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担柴郎与玫瑰仙子


在一座青山下,有一个十来岁就失去爹娘的小伙子,以担柴为生。一天中午,烈日当空。他担着柴正往回走,只听见背后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他放下担子,往后边看去,却没有发现一个人影。当他担起柴正要起身时,身后又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转身看去,还是没有发现一个人影。他侧耳静听,又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不远的路边有一朵刺玫花红艳艳的,格外耀眼。会不会是刺玫在呼唤?小伙子一愣。他小心翼翼地摘下那株刺玫,留了五六片绿叶,将刺玫花插在柴捆中间,接着赶路。

太阳愈来愈烈,天气越来越热,小伙子觉得担子比往天重得多。再看看那刺玫花也被晒焉了。他不禁将刺玫丢在路边,觉得担子轻了不少。这时,身后又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小伙子放下担子,他转身看去,那刺玫花又变得格外鲜艳。他返身去拾起刺玫。又把刺玫插在柴捆中间,继续赶路。天气更热了,担子更重了,那朵刺玫花也更焉了。小伙子又把刺玫丢在路边。身后又传来女孩的声音:“担柴的哥哥,把我带回去吧。”小伙子放下担子,回过身来,他看见刺玫花开得更明艳了。他返身去拾起刺玫。又把刺玫插在柴捆中间,继续赶路。让他奇怪的是,花儿不再焉了,而是一直都很娇艳。他肩上的担子也非常轻,就像没有重量似的,脚下就像生了风似的。没有多久,他就到了集市,很快就把柴卖了,价钱也不错。他回家后,就把刺玫插进一个盛满水的瓦罐里。这时,他觉得刺玫花似乎长高了一截,花儿开得更大,更妖艳了。他好喜欢呀!目不转睛地盯着花发呆。

第二天,小伙子又去砍柴。他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今天柴砍得特别多,柴捆子绑的特别大,挑柴觉得就像肩上没有什么东西,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他竟然卖了两趟柴。小伙子高高兴兴地奔回家。他闻到香喷喷的饭菜味道从自家灶房里飘了过来。进了灶房,揭开锅盖,只见锅里摆着还几个盛着各种炒菜的盘子。取出一个个盘子,下面是大米蒸饭。小伙子惊呆了。他细细地品味有生一来最丰盛的一顿饭菜。他看见刺玫还是那样娇媚。他给瓦罐里换了清水。他晚上睡得很香。

天亮后,小伙子还去砍柴。他又轻轻松松地买了两趟柴,价钱不错。回家后,锅里会是摆满了饭菜。菜没有和昨天重复的。他美美地享用着。他看见刺玫还是那样娇艳地开着。他给瓦罐里换了清水。他晚上睡得很香。几天都是这样。小伙子很奇怪:谁会给自己做饭?他决定弄个清楚。他还是不忘给花换水,刺玫还是开得非常妩媚。

这天,小伙子照着往常的样子,把砍刀别在腰上,扛着扦担,往山路走去。走了一半路,他返身往回走。到了自家附近,他轻脚妙手地溜到灶房窗边,偷偷地往里瞅了一眼。灶房里可热闹了!小小的屋里,有几个姑娘在忙着,有洗菜的,有切菜的,有切肉的,有淘米的......姑娘们都很漂亮,有穿粉色衣服的,有穿紫色衣服的,有穿红色衣服的,有穿白色衣服的,有穿黄色衣服的......一个穿红色衣衫的姑娘在给她们安排着。小伙子悄悄地离开。到了往天吃饭的时间,他还是假装一无所知的样子,照常回家享用美餐。他又给刺玫换了清水。刺玫花还是开得妖娆娇媚。

他看了两三天,不禁怦然心动:自己也该有个家了!这天,他乘着几个姑娘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迅速蹿进灶房,猛地将那个穿红衫的姑娘紧紧地搂在怀里。另外几个姑娘竟化成几缕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

姑娘见无法脱身,就把实情告诉了担柴郎:自己是刺玫仙子。她看见担柴郎勤劳善良,就有意考验他,觉得他心肠好,就私下凡尘,暗中给他助力,他担柴自然轻了。又帮他做饭。她没有意想到,自己会被担柴郎留住,她已丢失了许多仙气,不能再返回仙界。担柴郎请求仙子做他的妻子。刺玫姑娘被她的诚心感动,答应嫁给她。二人结为夫妻。

婚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担柴郎更加勤快了,一天能卖两三趟柴。每天她吃着妻子做的美食,不住地欣赏她的美貌,竟然常常发呆,他有点舍不得离开妻子了。后来,他买来笔墨颜料,给妻子画了一幅肖像。这下可好了。他砍柴累了,看看妻子画像,就觉得不累了。担柴的时候,把画像挂在柴捆上。看了还想看,越看越爱看。妻子太美了,他要永远把妻子记在心里。担柴郎每天都是这样享受着妻子的美貌和美食。他太快乐了。

这天,他担柴往回走。他还是边走边看妻子的画像,陶醉在幸福甜蜜之中。这时,一阵狂风刮来,画像被风刮走。他急忙放下担子,去抢画像。可是画像随风越飘越高,越飘越远。任凭他怎样拼命追赶,都无济于事。那画像居然再也看不见了。他不禁放声大哭。

回到家里,他一声不吭。妻子问他,他伤心地说,对不起妻子,把画像丢了。妻子不停地安慰他。他还是很伤心。

画像落在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人把画像拿给少爷看,他马上惊呆了,这那是平凡女子,简直就是仙女。他有几天都茶饭不思。老财主不得不吩咐下人找来画匠,照着画像,画了好几幅画。教人按图四处巡访。几天后找到担柴郎家里。老财主要将刺玫姑娘娶回家,做少奶奶。

担柴郞大声痛哭,他苦苦哀求不要带走他的妻子。老财主提出一个条件,他要担柴郞在三天之内,将撒在三亩地里的一斗谷子,一斗芝麻捡干净,这才能证明你有养活媳妇的能力。三天后如果担柴郞做不到,他们就要来抢刺玫去做少奶奶。那帮人走后,担柴郞放声大哭,他怎么可能三天把那么多的芝麻捡干净。他简直要愁死了。刺玫叫他不要发愁。她要担柴郞买来了许多刀纸。她折了许多纸鸽子。等老财主撒了谷子、芝麻后,夜里他们把纸鸽子放到地里。奇妙的是,那些纸鸽子竟变成了活的,不住地啄食地里的谷子、芝麻。一会儿,那些鸽子肚子胀鼓鼓的,再也不动了。夫妻二人把纸鸽子装进竹筐里,带回家里,拆开纸鸽子,把谷子、芝麻倒进细筛子里用筛,这样就把谷子和芝麻分开了。三天后,老财主的抢亲队伍来到担柴郞家,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当他们看见两个斗里装满了谷子、芝麻,又查看那三亩地里没有一颗谷子,芝麻后,不得不灰溜溜地滚蛋了。

从那以后,担柴郞和刺玫仙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上一篇:幻术老爹 下一篇:旺夫奇女
猜你喜欢
河大王庙
河大王庙的词语属性 拼音h di wng mio拼音字母he dai wang miao拼音首字母hdwm 河大王庙的百科含义 河大王庙是宿迁市唯一的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省宿迁市皂河镇的龙王庙行宫,整个建筑物座北朝南,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分列殿宇14座,东西院另有附属建筑。
浅层地能
浅层地能的词语属性 拼音qin cng d nng拼音字母qian ceng di neng拼音首字母qcdn 浅层地能的百科含义 浅层地能是指地球浅表层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它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一般温度恒定。
快人快性
快人快性的词语属性 拼音kui rn kui xng拼音字母kuai ren kuai xing拼音首字母krkx 快人快性的词语解释快人快性[ kui rn kui xng ] 指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态。 快人快性的百科含义 谓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态。 快人快性的详细含义 【解释】:指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态
木庵
木庵的词语属性 拼音m n拼音字母mu an拼音首字母ma 木庵的百科含义 木庵禅师,名性瑫,俗姓吴,晋江县人,明末清初泉州开元寺僧。清初由泉州赴日本弘法,并成为日本黄檗宗第二代祖师。他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二月初三日,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日本贞享元年,1684年)
课蜜
课蜜的词语属性 拼音k m拼音字母ke mi拼音首字母km 课蜜的词语解释课蜜[ k m ] 1.釆蜜。 2.征收蜂蜜。 课蜜的百科含义 课蜜,拼音kè mì ,出自金 元好问 《赠休粮张炼师》。 课蜜的详细含义 釆蜜。金元好问《赠休粮张炼师》诗:“中林宴坐人不知,野鹿衔花蜂课
秦莉莉
秦莉莉的词语属性 拼音qn l l拼音字母qin li li拼音首字母qll 秦莉莉的百科含义 秦莉莉,女,1974年8月出生,清华大学法学院双学士毕业。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
伟星和院
伟星和院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xng h yun拼音字母wei xing he yuan拼音首字母wxhy 伟星和院的百科含义 伟星和院位于临海市双桥村,双绿路西北,S35省道以北,距离台州学院临海分院千余米。项目总占地近24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方,由800余套小高层、高层和200余套别墅房组成,是
刘家富
刘家富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ji f拼音字母liu jia fu拼音首字母ljf 刘家富的百科含义 刘家富,男,汉族,1963年8月生,江西上栗人,198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9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江西省南昌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命令之轮
命令之轮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lng zh ln拼音字母ming ling zhi lun拼音首字母mlzl 命令之轮的百科含义 3D魔幻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的游戏道具;该道具为魔兽世界奥金尼地穴中死亡观察者希尔拉克掉落
供济堂乡
供济堂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gng j tng xing拼音字母gong ji tang xiang拼音首字母gjtx 供济堂乡的百科含义 供济堂乡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东经119°14′至125°57′,北纬43°50′至45°50′。东与巴彦托海镇为邻,南部和西部与锡尼河西苏木
会计事项
会计事项的词语属性 拼音kui j sh xing拼音字母kuai ji shi xiang拼音首字母kjsx 会计事项的百科含义 会计事项(Accounting event or transaction)也叫会计交易事项,或经济业务,是指会计主体与信息用户相关,并且导致经营实体的各项资产和权益发生变化的经济事项。会计人员
樊英
樊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fn yng拼音字母fan ying拼音首字母fy 樊英的百科含义 樊英,东汉安、顺帝时期易学家、术数名家,字季齐,南阳鲁阳(今平顶山鲁山县)人。幼年到三辅(今陕西西安周围地区)学习《亲氏易》,后隐居于壶山。樊英著有《易章句》世称樊氏学说,在学术上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