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寓言故事《鸩鸟和毒蛇》


  鸩(zhen)鸟和毒蛇都是带有剧毒的动物。鸩鸟的羽毛可以在酒饭里下毒,能够致人死命;毒蛇一口下去,牙里的毒液也足以使人死亡。

  有一次,鸩鸟和毒蛇相遇在一起,鸩鸟扑打着翅膀,准备把毒蛇啄起来吃掉。

  毒蛇急中生智,赶紧说:“喂,别吃我,快别吃我!人们最厌恶的就是有毒的东西,你身上带有剧毒,都是因为吃了我们毒蛇的缘故。我的毒是没有办法除去了,可是你还有机会,只要你不吃我,身上就不会再有毒了,人们就不会厌恶你了!”

  鸩鸟冷笑了几声,开口说道:“你这条可恶的毒蛇,少在这里,我不会相信你的鬼话的!”

  鸩鸟加了把劲,把爪下的毒蛇按得更紧了,接着说道:“你说得很对,我的确有毒,但是人们所厌恶的只是你,而并不是我。你的毒牙里带有剧毒,专门用毒牙去咬人,置人于死地。你是主动去害人,人们自然痛恨你。而我就不同了,我从不用毒去害人,就是偶尔有人用我的羽毛去做些图谋不轨的事,也只是极少数心术不正的人所为,并不关我什么事。我不但不害人,还是毒蛇的天敌,我帮助人们消灭你,所以我是人们的好朋友,人们喂养我来捕杀你。你才是真正的害人精,今天我决不会放过你的!”

  话音未落,鸩鸟就猛地啄了下去,把毒蛇吃掉了。

  鸩鸟和毒蛇都是有毒的动物,后者,前者却深得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它们一个是用毒来害人,一个是为了帮助人才会有毒。我们看待事物,不能仅从表面上去区别,而应该深入其本质,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上一篇:儿童故事《当地球上剩下最后一个人》 下一篇:寓言故事《皮毛相依》
猜你喜欢
味源蜀香坊
味源蜀香坊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yun sh xing fng拼音字母wei yuan shu xiang fang拼音首字母wysxf 味源蜀香坊的百科含义 餐馆类型川菜 适宜家庭聚会、商务宴请、朋友聚餐、随便吃吃餐馆简介特色服务:可以刷卡,有停车位,可以自带酒水,有包厢。推荐菜剁椒江团地址北京路江东花
烟灰云
烟灰云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hu yn拼音字母yan hui yun拼音首字母yhy
励志故事《最差者最优》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那种自己厉害的人,而是使厉害的人为他工作的人。刘备这样的领导是真正厉害的人,曹操这样的人不行,嫉妒杨修,就把杨修给杀了,以曹操的才华,他如果有刘备的胸襟的话,三国根本就没有,就只有一国。曹操绝对是一世枭雄,但就是认为自己太强了,所以嫉妒
亚父
尊称,意即“仅次于父亲的人”。不是官号。《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注:如淳曰:“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管仲为仲父。”
世界中医
世界中医的词语属性 拼音sh ji zhng y拼音字母shi jie zhong yi拼音首字母sjzy 世界中医的百科含义 《世界中医》是1970年1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人民卫生出版社。
斯卡拉里芋螺
斯卡拉里芋螺的词语属性 拼音s k l l y lu拼音字母si ka la li yu luo拼音首字母skllyl 斯卡拉里芋螺的百科含义 斯卡拉里芋螺是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芋螺科的一种。螺壳尺寸为23 - 80 mm
四叔
四叔的词语属性 拼音s sh拼音字母si shu拼音首字母ss 四叔的词语解释四叔[ s sh ] 指 少皞氏 后世的四个子孙,曾分别受任为木正(句芒)、金正(蓐收)、水正(玄冥)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 有四叔,曰 重,曰 该,曰 修,曰 熙,实能金、木及水。使 重 为句芒
《狂为乱道》来历意思解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今日你狂为乱道,等说出议论来,方许你作。”
潘朵拉
潘朵拉的词语属性 拼音pn du l拼音字母pan duo la拼音首字母pdl 潘朵拉的百科含义 潘多拉(Pandora,希腊语:Πανδρα,也译作潘朵拉)是希腊神话中赫菲斯托斯用粘土做成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赠予
逆糍
逆糍的词语属性 拼音n c拼音字母ni ci拼音首字母nc 逆糍的百科含义 逆糍又称捏糍,是广东省惠州市的特色小吃,其做法是取糯米粉蒸熟,然后包裹白糖、芝麻做成软体圆形状。吃一口,满口是芝麻和糯米的芳香。
吉娜狐
吉娜狐的词语属性 拼音j n h拼音字母ji na hu拼音首字母jnh 吉娜狐的百科含义 吉娜狐(学名),在动物分类学上,为灰狐的一个亚种。吉娜狐抗病力强,食性杂,好饲养。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近海地区。新疆、内蒙、青海、甘肃、西藏等地也有少量野生吉娜狐。
《一年一度》来历意思解释
谓每年一次。宋 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唯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主谓 指每年一次。毛泽东《采桑子重阳》:“~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多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