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名人故事《最后的抒情诗人》


  海子离世已经20年了,20年来,他的诗歌一直有人在读,但让我们对他印象更深刻的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个个符号:安庆、德令哈、山海关、姐姐、太阳、黑夜、麦地、骨头、鲜花……

1964年3月26日,海子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高河查湾,父母是传统的农民,他的原名叫查海生。

海子短暂的25年生命中有15年在农村度过。从孩童时期开始,因为家中困难,海子开始了课外的务农。农村,给他日后的创作留下了无穷的题材。阅读他的诗,你总能读到麦地、大海、村庄、鲜花、天空、太阳这样的字眼儿,很多人因为他书写麦地的篇章,将他称为“麦地诗人”,甚至有人把他叫做“最后的浪漫主义乡村抒情诗人”。

“海子把他唤来的一切幻象,都化作他所熟悉的家乡事物的意象,使他的诗在根源上与民间和大地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海子的朋友,同样英年早逝的四川诗人苇岸在日记中写道。

农村或许也赋予了海子一种特殊的性格,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是很单纯的人,苇岸曾在日记中写道:“海子涉世简单,阅读渊博,像海水一样,单纯而深厚。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喜欢,他也会很快和任何一个人交上朋友。”

1979年,15岁的查海生以370分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那一年,《今天》创刊,油印的册子传遍了北大的校园,朦胧诗进入了学生宿舍,他和其他学生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新近来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哲学,同时结识了北大五四文学社的骆一禾和西川。海子开始写诗,三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后来,人们将他们称为“北大三诗人”。

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位于昌平的中国政法大学,在学生的要求下,每节课下课前,他用安徽口音朗读诗歌成了一个固定节目。

诗歌圈里新来乍到的晚辈要捧着自己油印的诗集,四处拿给其他人看,这是当时传播自己作品的主要方式,海子同样如此。他的天赋让他受邀加入了很有影响的“幸存者俱乐部”。有一次,活动在王家新家里举行,二三十个人挤在十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因为人多,半天没人出来说话,这时年轻的海子说:“那我来念诗吧。”海子念了一首比较长的诗,大家没什么反应,他又自告奋勇再念了一首,因为节奏比较慢,大家还是没有热烈的反响。还有一次也是在“幸存者”活动中,王家新看到海子拿着一大沓诗请杨炼给看看,杨炼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么多啊!”“当时海子脸都红了,像个孩子。”

海子的家,在离北京市区60多里地的昌平,推开窗,只看到孤单单的太行山余脉。海子每天上午睡觉,下午读书,晚上工作,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的封闭的世界里只有诗。有一次,海子走进昌平一家饭馆,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一口回绝:“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德令哈,一座戈壁中荒凉的城市,北面是敦煌,西面是新疆。1988年6月,海子与骆一禾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令哈市,这座孤城从此和海子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唐晓渡在拉萨和海子有一次短遇,他对海子当时的目光印象特别深刻:“不是那种坚定、平和的,而是清澈而迷茫的目光,他看你的时候不会在你的身上聚焦,好像是绕过你看到你背后。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状态中。”

海子的作品大部分是去世前两年留下的,“他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西川语)“从这个意义讲,海子确实是一个诗歌英雄,设定大的目标,冲击自己的极限,同样怀有雄心勃勃计划的人可以有一个比较宽裕的时间和从容的心态,但海子却是骆一禾说过的‘穿过赤道的最直接的路径’去冲击。”唐晓渡说。




海子的“大诗”计划终结于他的死亡,但现在诗歌界普遍认可的一点是,海子西藏之行至去世前的一批抒情短诗是他的巅峰之作。

海子死前半个月左右,从安徽老家过完春节回来和王家新在《诗刊》办公室聊天,他很郑重地说,他发现在老家黄昏的时候,黑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是从麦地里升起来的。

海子最后几首遗作中,有着非常美好的诗句,但是,对生命美好的描述只是很小一部分,或者说,海子对生的看法更多是建立在“死”(复活)的前提下,更多的还是对黑暗、对死亡的描写。

“海子诗中看起来有向上飞翔的抱负,但更重要的一部分则是向下的飞翔,他一时飞向天堂,飞向古希腊精神,却碰到了荷尔德林这个中转的媒介,在中途掉下来,飞向大地。”欧阳江河说。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的遗书中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死前10年,朦胧诗诞生,海子死前5年,他和其他诗人开始脱离朦胧诗的摇篮,被认为是第三代诗人的兴起,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诗歌流派的不断变化,中国现代诗歌精神复苏,全民对诗歌的热情一波又一波地持续高涨。

而海子的死,很多人说,意味着80年代诗歌的终结。


上一篇:职场故事《局长的包》 下一篇:职场故事《做事有时需要再忍耐一下》
猜你喜欢
黑鳞扁莎
黑鳞扁莎的词语属性 拼音hi ln bin sh拼音字母hei lin bian sha拼音首字母hlbs 黑鳞扁莎的百科含义 黑鳞扁莎是一种莎草科、扁莎属类生物,根状茎短,具须根。秆丛生,高40-60厘米,细弱,锐三稜形,具沟。产于云南;生长于沼泽中。分布于云南。
穷鬼日
穷鬼日的词语属性 拼音qing gu r拼音字母qiong gui ri拼音首字母qgr 穷鬼日的百科含义 穷鬼日,中国传统年俗。这种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时至今日,“初三穷
《上德不德》来历意思解释
主谓 上德,指有德行的人。形容有德行的人是不夸耀自己有德行。《老子》38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褒义。用于描写谦虚不浮夸的人。→德薄能鲜 ↔大吹大擂
菠菜鸡蛋派
菠菜鸡蛋派的词语属性 拼音b ci j dn pi拼音字母bo cai ji dan pai拼音首字母bcjdp 菠菜鸡蛋派的百科含义 菠菜鸡蛋派的原料为黄油、鸡蛋、mozzarella 芝士、牛奶、培根、菠菜、洋葱、小蘑菇、盐、胡椒粉、奶油、低筋面粉150克、黄油60克、水48克、蛋黄1个
小熊的不眠夜
从小,小熊都有睡前失眠的问题,每晚他都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试过各种方法,包括喝热牛奶、数绵羊、听轻音乐等,但效果都不尽人意。有一天,小熊决定向他的朋友们寻求帮助。他拜访了兔子、猫头鹰和松鼠。兔子说,每晚在丛林中跳跃会让他感到疲倦;猫头鹰建议他喝一杯特殊
马利尼奥
马利尼奥的词语属性 拼音m l n o拼音字母ma li ni ao拼音首字母mlna 马利尼奥的百科含义 马利尼奥是一名巴西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
双片
双片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ng pin拼音字母shuang pian拼音首字母sp 双片的百科含义 双片是电影制作术语。在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通过摄影机在胶片上纪录下各种活动场面的镜头,经冲洗,剪辑,得到供放映图像用的胶片。
治噎汤
治噎汤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y tng拼音字母zhi ye tang拼音首字母zyt 治噎汤的百科含义 主治:食道癌  处方:大蜈蚣八条、生麦芽三钱、生水蛭二钱、鸡内金三钱、生半夏五钱、野党参八钱、芦根一两、旋复花二钱、海浮石五钱、青竹茹五钱、生赭石一两、生牡蛎一两、南苏子三钱。
大苞延胡索
大苞延胡索的词语属性 拼音d bo yn h su拼音字母da bao yan hu suo拼音首字母dbyhs 大苞延胡索的百科含义 大苞延胡索(学名:Corydalis sewerzovi Regel)是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块茎圆球形,具棱,直径1.5-3厘米,向上常抽出数茎。茎上升至直立,高(5-)10-20(-30)厘米,具
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ji jng yn拼音字母zhi jie jing yan拼音首字母zjjy 直接经验的词语解释直接经验[ zh ji jng yn ] 亲自从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区别于“间接经验”)。
《雅俗共赏》来历意思解释
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红楼梦》五○回:“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镜花缘》八三回:“据我愚见,不论古名时名,总以明白显豁、雅俗共赏,那才有趣。”
瓦窑村
瓦窑村的词语属性 拼音w yo cn拼音字母wa yao cun拼音首字母wyc 瓦窑村的百科含义 瓦窑村地处昌平区西北部山区,流村镇辖村。全村村域面积8.9平方公里,总人口1523人,其中男785人,女738人。农业户为344户,非农户164户。全村主要以汉族为主,主要姓氏:邢、张、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