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陈赓与粟裕的莫逆之交


1、相见恨晚

1955年授衔大将的10位将领中,陈赓与粟裕是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

陈赓出身黄埔一期,与同期同学蒋先云、贺衷寒一道成为当年知名的“黄埔三杰”。他比同乡粟裕长四岁,两人相识较晚,缘分却很早。他俩都参加了1927年8月的南昌起义,粟裕在前敌总指挥叶挺的部队,随后担任起义总部的警卫班长;陈赓在总指挥贺龙的部队,是一营之长。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南下广东途中,两人先后首次负伤。

陈、粟二人首次见面时已到了1947年。这时的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陈赓则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麾下的第四纵队司令员。

1947年9月,从山东转战到中原战场的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与刘邓、陈(赓)谢(富治)两路大军呈品字形经略中原,开始与陈赓并肩作战。三个月后,粟裕敏锐发现蒋介石有集中兵力先搞垮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再转攻其他两路的企图,马上向毛泽东请战,要求跟陈赓一起,长期配合刘伯承、邓小平作战,打破蒋介石这一意图。毛泽东当即应允,还指令粟裕统一指挥陈赓的人马,“沿平汉向南直迫武汉”,陈赓因此成为粟裕的直接部下。

粟裕指挥两路大军,发起平汉等战役,先后打掉蒋介石的整编第三师等部4.5万余人,破路400余公里,攻克许昌等50多座重镇。粟裕与陈赓会师后一见如故,十分投缘。

2、不谋而合

1948年11月的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包围黄百韬兵团四个军后,粟裕曾提醒担负主攻的突击集团,要严格区分运动之敌与驻止之敌的打法,还指令聂凤智的九纵进攻前采取近迫作业。但部队动作太快,许多准备没能完成,随后的攻击行动被黄百韬严密的子母碉堡群阻断,遭遇不小的挫折。

粟裕下令停止攻击,当晚召集突击集团的几个主攻纵队司令员开会,决定采取几项紧急措施,其中之一是明确战术上由野战攻击转为近迫作业,要求利用暗夜把交通壕挖到敌占村庄附近,距敌前沿阵地50米至30米处。近迫作业的威力很快显露出来,华野重新发起攻击后,黄百韬的明碉暗堡连同里面的官兵一个个消失,最终全军覆没。

随后的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以刘伯承、陈毅和邓小平的中原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为主战场,遇到了与华野围歼黄百韬之初相似的情况:敌密集子母碉堡群和强大的火力,使野战突击似的攻击行动很快受阻。已重归中野司令部指挥的陈赓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近迫作业,筑成坚固的攻防阵地,以便在攻击前把部队掩蔽在地下,既阻击对方的攻击,也减少部队伤亡。同时,还要逐步将工事向前推进,压缩对黄维的包围。

但中野司令部一位负责人认为近迫作业进度太慢,又已向中央发出了“三天内可能解决战斗”的估计,因而不断打电话要求陈赓加快攻击。陈赓情知不妥,最后索性不接电话,命令继续近迫作业。

正在这时,中野司令部与华野司令部之间的电话接通,陈毅马上拿起话筒与华野的粟裕通话。陈毅说:“你先不要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们打黄百韬用的是什么办法?”粟裕马上告诉他:“挖坑道,迫近敌人阵地,然后突然发起攻击,分割歼灭它。”他还详细介绍了华野围歼黄百韬的情况。

陈毅很兴奋,对身边的刘伯承和邓小平说:“我看是好办法。”刘伯承马上给陈赓打电话:“你在第一线,你最了解情况,你根据你们的情况去打!”陈赓随即在原有基础上放开手脚开展近迫作业,沟壕像绞索一样步步向包围圈中的黄维兵团套紧,黄维兵团很快土崩瓦解。

3、惺惺相惜

1951年9月,周恩来、朱德找到粟裕,当面传达中央和毛泽东的命令,要他到总部担任副总参谋长主管作战。粟裕推荐了陈赓,他认为陈赓比自己更合适,但他未能如愿。周恩来说:“这个事我们酝酿了好久,大家认为还是你最合适。”

进入总参谋部不久,粟裕考虑要办一所高水平的军事工程学院,于是给毛泽东写了报告。毛泽东批准后,粟裕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选一个合适的校长。他又一次想到了陈赓,认为陈赓毕业于黄埔军校,战争年代又当过红军学校的校长,是最合适的不二人选。

这时候,陈赓还在朝鲜战场就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三兵团司令员、政委,但交战的中美双方正在断断续续和谈,前线已无大的战事,粟裕便向毛泽东、周恩来提议调陈赓回国,马上获得了批准。陈赓于是成为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他白手起家,很快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初具规模。钱学森后来赞叹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1954年10月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后,陈赓以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之职兼任副总参谋长,多数时间在总参谋部工作。朝夕相处,两人之间无话不谈,相得益彰,成为合作共事的典范。

粟裕与陈赓知己知彼,互相敬重。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突然遭到错误批判,陈赓不惧压力,为之仗义执言。他见到一份材料攻击“粟裕根本不会打仗”时,气愤地说:“粟裕根本不会打仗,那么,在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他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1961年2月,陈赓与粟裕一同在上海疗养。两人常聚在一块上下古今闲谈,共度病中时光。一个月后,陈赓在撰写《作战经验总结》一书时,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粟裕悲痛万分,不顾羸弱的病体,赶往医院,见了陈赓最后一面。在陈赓火化之后,他还坚持到机场给运往北京的陈赓骨灰送行。一直到飞机消失在茫茫的云端,他仍久久不肯离去。

上一篇:鲁迅,好可爱一爹 下一篇:陈毅元帅和普通一兵
猜你喜欢
副理问
官名。元、明、清三朝理问所副长官。佐长官理问掌勘核刑名案件。元朝各所设二人,从五品。明朝每所置一人,初为正五品,后改从七品。清初沿明制,每所设一人,从七品。康熙三十八年(1699)裁。
风室
风室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sh拼音字母feng shi拼音首字母fs 风室的百科含义 风室(Chamber)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设计的,专门用来测试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的一种试验装置,是一种专业的试验风洞。
妇女
妇女的词语属性 拼音f n拼音字母fu nv拼音首字母fn 妇女的词语解释妇女[ f n ] 成年女子的通称:~干部。劳动~。 妇女的百科含义 在官方辞典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大于14周岁称少女,14岁以下(含本数)称幼女,7岁以下称儿童。在司法解释中定
豆角炒木耳
豆角炒木耳的词语属性 拼音du jio cho m r拼音字母dou jiao chao mu er拼音首字母djcme 豆角炒木耳的百科含义 豆角炒木耳是一道口味美味的家常菜,主要食材是豆角。
洗车雨
洗车雨的词语属性 拼音x ch y拼音字母xi che yu拼音首字母xcy 洗车雨的词语解释洗车雨[ x ch y ] 旧称“七夕”前后下的雨。一说专指农历七月初六日下的雨。唐 杜牧《七夕》诗:“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岁时广记七夕上洒泪雨》引 宋 吕原明《岁时杂记》:“七月
生死之交
晚上七点整,父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看着电视画面,他眉头紧蹙,越来越不安。 播音员正用字正腔圆的声音,播报着突如其来的雪灾所造成的影响。《新闻联播》结束后,他把电视关了,两只手背在背后,在客厅里踱步,神情严肃,像在思索着什
李韩永
李韩永的词语属性 拼音l hn yng拼音字母li han yong拼音首字母lhy 李韩永的百科含义 李韩永,本名李一男,1960年4月2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出生,1997年2月25日大韩民国京畿道城南市逝世,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叛逃出来的大韩民国舆论家。
独身女人
独身女人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hn n rn拼音字母du shen nv ren拼音首字母dsnr 独身女人的百科含义 海伦时装公司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欧阳若云是个美丽冷傲的中年女人。
棋魂红枫落
棋魂红枫落的词语属性 拼音q hn hng fng lu拼音字母qi hun hong feng luo拼音首字母qhhfl 棋魂红枫落的百科含义 《棋魂红枫落》是以璇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
急速风流
急速风流的词语属性 拼音j s fng li拼音字母ji su feng liu拼音首字母jsfl 急速风流的百科含义 最接近原始风景的赛道,这是一条能洗礼人心灵的路。给你真正的速度体验,玩家需要躲避迎面而来的汽车,避免撞车。考验玩家的敏捷力和观察力,快来加入游戏吧。
生气云
生气云的故事 晴朗的天空中,忽然飘来一朵大大的乌云。这可不是一般的乌云哟,它是一朵生气云,散发着一股很难闻的怪味儿。 最先看见这朵生气云的是一化妈妈。她正笑眯眯地站在阳台上晒衣服。 “这是什么味道呀,好难闻!”说完这句话,这位漂亮的妈妈马上变成了一位生气的妈妈
锦江木屋村
锦江木屋村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jing m w cn拼音字母jin jiang mu wu cun拼音首字母jjmwc 锦江木屋村的百科含义 锦江木屋村,又称孤顶子,是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下辖自然村,中国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