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吏部


官署名。①东汉始于尚书台置吏曹(一说名吏部曹),掌选举祠祀事,后改名选部,专掌官吏的任免考选,三国魏改名吏部,职掌文职官吏任免考选,兼典法制,隶尚书台(省),设尚书为长官,武官选举归中护军; 或说领吏部、考功、定课、比部等郎曹。两晋沿置,所领郎曹或有增减,兼掌武官选举。南朝定制,置为尚书省六曹之一,设尚书,领吏部、删定、三公、比部四郎曹。自魏、晋至南北朝,居尚书列曹之首,其职极重,其官品秩常比他曹为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因不欲威权在下,增尚书为二员以削弱其权任,寻复置一员。北魏前期或称选部,孝文帝改制后定置为尚书省六曹之一,或说领吏部、考功、南北主客四曹。北齐领吏部、考功、主爵三郎曹,掌文武官吏任免考选封爵之政,法制改归都官曹。麹氏高昌国置为八部之首,设长史、司马为正副长官。历朝又每以大臣参掌选事分其权任,重大任命须与众执政大臣参议,由皇帝、宰相裁定。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置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设郎中;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府,改隶夏官府为诸司之一,设中大夫为长官,下大夫、上士各一员副之,或省中大夫,则以下大夫为长官。隋、唐、五代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全国文职官员铨选、勋封、考课之政。隋初设尚书为长官,领吏部(选部)、司封(主爵)、司勋、考功等署; 炀帝大业三年(607)增设侍郎一员为次官。唐增侍郎为二员,诸司各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员。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列,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天官,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名文部,肃宗至德二载(757)复旧。唐前期兼管贡举,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始移其事归礼部。因尚书常由宰相兼任,部务实际上由侍郎主持。中唐以后,尚书省诸部职权为宰相、诸使职侵夺,本部铨选之权日轻。北宋初文武官铨选分属中书、审官院、枢密院、三班院,稍后文选属审官东院、流内铨,武选属审官西院、三班院,本部唯掌注拟州县、幕职官,京朝官叙服章、申请摄官讣吊祠祭、拔萃举人等事,兼管南曹、甲库,置判吏部事二人,以带职京朝官或无职事朝官充任,又有格式司,尚书、侍郎皆为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掌管全国文武官吏铨选爵勋考课之政令,置尚书一员、侍郎二员; 改审官东、西院为尚书左、右选,由尚书主持,管理较高级的文武官吏; 改流内铨、三班院为侍郎左、右选,由侍郎主持,管理较低级的文武官吏,合称吏部四选,各置郎中、员外郎,分掌铨选之政。高级文官须由中书省敕授,高级武官须由枢密院宣授。领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各置郎中、员外郎,分掌爵勋考课之政,吏部司兼佐部务; 官告院掌官吏任命文书,置主管官等员。辽朝为南面官署,无实际职掌。金朝职掌与宋略同,然不分四选,不设诸司,置尚书、侍郎各一员为长贰,郎中、员外郎各二至四员,掌拟注从七品以下职事官,正七品以上,将名单上报尚书省,听制授。领架阁库、官诰院。金初与尚书省左、右司通署,熙宗天眷三年(1140)始分治。元朝隶中书省,掌文官铨选,武官归枢密院。世祖中统元年(1260)与户、礼并为左三部,后或自为一部,或与礼部合为吏礼部,至元十三年(1276)始定制自为一部,置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员额不等,亦不设诸司。后定员尚书三员,侍郎、郎中、员外郎各二员。惠宗至元三年(1373)增置考功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至正元年(1341),又置司绩一员,掌百官行止。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后,六部直隶皇帝,分掌政务,吏部掌全国文官铨选、考课、爵勋之政,武官归兵部。除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由廷推或奉特旨外,内外百官皆由吏部会同其他高级官员推选或自行推选。设尚书一员,左、右侍郎各一员。初领总部、司勋、考功三属部,洪武十三年增司封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选部,二十九年定置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及司务厅。建文(1399—1402)中一度增置左、右侍中居尚书下、侍郎上,去诸司清吏字,成祖即位后复旧。永乐(1403—1424)中,六部迁北京。清朝天聪五年(1631)始置,以贝勒管理部务,设满、蒙、汉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崇德三年(1638)分参政为左、右,增理事官、副理事官、额哲库等官。顺治元年(1644)停贝勒掌部务,改承政为尚书,参政为侍郎,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额哲库为主事,八年复以亲王、郡王兼摄部务,九年罢。雍正元年(1723)以大学士领部务,嘉庆四年(1799)改以亲王领,六年复以大学士领,遂为定制。置尚书满、汉各一员,左右侍郎满汉各一员。属官有堂主事,清档房满二员,汉本房满二员,汉军一员,掌文案章奏。所领诸司沿明制,又置当月处、督促所等机构,各置满、汉、蒙古、汉军等郎官,员额不等。宣统三年(1911)成立责任内阁,设铨叙、制诰等局,遂废。②魏晋南北朝尚书省郎曹之一,设郎(郎中),隶吏部尚书,协掌铨选之政。隋初改设侍郎二员,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选部。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旧,设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及主事等员,为吏部头司,协掌铨政,领南曹,在诸司中最为重要。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部改名司列、天官,寻各复旧。宋朝亦置,初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设郎中、员外郎各四员,协掌铨选及部务。官署名。三国时魏始置,晋沿其制。《晋书·职官志》:“及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部事……及晋置吏部、三公。”自此以后,除北周和辽两代不置吏部外,其余各朝均置吏部。起初权势不太重,后来权势渐重。唐置六部,吏部为首,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其后各朝也大致相同。《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以三铨之法官天下之材,以身、言、书、判、德行、才用、劳效较其优劣而定其留放,为之注拟。五品以上,以名上而听制授;六品以下,量资而任之。其属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勋,四曰考功。”吏部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其告身、假使、选补流外官等;司封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司勋掌勋级;考功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

上一篇:吏部下大夫 下一篇:吏部左侍郎
猜你喜欢
《遥夜沉沉》来历意思解释
意谓长夜漫漫。宋.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崔志伟
崔志伟的词语属性 拼音cu zh wi拼音字母cui zhi wei拼音首字母czw 崔志伟的百科含义 崔志伟,男,1963年2月生,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黑山特命全权大使。现任四川省外事办公室主任兼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乔鹏飞
乔鹏飞的词语属性 拼音qio png fi拼音字母qiao peng fei拼音首字母qpf 乔鹏飞的百科含义 乔鹏飞,艺名:乔鹏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会员,中华全国艺术家协会会员。原总政歌舞团声乐演员(民族唱法)。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200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先
厕所所长制
厕所所长制的词语属性 拼音c su su zhng zh拼音字母ce suo suo zhang zhi拼音首字母csszz 厕所所长制的百科含义 厕所所长制是指对公共区域城市公厕和旅游厕所采取购买服务、以商养厕、设立公益岗位等方式进行厕所“所长制”日常管理。2017年1月,西安市决定,将在全市范围内开
五分村
五分村的词语属性 拼音w fn cn拼音字母wu fen cun拼音首字母wfc 五分村的百科含义 五分村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华容镇,全村面积1万8千多亩,共有村民5000余人。五分村是一个以姜姓为主的,该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自明末清初顺三公以来,姜姓人在此已生活了四百余载。
核航弹
核航弹的词语属性 拼音h hng dn拼音字母he hang dan拼音首字母hhd 核航弹的百科含义 核航弹是一种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炸弹内部装有核装置称为核航弹。
《丧天害理》来历意思解释
天:天道。理:理性。指做事违背天道、理性。《老残游记》七回:“话说老残与申东造议论玉贤正为有才,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彼此叹息一会。”巴金《春》六:“冯老太太每次跟冯老太爷吵嘴,总要骂他:欺负孤儿寡妇,丧天害理。”并列 天,天道。理,理性。做事
河北省委党校
河北省委党校的词语属性 拼音h bi shng wi dng xio拼音字母he bei sheng wei dang xiao拼音首字母hbswdx 河北省委党校的百科含义 河北省委党校成立于1949年8月1日,是在省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
《气愤填膺》来历意思解释
膺:亦作“胸”。胸膛。愤恨不平之气充塞胸中。形容气愤之极。语本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筑垒清野,秣马训兵,愤气填胸,誓雪国耻。”
固态去耦合器
固态去耦合器的词语属性 拼音g ti q u h q拼音字母gu tai qu ou he qi拼音首字母gtqohq 固态去耦合器的百科含义 固态去耦合器(SSD)系列秉承了DEI公司为防腐工业提供创新防腐产品的传统,采用了DEI公司自行研发的固态技术。由于SSD重量轻,采用非金属外壳,因此被广泛用于阴极
金药
金药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yo拼音字母jin yao拼音首字母jy 金药的词语解释金药[ jn yo ] 指金丹。 金药的百科含义 “金药”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n yào,意思是金丹。 金药的详细含义 指金丹。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邱山居》诗:“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王琦注:
拥翠山庄
拥翠山庄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cu shn zhung拼音字母yong cui shan zhuang拼音首字母ycsz 拥翠山庄的百科含义 拥翠山庄在虎丘云岩寺二山门内,建于清光绪年间,面积约一亩余,系利用山势,自南往北而上,共四层。入口有高墙和长石阶。过前厅抱瓮轩,由后院东北角拾级而上,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