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励志故事《用砖头的思维赢得了二十亿》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1962年出生,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作为中国首家教育概念股在纽约证交所以15美元公募价上市,到2007年8月31日收盘价为52、95美元上涨了2。5倍。而持股31、18%的俞敏洪已有20多亿元,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他的成功秘诀要从捡砖头说起。

俞敏洪的父亲是个木匠,乡亲们经常找他帮忙盖房子,每次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砖头他就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看着父亲每天不辞辛劳地重复着这种劳作,俞敏洪很是不解,渐渐地院子里的砖头堆得像小山。直到有一天,一间小房子在院子里拔地而起,父亲把本来在院子里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后,俞敏洪才看清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同时也看清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处,一堆砖头也没有什么用处,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就是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是如果你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造房子的砖头,那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从那以后,父亲捡砖头的形象就定格在了俞敏洪的脑海里,成了他人生成长途中的路标。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就像父亲捡砖头一样,知道砖头将来可以盖房子;另一个是我需要多少努力才能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像父亲捡砖头一样,知道捡多少砖头才能盖起房子。

正是凭着父亲教给他的捡砖头的人生信念,俞敏洪已经为自己建造了三座漂亮的房子。

第一次捡砖头:连考三年进北大。1978年俞敏洪高中毕业,第一次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只好回家干农活;第二年英语提高了12分,还离及格差5分,村里人嘲笑他,叫他“大学生”,面对两次的失败,俞敏洪本来不打算考了,一般的农村家庭也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支撑孩子考下去,可是父亲不仅支持他考下去,还想方设法为他联系了城里的补习班,望着父亲期待的目光,俞敏洪心中的目标也更加清晰了:“我一定要考上大学!第一年第二年我没考上,是因为我捡的砖头不够,第三年我一定要拼命地捡砖头。”他把连续三年的英语试题归纳成300道练习题,把答案一一列出来,然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800个句子背了个滚瓜烂熟,他的英语成绩由此从班里倒数第一升到了正数第一,这一年由于他的英语成绩奇高,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第二次捡砖头:狂听狂背留母校。进了北大后由于俞敏洪的农村口音,英文不敢张嘴,听力更是不行。一位老师不耐烦地说他:“你除了俞敏洪3个字能听懂外,其它的东西恐怕什么也听不懂吧?”。为了改变现状他又重新开始了“捡砖头”。他戴着耳机一头扎进语音试验室里,但是两个月后,不会说、听不懂的现状依然没有多少改变。这时他想到了高考时的老办法。他买了一套《新概念英语》抱着录音机,钻到偏僻的小树林里,他杜绝了一切人情来往,一天十几个小时地狂听狂背。疯狂两个半月以后,他终于“捡够了砖头”,成了一个不仅能听,而且能讲英文的人。大学毕业时俞敏洪以优异的成绩留在了北大,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英语老师。

第三次捡砖头:辞职创业成富翁。俞敏洪留校后,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不久,他结了婚,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他重新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多赚点钱养家糊口。他又一次开始积累“砖头”:他每天上一次课赚30块钱,后来一天上两次课赚60块钱。再后来他看到别人办培训班,一天能赚600块,于是他就开办了自己的培训班。然而他刚刚弯腰捡到第一块砖头时,却由于违反了学校有关规定,他不得不离开北大。在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时光里,俞敏洪找到了新的机会。他曾几次留学失败,但是他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于是他抓住了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次机会: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率先打出免费的招牌:“20多堂课,一分钱不收”。在北京图书馆1000人的大礼堂里,一下子竟来了3000多人,俞敏洪只好把课堂临时转移到礼堂外面的操场上。没做一分钱的媒体广告仅仅通过这3000学子的口耳相传,新东方在京城居然一炮打响。在俞敏洪“捡砖头”的同时,“新东方”也成了成千上万大中学生出国留学的“敲门砖”。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外的留学生中有70%是俞敏洪的弟子,在北美任何一所著名的大学里,“新东方”的学员至少占了中国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当年,俞敏洪只是想如同父亲一样,用自己捡来的砖头,建一座能够遮风避雨的小房子,没想到20多年过去后,他竟然用积累起来的砖头建起了一座摩天大厦。

让我们记住俞敏洪“捡砖头的思维”:“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处,一堆砖头也没有什么用处,如果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就是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是如果你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造房子的砖头,那梦想永远无法实现。”愿那些有志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年轻人,能效仿俞敏洪的思维,继承先辈“勤奋”“拼搏”的人生理念,捡属于自己的砖头,自己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子。


上一篇:励志故事《身处逆境时战胜困难》 下一篇:励志故事《没有卑微的生命只有卑微的态度》
猜你喜欢
马月华
马月华的词语属性 拼音m yu hu拼音字母ma yue hua拼音首字母myh 马月华的百科含义 马月华,女,1964年2月出生,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
疯狂赌场
疯狂赌场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kung d chng拼音字母feng kuang du chang拼音首字母fkdc 疯狂赌场的百科含义 在这款全新的时间管理游戏中,你将经营一系列拉斯维加斯赌场!通过开设不同主题的赌场来赚取利润,提高赌注获得更多的资金,来装修你的赌场!快速且高效的工作完成数十
漆女忧鲁
漆女忧鲁的词语属性 拼音q n yu l拼音字母qi nv you lu拼音首字母qnyl 漆女忧鲁的词语解释漆女忧鲁[ q n yu l ] 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漆女忧鲁的词语出处 《列女传仁智传》
赵建生
赵建生的词语属性 拼音zho jin shng拼音字母zhao jian sheng拼音首字母zjs 赵建生的百科含义 赵建生(1960.08--),男,中共党员,研究生,经济师,河南昌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东北大麻花
东北大麻花的词语属性 拼音dng bi d m hu拼音字母dong bei da ma hua拼音首字母dbdmh 东北大麻花的百科含义 用料材料  用量面粉250克发酵粉5克白糖5克鸡蛋1个油15克盐2克小苏打1.2克水130克做法1. 先用温水混合酵母,再加入混合均匀的鸡蛋、油,加入面粉及所有材料,揉成光
幽谷睡者
幽谷睡者的词语属性 拼音yu g shu zh拼音字母you gu shui zhe拼音首字母ygsz 幽谷睡者的百科含义 《幽谷睡者》是法国作家阿尔蒂尔兰波所写的一首反战诗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年轻士兵陈尸空谷的画面。画面宁静,显示着作者无声的抗议。这首诗的主旨是谴责战争,诗人抛开政治上
普鲁伊姆
普鲁伊姆的词语属性 拼音p l y m拼音字母pu lu yi mu拼音首字母plym 普鲁伊姆的百科含义 普鲁伊姆,1989年1月04日出生于荷兰,荷兰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
满山白胶囊
满山白胶囊的词语属性 拼音mn shn bi jio nng拼音字母man shan bai jiao nang拼音首字母msbjn 满山白胶囊的百科含义 满山白胶囊,祛痰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驴子和夜莺
驴子碰见了夜莺,   发表了一番言论:   “你这个歌手鼎鼎大名,   我想听听以后,再作评论,   看你的技艺到底是否高明,   看人们的意见是否公允。”   夜莺立即把全副本领施展,   你听它啾啾呖呖,百回千啭,   时而表现得轻柔又娇嫩,   宛如芦笛声在
下台
下台的词语属性 拼音xi ti拼音字母xia tai拼音首字母xt 下台的词语解释下台[ xi ti ] 1.从舞台或讲台上下来。 2.指卸去公职或交出政权。 3.比喻摆脱困难窘迫的处境(多用于否定式):没法~。他这句话使我下不了台。 下台的百科含义 下台,指从舞台或讲台上下来,或指卸去公职
张引勤
张引勤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yn qn拼音字母zhang yin qin拼音首字母zyq 张引勤的百科含义 张引勤,男,汉族,1950年生,陕西宝鸡人,书法家。原任陕西省宝鸡市宝嘉应用化工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善行草,宗法古人,几十年临池不辍。书法初学柳公权、王羲之、王献之,中年后受石宪
鸡鹜相争
鸡鹜相争的词语属性 拼音j w xing zhng拼音字母ji wu xiang zheng拼音首字母jwxz 鸡鹜相争的词语解释鸡鹜相争[ j w xing zhng ]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鸡鹜相争的百科含义 鸡鹜相争,【释义】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出处】 战国楚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