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元仁宗庄懿慈圣皇后
【生卒】:?——1322 弘吉剌部人,名阿纳失失里。生英宗硕得八剌。皇庆二年(1313),册为皇后。英宗即位,尊号为皇太后。至治二年(1322)去世。追谥庄懿慈圣皇后。
元武宗文献昭圣皇后
唐兀部人,生文宗图帖睦耳。天历二年(1329),追谥文献昭圣皇后。
元武宗仁献章圣皇后
亦乞烈部人,奴兀伦公主的女儿。生明宗和世#。天历二年(1329)追谥仁献章圣皇后。
元武宗速哥失里皇后
按陈从曾孙哈儿只的女儿,真哥皇后的从妹。
元武宗宣慈惠圣皇后
【生卒】:?——1327 弘吉剌部人,名真哥。脱怜子进不剌的女儿。至大三年(1310)四月,册为皇后仁宗皇庆二年(1313),立长秋寺,负责皇后宫政。泰定四年(1327)十一月去世。追谥宣慈惠圣皇后。
元成宗卜鲁罕皇后
伯岳吾部人,驸马脱里思的女儿。成宗元贞初,立为皇后。大德三年(1299)十月,授册宝。成宗多疾病,皇后将宫中之事,交给相臣哈剌哈孙,大事由皇后亲自处决,大德十年(1306),尝谋贬顺宗妃答吉与其子仁宗往怀州。次年成宗去世,时武宗在北边,皇后耽心武宗回京都后,报其怨,
元成宗贞慈静懿皇后
弘吉剌部人,名失怜答里。斡罗陈的女儿。生皇子德寿,早死。武宗至大三年(1310)十月,追谥贞慈静懿皇后。
元世祖南必皇后
弘吉剌部人,纳陈孙仙童之女。至元二十年(1283)世祖立为皇后,继守正宫。有子一人名铁蔑赤。
元宪宗贞节皇后
弘吉剌部人,名忽都台。特薛禅孙忙哥陈之女。早逝。后妹也速儿继为妃。至元三年(1266)追谥贞节皇后。
元世祖昭睿顺圣皇后
【生卒】:?——1281 弘吉剌部人,名察必。济宁忠武王按陈之女。生裕宗。中统初(1260)立为皇后。以勤俭著称。曾亲执女上,缉紬为衣,将宣徽院放置不用的羊臑皮合缝为地毯,胡帽加箭檐,免日色炫目。又制便于射弓骑马的比甲衣。性明敏,达于事机,世祖至元初期,左右匡正,对巩
元定宗钦淑皇后
名斡兀立海迷失。1248年定宗去世后,曾抱子失列门垂廉听政六月。至元三年(1266)追谥钦淑皇后。
元太宗昭慈皇后
【生卒】:?——1265 乃马真部人,名脱列哥那。生定宗。1241年太宗去世后,监朝称制摄国五年。1246年,会诸王百官,议立定宗即大汗位。朝政多出于后。至元三年(1266)去世。追谥昭慈皇后。
元太祖献翼圣皇后
弘吉剌部人,名孛儿台旭真。特薛禅之女。特薛禅与子按陈随从太祖铁木真征伐有功。赐号国舅,封王爵,以统其部族。并下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世祖至元三年(1266)十二月追谥光献翼圣皇后。(一〇),)
元顺帝
【生卒】:1320——1370 即妥懽帖睦尔。明宗长子。母八不沙遇害后,徙于高丽,后移广西静江(今桂林)。至顺四年(1333)于上都即帝位。深居宫中,先后委政事于伯颜、脱脱、哈麻等。至正二年(1342)颁《农桑辑要》,五年修成《至正条格》,十年实行“变钞”,发行“至正通宝钱”,
元宁宗
【生卒】:1326——1332 即懿璘质班。明宗次子。至顺三年(1332)八月,文宗去世。明宗长子妥懽帖木耳出居广西静江(今桂林),右丞相燕铁木儿等拥立懿璘质班即位,十月宁宗为帝。立徽政院、中政院。十一月去世,年七岁。追谥冲圣嗣孝皇帝。【生卒】:1326—1332【介绍】: 即懿璘
元文宗
【生卒】:1304——1332 即图帖睦尔,明宗之弟。英宗时,居于海南。泰定帝时,封为怀王。居建康。后为燕铁木儿拥立为帝,是为文帝。1329年迎立兄和世#为帝。即明宗。是年八月明宗暴卒,再次在上都即位。尊崇儒学,在大都(今北京)建立奎章阁学士院,又立艺文监,敕翰林国史院官
元明宗
【生卒】:1300——1329 即和世#,武宗长子。仁宗时,封为周王,出镇云南,泰定帝在上都死后,留守京师的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发动政变,立明宗弟怀王图帖睦尔为帝,是为文宗。原泰定帝中书右丞相倒剌沙在上都又立泰定皇帝子阿速吉八为帝,并遣兵分道进伐大都,皆溃。上都被围,倒
泰定帝
【生卒】:1276——1328 即也孙铁木儿,显宗长子,大德六年(1302),嗣晋王,镇北边。铁失等人发动叛乱,刺杀英宗和拜住,拥也孙铁木儿为帝。即位后诛铁失等人,并戮其子孙,籍入家产。为在铁木迭儿专政时受冤杀者平反昭雪,存者召还录用,死者赠官有差。遇灾荒之年免差税,命
元英宗
【生卒】:1303——1323 即硕得八剌,仁宗嫡子。即位后与太后答吉权臣铁木迭儿不合,任用拜住为左丞相主持朝政,疏远和摆脱了铁木迭儿。选用汉儒,先后颁布《大元通制》和“助役法”,实施新政。至治二年(1322)八、九月间,铁木迭儿、答吉相继病死,英宗追夺铁木迭儿官爵、清
元仁宗
【生卒】:1285——1320 即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宗次子,武宗之弟。成宗去世后,粉碎左丞相阿忽台推皇后伯要真氏称制的阴谋,迎兄武宗称帝。1312年即大汗位。他懂得“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大胆推行科举制度,注意屯田,发展农业,曾诏印《农桑辑要》万部,《栽桑图说》千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