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揭秘古代中国女人肉体上的三大硬伤


中国女性的肉体上,还有三种典型的“硬伤”。为了爱,中国女性甘愿牺牲冰清玉洁的完美肉体,她们蛾眉微蹙、杏眼低垂,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一种近乎宗教仪式的肌肤之痛。

  千百年来,中国女性受“温、良、恭、俭、让”等传统观念的浸淫,人前总是一副谦卑、温顺、典雅、秀美的姿态。民国学者辜鸿铭认为,看一种文明,首先要看这种文明养育了怎样的男人和女人。中国女性的古典美,恰恰是东方文明“博大、朴素、深沉”的特性使然。

  锁在深闺人未识。古代中国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环境,自然给她们平添了几分神秘感。世代繁衍的红粉佳人,是否只能充当玲珑的花瓶和美丽的玩物?显然,女性绝不甘当生活的旁观者,虽说男权社会从不主张女子登堂入室,但是,流淌着青春热血的女性,仍在低垂的帷帘背后,过自己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活。

  古代中国把“性”妖魔化。朱唇皓齿的女性自然是张不开嘴了,即便地位显赫的男人,也惯于三妻四妾、寻花问柳,女性在他们的人生中往往是“房中术”的道具、“采补术”的药渣。殊不知,中国女性,同样不掩盖自己的七情六欲,她们在狭小的生存空间,悄悄地扯起了“爱”的旗帜,尽管仍旧躲躲闪闪,甚至有几分变态和猥亵,毕竟,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举止,充满了现代意味。

  确实爱得有几分变态,一句话,全是世道给逼的。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淋漓尽致地表达情爱,也只好在机会临头时,毁灭性地补偿。正像南唐后主李煜在《菩萨蛮》中描写的那位偷情的小姑娘:“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话里话外,弥散着一种露骨的“黄色格调”,但细细品味,此类情境仍属于“健康的裸露”。如果抛开《金瓶梅》、《肉蒲团》、《灯草和尚》这些古代禁书“夸张的纵欲”,那么,中国女性的情爱,太艰难了。唯其艰难,才呈现出几分深刻、一点变态。残害肉体的做法,除去中国女子的“裹小脚”、“扎耳眼”之外,还有印度女子的“穿鼻环”、“挂唇环”,以及非洲上亿女性的“割阴术”。文化风俗使然,谁也无可奈何。此外,中国女性的肉体上,还有三种典型的“硬伤”。为了爱,中国女性甘愿牺牲冰清玉洁的完美肉体,她们蛾眉微蹙、杏眼低垂,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一种近乎宗教仪式的肌肤之痛。

  一,烧情疤

  僧侣在头上烧疤,俗称“戒疤”,代表修行;情人在身上烧疤,叫做“情疤”,表示归属。当然,“情疤”往往在女性身上烧,一般在乳房、大腿或阴部等极其隐秘的地方,除非有肌肤之亲,外人死也察觉不到。通常,女性主动提“烧情疤”的要求,表示“我是你的人了,一辈子跟你死心塌地”;也有男人威逼的,证明“你是我的人了,今生今世对我忠心耿耿”。

  此类趣闻在《金瓶梅》等小说中偶见,据说,有两种“烧法”:一,将草香直接插在女体上,香烧到了头儿,便灼伤皮肤,留下疤痕;二,把铜钱烧红,在身子烙出死纹。除了自然烧成的疤痕、创面,也有的烧灼男子姓名或其他字样。女性在这种“施虐”的游戏中,颇有几分“献身”、“追随”的意味,只是弄不清对面的男人,究竟是怎样的货色,值吗?

  二,守宫痣

  至今,中国人还有根深蒂固的“处女情结”。为了证明“处子之身”,闺阁少女不得不守身如玉,护持清白到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地步。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提到,小龙女白嫩的臂膊上有一颗红艳欲滴的“守宫痣”,后来,她昏昏沉沉,被全真教弟子尹志平奸污了。小龙女错把尹志平当成了心仪已久的杨过,故此,才半推半就,顺从了。云雨一回,她胳膊上的红痣竟然神奇地消失了。原本以为是杜撰,后来,读到唐朝诗人李贺的句子:“烛火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想必,这种奇妙的红点儿,确乎存在。

  胳膊上点一枚红痣,就是处女吗?

  其实,守宫,是壁虎的别名。晋朝《博物志》记载,如果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全身会变赤。吃满七斤朱砂后,即可将壁虎捣烂,然后,点在女人的肢体上。这东西很顽固,颜色历久弥新,只在发生房事后消褪,因此,取名“守宫砂”。可惜,各类医书文献都不见明确记载,点“守宫痣”的姑娘即便有,也属实验阶段,并非大规模的“临床期”。尽管如此,男人仍对这种简便易行的辨别方法,情有独钟。

  三,刺纹身

  最先听说刺青,是从“岳母刺字”开始,似乎,在身体上刺一副永久性的爱国口号和时尚标语,便可成为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女性身上的刺青,自然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也表达不了什么高远的志向;其主要功能还是纪念情感。刺青,又叫纹身,是用带颜色的针,刺进皮肉底、皮肤表面呈现出图案或字眼来。怎么说,也算一个小手术了。

  古代中国有一种“黥刑”,即在罪犯面额上,刺上永久性的文字,表示这家伙是个坏蛋。古埃及则利用刺青来区分社会地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流行在唇部文上红色,酷似现代人文唇。除了原始部落的纹身习俗外,中国最早的女性刺青,已无从考究。据我所知,当属武则天的贴身高参——上官婉儿。由于婉儿和武则天的面首过于亲昵,被醋意大发的女皇,刺了一剑。虽说,保全了一条性命,俊美的额头上却留下一块皮肉外翻的疤痕。为了遮羞,上官婉儿把伤疤修整为梅花的形状,再点上几滴娇艳的朱红,随即成为“梅花妆”。孰料,这个将错就错的点子,反倒成了时尚美,惹得满城争效。古代少女并不喜欢刺青,毕竟一针下去,要终生相伴;但是为了情郎喜欢,纵然有风险,也认了。这种表达情爱的隐私行为,一直传承至今。现代人居然迷恋起刺青的古老游戏,很多俊男靓女,以此为前卫风尚,王菲与谢霆锋就曾经弄过一对“情侣装”的纹身。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应当小心翼翼地呵护,切不可轻慢。但传统女性,敢于点“守宫痣”、“烧情疤”、“刺纹身”,哪里来的胆量?归根结底,还是爱的驱动。色胆包天啊,领教了。可惜,人类非常善变,少男少女把好好的身子弄得乱七八糟,就能得到幸福了?《红楼梦》里那首《好了歌》早就把世道人心唱绝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上一篇:明朝皇帝如何对待与太监偷情的宫女 下一篇:揭密:毛泽东百战百胜的神秘武器
猜你喜欢
伪装衣
伪装衣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zhung y拼音字母wei zhuang yi拼音首字母wzy 伪装衣的百科含义 伪装衣是二战初期日军狙击手的一种装备。
红糖炒米汤
红糖炒米汤的词语属性 拼音hng tng cho m tng拼音字母hong tang chao mi tang拼音首字母htcmt 红糖炒米汤的百科含义 红糖炒米汤是一种传统的产妇调理身体的食物。在浙江温州北部的雁荡山以及乐清市的虹桥、芙蓉镇一带,产妇生了宝宝以后坐月子,都要吃红糖炒米汤和姜汁老酒煎
绿豆菊花茶
绿豆菊花茶的词语属性 拼音l du j hu ch拼音字母lv dou ju hua cha拼音首字母ldjhc 绿豆菊花茶的百科含义 绿豆菊花茶的做法、功效
供销社
供销社的词语属性 拼音gng xio sh拼音字母gong xiao she拼音首字母gxs 供销社的词语解释供销社[ gng xio sh ] 供销合作社的简称。
土豆火腿浓汤
土豆火腿浓汤的词语属性 拼音t du hu tu nng tng拼音字母tu dou huo tui nong tang拼音首字母tdhtnt 土豆火腿浓汤的百科含义 土豆火腿浓汤是一道美食,由土豆,火腿,洋葱等原料制作而成。
《一尘不缁》来历意思解释
犹一尘不染。明 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主谓 缁,黑色。一尘不染。明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冱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多
姚家路
姚家路的词语属性 拼音yo ji l拼音字母yao jia lu拼音首字母yjl 姚家路的百科含义 姚家路位于海盐县,工程北临西塘路,南临东西大道,东起西场路,西至B1路。道路全长387米,红线宽度30米。
七海游僧
七海游僧的词语属性 拼音q hi yu sng拼音字母qi hai you seng拼音首字母qhys 七海游僧的百科含义 七海游僧,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神鱼族母体中,唯一孵孕后嗣却仍存活者,遁入空门,化为凌波庵修行僧侣,冷面热肠,看不惯欺凌弱小之作风。相当重视九大奇人结义之情,对后辈关
音速溜冰
音速溜冰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s li bng拼音字母yin su liu bing拼音首字母yslb 音速溜冰的百科含义 音速溜冰是一款以滑轮为主题的跑酷游戏,游戏中玩家将操作造型酷炫的滑轮少年在一段充满着速度与激情的跑道挥洒自己的青春,喜欢追风的少年,在这属于你的跑道,一起飞起来吧。
犬上三田耜
又名犬上御田锹。日本使节。姓君。隋大业十年(614,推古二十二年)任遣隋使入隋,次年归国。唐贞观四年(630,舒明二年)任遣唐使,与副使药师惠日同至长安,为日本首次遣唐使。六年东归,太宗遣高仁表为使随同渡日。
同江大桥
同江大桥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jing d qio拼音字母tong jiang da qiao拼音首字母tjdq 同江大桥的百科含义 同江大桥又称中俄同江铁路大桥,位于黑龙江佳木斯市同江市与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之间。全长31.62公里,包括主桥、引桥、边检站场和换装站。主桥拟建在同江哈鱼岛下游至俄罗
神真
神真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 zhn拼音字母shen zhen拼音首字母sz 神真的词语解释神真[ shn zhn ] 犹神灵。 神真的详细含义 犹神灵。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三:“昔有杨许者,杨恒有神真往来,而许永不得见。”明张居正《泰陵春祀》诗:“圣泽流寰宇,神真妥閟宫。”参见“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