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祝融


祝融的词语属性

拼音zhù róng
拼音字母zhu rong
拼音首字母zr

祝融的词语解释

祝融[ zhù róng ]

1.传说中古代帝王之一。 2.传说中帝喾时管火的官。后人尊为火神:~之灾(指火灾)。

祝融的详细含义

  1. 神名。

    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唐张说《蒲津桥赞》:“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清赵翼《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诗:“趋观乃知此楼燬,刹竿突兀招祝融。”

  2. 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

    《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鉤芒与驂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颜师古注:“祝融,南方神。”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3. 传说中的古帝。

    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媧,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4. 峰名。

    衡山的最高峰。据《路史》云,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唐韩愈《谒衡岳庙》诗:“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廩腾掷堆祝融。”宋杨万里《送刘子思往衡阳》诗:“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廩与祝融。”

上一篇:祝融夫人 下一篇:祝融街道
猜你喜欢
猫妖精
猫妖精的词语属性 拼音mo yo jng拼音字母mao yao jing拼音首字母myj 猫妖精的百科含义 猫妖精(Cat Sith,或作Cait Sith),苏格兰及爱尔兰传说中的猫形生物。猫妖精形象多为黑猫,胸前有一大片白毛。它擅长人类语言,以双足走路,穿上长靴,衣着华丽,头顶皇冠,穿梭于城市之
林守仁妻王氏
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丈夫客死京师,次年,治丧完毕,自经以殉。
李景隆
小字九江,文忠子。白面书生。洪武十九年(1386)袭爵,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甚被信任重用。燕王起兵反朝,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他代为大将军,率兵五十万与燕兵交战。不懂兵法,妄自尊大,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结果,兵败而回。帝认为
刘协
【介绍】: 见汉献帝。
宋店乡
宋店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sng din xing拼音字母song dian xiang拼音首字母sdx 宋店乡的百科含义 宋店乡 位于霍邱县城南沿霍姚路14公里处。1992年撤区并乡时,由宋店、俞林两个乡合并而成,总面积112平方 公里。周边和三个乡镇接壤,即南接岔路,北靠城关,东连三流,处东西两湖之
花生粥
花生粥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shng zhu拼音字母hua sheng zhou拼音首字母hsz 花生粥的百科含义 花生粥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主要材料有花生米和粳米,做法用料简单,可当早餐吃,也可长期食用。长期食用可润肠通便,健脾健胃,补中益气,还可促进大脑发育。
徐芳声
【生卒】:?——1643 咸宁(今陕西西安)人。芮城知县。里居。李自成陷城,死节。
增节变态
增节变态的词语属性 拼音zng ji bin ti拼音字母zeng jie bian tai拼音首字母zjbt 增节变态的百科含义 是昆虫纲中最原始地变态类型,节肢动物中地三叶虫纲、甲壳纲及多数多足纲的动物的胚后发育都属于此种变态类型,因此这是节肢动物祖先遗留下来的特征。
果宝三国
果宝三国的词语属性 拼音gu bo sn gu拼音字母guo bao san guo拼音首字母gbsg 果宝三国的百科含义 《果宝三国》是一款由Csoft开发制作的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已由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发行,已上架Android、IOS的平台。该游戏以《果宝特攻3》这部国产动画为原
投资贵金属
投资贵金属的词语属性 拼音tu z gu jn sh拼音字母tou zi gui jin shu拼音首字母tzgjs 投资贵金属的百科含义 贵金属投资分为实物投资和带杠杆的电子盘交易投资以及银行类的纸黄金纸白银。其中实物投资是指投资人在对贵金属市场看好的情况下,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的过程。也可以是
奥林帕斯山
奥林帕斯山的词语属性 拼音o ln p s shn拼音字母ao lin pa si shan拼音首字母alpss 奥林帕斯山的百科含义 奥林匹斯山(希腊语:λυμπος),又译作奥林波斯山,是希腊最高的山,位于爱琴海塞尔迈湾北岸,距希腊第二大城塞萨洛尼基约100千米
槐荚煎丸
槐荚煎丸的词语属性 拼音hui ji jin wn拼音字母huai jia jian wan拼音首字母hjjw 槐荚煎丸的百科含义 槐荚煎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四二。主治脉痔生疮,下血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