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哲理故事《上帝,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这个不是文艺腔,是绝对100%真实的偏僻小村。偏到什么程度呢?简直是世外桃源。我们村靠北,是浩瀚的腾格里大沙漠,靠东和南,是祁连山山尾,向西,则有点断断续续的沙丘,那是我们可以唯一出去的方向。我们正好是被夹在中间的一块小小空地。我们村总共有十来户人家,不到70口人。在我们附近,还有四个类似的自然村,组成了一个大队。从这块地方,向西,走大约100多公里,可以到达其它有人烟的地方。我打小,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长大的。

  我们学校,一年级到四年级,总共四个班,加起来,从没超出过30个人。四年级之后,就得出去,到很远的地方去读了。大部分的小孩,读完小学四年级,父母就不让读了。我父母虽然都没有念过书,但却非常渴望儿子能成材。于是在我读完四年级后,送我到百公里之外的小镇寄读。所以,从10岁起,我就开始独立生活了。

  虽然缺乏大人的管教,但我的成绩还不错。从小学到初一,我都是班里的前几名,在初一的时候,我还代表学校参加县城的数学竞赛呢。但初一第二学期,有次上数学课,老师批评我,我顶嘴。于是,他就拿教鞭打我的手背,因为用力太狠,将我手背上的一小块皮打掉了,至今,那个疤痕还在。我很愤怒,在众目睽睽之下,还了数学老师一脚,踢翻了课桌和椅子。

  从此,我开始逃课。先是数学课,之后,是英语课,政治课,语文课。最后,我干脆不去上课了。我的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很快,从班里的尖子生,变成了倒数第一。

  从此,我变成了学校里出了名的烂人。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初一二班有个整天不上课的小孩。但因为我家离学校实在是太远了,叫不来家长,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我呢,逃课后,其实也没地方去,整天在学校后面的麦地里晃荡。累了,就躺在田埂上,看天空,看白云,拔人家地里麦苗编帽子。有次,实在无聊,便跑到我一个远房舅舅家去玩。那时,这位舅舅工作已经调到县城,家里没人。于是,我就从门上面的窗户口翻了进去。

  他是学中文的,家里除了满屋子的书,没啥好玩的。我无聊,只好翻书。不料,这一翻,竟然看进去了。刚开始是看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慢慢看各种小说,比如《巴黎圣母院》、《简爱》、《红与黑》、《静静地顿河》之类的,我甚至连那个枯燥的《追忆似水年华》,都读了个七七八八。我就这样,没日没夜,看累了睡,睡醒了看,整整看了两个半学期的书,直到初二第二学期过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舅舅将家全部搬走,没书可看,才罢手。

  没书看就很无聊了。我又不愿回到课堂去读书。因为读了点书,也不愿意跟街上的混混来往。实在无聊之下,我自己决定,退学。于是,在离那个学期结束前一个多月,直接扛着铺盖卷,回家了。父母愕然。至今,我还记得父亲看我时,那近乎绝望的眼神。但木已成舟,无法补救,只好认了。于是,我每天跟着父亲,开始学干农活。

  那时候,父母、亲戚、邻居,包括我自己,觉得我的人生也就这样了,进入了农村人的固定模式。接下去,自然是赚钱、盖房子、娶妻、生子。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也。不会再有意外,也不可能再有奇迹发生了。

  但意外和奇迹,竟然还真发生了。

  7月初的一天,天空晴朗,烈日当空。我跟父亲一起,赤膊在做土块,准备盖房子用。正在我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外公来了。他带来了一个牛皮纸的信封。打开一看,是我获得中华青少年文学基金会举办的全国中学生文学夏令营“蓓蕾杯”文学奖的获奖通知书。我获得的奖项,是最高奖“蓓蕾奖”,通知中要我7月中旬赴北戴河参加夏令营,所有费用由基金会承担。

  我才恍然想起,初二刚开学时,有天回学校玩,在同学正在看的一本中学生刊物上瞅见了一个征文启事。那天大概是一时心血来潮,便坐在教室后面,花一个小时,写了一篇短短的文字。在回舅舅家看书的路上,顺手寄了。我其实是没有报什么希望的,所以,寄过也就忘了。没想到,竟然就获奖了。

  而且,按照常理,这封信是寄不到我手上的。因为我已离开学校,挂号信无人收,理应退回原址。但那天恰是那个我恨的数学老师当值,他对我印象深刻,好奇,就收了信,拆了。拆了,才发现是获奖通知书。

  一瞬间,这个消息就在老师中间传开了。校长知道了,觉得兹事甚大,应重视:这是学校的荣耀啊。一问,才知,获奖的孩子已经主动退学了。他们不知道我家的具体住址,于是,几许辗转,竟然找到了几十公里之外的我的外公,请我外公当信差,往我们家送信。

  这次获奖和北戴河之行,不仅让我第一次坐了火车、轮船,第一次看到了海,第一次吃了冰激凌,第一次可以肆无忌惮地洗澡,第一次见到了好几个着名的作家和诗人,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有才华的文学青少年,更重要的是,还改变了我的观念和理想。

  在返程的火车上,我心潮滚滚,除了回味夏令营那些美好的时光,还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走出小村,走出小镇,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我的视野,已经越过了祁连山和腾格里沙漠,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那有大海的地方。

  紧接着,改变我人生轨迹的那扇窗,打开了。虽然因为影响恶劣,原来的学校不肯再收我了。但原来学校的校长爱才,将我推荐给了县五中的校长。因此,在短暂的失学之后,我被五中特招,得以重返校园,接着读初三。

  我的学生生涯,又开始了。

上一篇:哲理故事《坚强过,就是拥有》 下一篇:哲理故事《天堂》
猜你喜欢
医道天才
医道天才的词语属性 拼音y do tin ci拼音字母yi dao tian cai拼音首字母ydtc 医道天才的百科含义 《医道天才》是银香公子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芭拉拉小魔仙
芭拉拉小魔仙的词语属性 拼音b l l xio m xin拼音字母ba la la xiao mo xian拼音首字母bllxmx 芭拉拉小魔仙的百科含义 《芭拉拉小魔仙》是连载于17K小说网的一部幻想言情类网络小说,作者是夕檠。
傲慢的博马舍
傲慢的博马舍的词语属性 拼音o mn de b m sh拼音字母ao man de bo ma she拼音首字母amdbms 傲慢的博马舍的百科含义 1773年的法国,当路易十六即将取代国王路易十五而继承王位时,著名的剧作家博马舍以其超人的智慧和独特的钟表技术挤身于这个充满欲望和奸人当道的皇家贵族舞台
无上契约
无上契约的词语属性 拼音w shng q yu拼音字母wu shang qi yue拼音首字母wsqy 无上契约的百科含义 《无上契约》是一部连载于纵横中文网的玄幻小说,作者是我萌香菜。
《毁冠裂裳》来历意思解释
冠:帽子。裂:撕破。毁坏帽子和衣裳。原指脱掉官服而归隐。后表示彻底决裂。语本《后汉书.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并列 原指毁掉衣裳和帽子,后来常用以表示彻底决裂。《后汉书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
红外线眼损伤
红外线眼损伤的词语属性 拼音hng wi xin yn sn shng拼音字母hong wai xian yan sun shang拼音首字母hwxyss 红外线眼损伤的百科含义 疾病名称红外线眼损伤疾病概述红外线是波长较长的热辐射线,容易透入透明的屈光介质的眼内、屈光介质无血管,散热性能又差。加上邻近的葡萄膜
过滤与分离
过滤与分离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l y fn l拼音字母guo lv yu fen li拼音首字母glyfl 过滤与分离的百科含义 《过滤与分离》创刊于1991年,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管,中国分离机械专业委员会、南昌过滤机械研究所主办的中央级国际性期刊。据2020年5月《过滤与分离》官网显示,《过
前纪
前纪的词语属性 拼音qin j拼音字母qian ji拼音首字母qj 前纪的词语解释前纪[ qin j ] 关于前代历史的记载。 前纪的详细含义 关于前代历史的记载。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北史崔浩传》:“乃詔浩总理史务,务从实録。於是监祕书事,以中书
郜琏
【介绍】: 清江苏如皋人,字方壶,曾为台州府属官,旋弃去。遍游名山川。晚岁事佛。庭植芭蕉百树,自号绿天主人,淮扬有郜蕉之称。善鼓琴,工花草,所画芭蕉曾传至日本。
名人故事《别嘲笑琐碎的理想-巴斯德》
巴斯德出生于士兵之家,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骑兵,这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是颇有社会地位的家庭。 可是巴斯德很羡慕那些读书人,他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巴斯德始终不明白,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叔叔用嘲笑的口吻对他说,“如果你能够成为博士,
祖国儿女
祖国儿女的词语属性 拼音z gu r n拼音字母zu guo er nv拼音首字母zgen 祖国儿女的百科含义 JOEY容祖儿国语新歌《祖国儿女》收录在容祖儿09最新国语专辑《很忙》(内地版)中。为庆祝祖国建国六十周年,蜚声国际的知名音乐人金培达先生,配合崔恕、Johnny Yim,特别制作了《祖
内褶
内褶的词语属性 拼音ni zh拼音字母nei zhe拼音首字母nz 内褶的百科含义 内褶(infolding,图)是质膜由细胞表面内陷形成的结构,同样具有扩大了细胞表面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