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诸葛亮拜师


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个白发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下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阴阳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

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再说,在这山腰间,有个“庵”,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逗从这庵前经过。有一天,他下山走到这里,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地下起雨来。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只见这女子长得细眉大眼,油嫩丝白,娇娆仙姿,犹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心中一动:庵里有这样漂亮的女子呀!临走,那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来歇息用茶。”

打这以后,诸葛亮每到庵中来,那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好的饭菜。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与道观相比,这里真是另一个天地。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语弄得神魂颠倒!

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倦了起来。他笑着从庵里出来,走进观里发愁,真是“出门欢喜进门愁,笑脸丢在门外头”。师父讲的他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上;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

诸葛亮听出来师父的话里有话,低着头说:“师父!不会辜负你的一片苦心!”

“这话现在我却不信。”老道人望着诸葛亮说:“我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哑病,收下你当徒弟。前些年你是聪明加勤奋,师父我苦心教你不觉得苦;现在你是由勤奋变懒惰,虽聪明也枉然哪!还说不辜负我一片苦心,我能相信吗?”

“师父!这些天我每睡好觉,头脑发昏。”诸葛亮怕说出真情,挨师父训斥,撒了个谎。

老道人说:“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说着,他指着庭院里被葛藤缠绕的一棵树让诸葛亮看:“你看那棵树为啥死不死活不活,不往上长呢?”

“让葛藤缠得太紧了!”

“对呀!树长在山上,石多土少,够苦的。但它根往下扎,枝往上长,不怕热,不怕冷,总是越长月大。可是葛藤紧紧一缠,它就长不上啊啦,这就叫‘树怕软藤缠’哪!”

聪明人一点就灵。诸葛亮看瞒不过师父,问道:“师父!你都知道啦?”

老道人说:“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看你的神色,观你的行动,还能不知道你的心事吗?”停了一下 ,老道人郑重低说:“实话给你说了,你喜爱的那女子并不是人,它原是天宫一只仙鹤,只因贪嘴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被打下天宫受苦。来到人间,它化作美女,不学无术,不事耕耘,只知寻欢作乐。你只看它貌美,岂不知乃是寝食而已。你与她相爱,吃喝玩乐,倒也逍遥,但这样浑浑僵僵下去,终身将一事无成啊!若不随她的意,还会伤害你。”

诸葛亮一听,慌忙问道:“师父!这会是真的吗?”

老道人说:“如果不信,随你的便吧,以后就别再登这观门啦!”

“师父!我相信。以后再不与她来往了!”

“这还不行。你要烧道她的画皮,也好消除你的疑虑,永不怀念。”

“怎样烧掉她的画皮,还请师父指教。”

“那仙鹤有个习惯,每晚子时要现原形,飞上天河洗澡。这时,你进她的房中,把她穿的衣裳烧掉。衣裳是她从天宫盗来的,一烧掉便不能化作美女了。”

诸葛亮答应按师父的吩咐去办。临行,老道人将一把龙头拐杖递给诸葛亮,说:“那仙鹤发现庵内起火,会立即从天河飞下来,见你烧了她的衣裳,必不与你甘休。如果伤害你时,你就用这拐杖去打,切记!”

这天晚上时,诸葛亮悄悄来到庵里,打开房门,果然见床上只有衣裳,不见有人。她他点火就去烧那衣裳。

仙鹤正在天河里洗澡,忽觉心头一颤,便急忙往下张望,发现庵内出现火光,“呼”地飞了下来。她见诸葛亮正烧她的衣裳,扑过来便啄诸葛亮的眼睛。诸葛亮眼疾手快,拿起拐杖,一下子把仙鹤打落在地。他伸手去抓,抓住了仙鹤的尾巴。仙鹤拼命挣脱,翅膀一扑一闪,又腾空飞去。结果仙鹤尾巴上的羽毛被诸葛亮抓掉了。

仙鹤秃了尾巴,便与天宫中的仙鹤个个不同。自己也知道丢脸现眼,再也不去天河里洗澡,也不敢再混进天宫去偷可以化作美女的衣裳,便永远留在人间,混进了白鹤群里。

诸葛亮拿这仙鹤羽毛去见师父。老道人说:“记住这个教训吧!要想学好本领,干一番事业,这色情之事千万不可迷恋!”诸葛亮不忘这个教训,把仙鹤尾巴上的羽毛保存起来,以此作为戒鉴。

打这以后,诸葛亮更加勤奋,凡师父讲的,书上写的,他都博学强记,心领神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又过以年,正是诸葛亮烧美女化皮的那天,老道人笑着对诸葛亮说:“徒弟呀,你跟我已经九年了。该读的书都读了,我要传授的你都听了。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已年满十八岁了,该走出家门,干一番大事啦!”

诸葛亮一听师父说他“满师”啦,连忙恳求说:“师父,徒弟我越学越觉得学识浅薄,还要再跟你多学点本领!”

“真正的本领要在实干中才能得到,书上学来的,好要看天地万物变化,随时而转,随机应变,才有用啊!比如你上那仙鹤当的教训,以后不再被色情迷恋,这是直接的教训;推而广之,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被它的表像所迷惑,要小心谨慎从事,洞察其本质才是。这算是我临别的嘱咐吧!今天我就要走了。”

“师父,你往哪里去?”诸葛亮惊奇地问:“以后我到哪里看望您呀?”

“四海云游,没有定向。”

顿时,诸葛亮热泪滚滚,说道:“师父一定要走,请受徒弟一拜,以谢栽培大恩!”

诸葛亮躬身拜罢,抬头不见师父,再也寻不到他的踪影。

老道人临走,给诸葛亮留下一件东西,就是他后来常穿的八卦衣。

诸葛亮怀念师父,把师父的八卦衣穿在身上,只当师父永远在自己的身边。

诸葛亮不忘师父的教诲,成其是那临别的嘱咐,特意把带在身边的羽毛做成一把扇子,拿在手中,告戒自己谨慎从事。

上一篇:歇龙石与五台山 下一篇:客店老板偷金币
猜你喜欢
古德尔
古德尔的词语属性 拼音g d r拼音字母gu de er拼音首字母gde 古德尔的百科含义 古德尔(Guder)是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西施瓦地区的小镇,人口约17,084。
金鳞大王
金鳞大王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ln di wng拼音字母jin lin dai wang拼音首字母jldw 金鳞大王的百科含义 《金鳞大王》古典仙侠类型,A级签约已经完本小说。
方文科
方文科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wn k拼音字母fang wen ke拼音首字母fwk 方文科的百科含义 方文科(1919年3月-1951年12月),男,云南省师宗人。生前为志愿军第40军120师360团副班长。1951年12月在朝鲜原北牺牲。
金字塔原则
金字塔原则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z t yun z拼音字母jin zi ta yuan ze拼音首字母jztyz 金字塔原则的百科含义 Barbara Minto的金字塔原则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可以用于结构化的写作过程。 Minto的金字塔原则假设,你已经知道如何写出漂亮的句子和段落, 它所关
修桥
伍小点从县交通局下派到江心村担任第一书记,一上任就遇到一个棘手难题,缺一座桥。 江心村地理位置特殊,背山面水,要和外面打交道,要么爬山绕行,要么坐船过河,爬山费时费力,过河也不容易。修一座桥连通外面的世界,是所有江心村人的梦想,伍小点的到来,让江心村人又升
杨秀涛
杨秀涛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xi to拼音字母yang xiu tao拼音首字母yxt 杨秀涛的百科含义 杨秀涛,男,侗族,1960年8月生,湖南靖州人,1977年5月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文化。曾任湖南洪江市委副书记、市长。2009年6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双规”。
飘零居士
飘零居士的词语属性 拼音pio lng j sh拼音字母piao ling ju shi拼音首字母pljs 飘零居士的百科含义 飘零居士:书法家张力夫,号泽春堂,形象设计师。出生于1970年6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高研班毕业,祖籍安徽金寨,旅居北京。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
随申办
随申办的词语属性 拼音su shn bn拼音字母sui shen ban拼音首字母ssb 随申办的百科含义 随申办”是上海“一网通办”移动端政务服务品牌。在“随申办”APP的基础上,“随申办”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也分别上线。
滨江街道
滨江街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bn jing ji do拼音字母bin jiang jie dao拼音首字母bjjd 滨江街道的百科含义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滨江街道设立于2011年,由原洪殿、蒲鞋市、黎明3个街道合并而成。面积16.07平方千米,人口9.24万人。
《买箭卖牛犊》来历意思解释
犹言因战乱而不得安居乐业。宋梅尧臣《田家语》诗: “田阊敢怨嗟,父子各悲哭。南亩焉可事,买箭卖牛犊。” 参见:○卖剑买牛
寺本婉雅
寺本婉雅的词语属性 拼音s bn wn y拼音字母si ben wan ya拼音首字母sbwy 寺本婉雅的百科含义 寺本婉雅,1872出生,1940年逝世。日本真宗大谷派学僧,为专研西藏佛教的学者。
张晋亨
元冀州南宫(今属河北)人,字进卿。从严实及兄颢降蒙古。娶严实女。随实长子忠贞入质。太祖二十二年(1227),从国王孛罗败益都李全,迁恩州刺史兼行台马步军都总领。太宗六年(1234),从实入觐,受任东平路行军千户。累次领兵攻宋。严实子忠济嗣位,他任权知东平府事。宪宗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