,眉纹淡黄色,贯眼纹暗褐色,两翅和尾黑褐色,翅
邢智勇
邢智勇的词语属性 拼音xng zh yng拼音字母xing zhi yong拼音首字母xzy 邢智勇的百科含义 1989年7月,邢智勇离休,现在总参第九干休所休养。邢智勇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是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正军职离休干部、总参军务部原部长邢智勇同志,因病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