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热小螺菌是1887年Carter氏在印度于家鼠血液中发现,命名为小螺旋菌。1915年日人二木氏等人于两例鼠毒患者的皮肤硬结及局部淋巴结中亦获得一种螺旋体样微生物,接种于豚鼠、猴、大黑鼠而发病,被证实为鼠咬热病原体,命名为鼠咬热螺旋体。现在通用的名称为小螺(旋)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