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谢傅棋》来历意思解释
同“谢安棋”。唐 殷文圭《中秋自宛陵寄池阳太守》诗:“郡楼遐想刘琨啸,相阁方窥谢傅棋。”
《谢傅围棋》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围棋赌墅”。指谢安临敌镇定、从容下棋事。清 赵翼《读史》诗之三:“谢傅围棋虽故事,曹参醇酒是何时?”
《谢傅东山》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东山再起”。指谢安退隐东山。明 屠隆《綵毫记.夫妻玩赏》:“谢傅 东山雅自期,白云明月是心知。”
《谘畴》来历意思解释
同“畴咨”。《宋书.武帝纪中》:“自义旗秉权以来,四方方伯,谁敢不先相谘畴,而径表天子邪?”
《谗言三至》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曾参杀人”。谓谗言一多,使人惑乱。三国 魏 曹植《当墙欲高行》诗:“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愤愤俗间,不辨伪真。”
《谗言三及》来历意思解释
同“谗言三至”。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谗蝇》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青蝇营营”。比喻谗人。宋 宋庠《伤死马》诗:“故蹄休践雪,朽骨讵酬金。附尾谗蝇散,投鞍啮鼠侵。”
《谗箕》来历意思解释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载翕其舌。”高亨注:“翕,缩也。箕的前面部分叫做舌,箕的舌是向后缩的。”后以“谗箕”称谗舌。宋 宋祁《偶书》诗:“谗箕元有舌,伪玉响无瘢。任拔终倾藿,虽憎亦佩兰。”
《谗口铄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众口铄金”。形容谗言为害之大。清 唐孙华《述古》诗:“谗口成铄金,沉舟由积羽。”主谓 谗言可以化金石。意谓谗言毁贤害能。清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太行千盘,横起人面。”△贬义。用于申斥小人谗毁。
《谕蜀文》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 番阳令唐蒙奉命赴夜郎,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引起蜀地不宁。汉武帝使司马相如责唐蒙,并草檄“喻告巴 蜀民以非上意”。后遂以“谕蜀文”泛称安民告示。元 陈孚《交州使还感事》诗之二:“榻前未上征辽书
《谕蜀书》来历意思解释
同“谕蜀文”。明 张舍《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登楼莫作依刘赋,奉使曾传谕蜀书。”
《谒环》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双环”。指大国对小国的无理索求。《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三年》:“时金人来取赵彬辈等三十人家属,诏归之。皓曰:‘昔韩起谒环于郑,郑小国也,能引谊不与。’”
《谒浆崔护》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人面桃花”。泛指多情郎。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离魂倩女,也不是谒浆崔护。”明 陈克明《粉蝶儿.怨别》套曲:“不弱如待月张生,偷香韩寿,谒浆崔护,则我这孤辰运命该天数。”
《谒后尘》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望尘莫及”。谓追随。谦词。唐 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诗:“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谏青蒲》来历意思解释
同“伏青蒲”。清 黄遵宪《三用前韵》:“无人伏阙谏青蒲,事误都由七尺孤。”
《谏生乘白马》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白马生”。指谏臣。明 高启《次紫城韵寄西梦道人》:“不见谏生乘白马,欲从关尹问青牛。”
《谏猎臣》来历意思解释
同“谏猎人”。唐 许浑《与郑秀才叔侄会送杨秀才昆仲东归》诗:“洞庭烟月如终老,谁是长杨谏猎臣?”
《谏猎人》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谏猎”。指汉 司马相如。明 李攀龙《春日闻明卿之京却寄》诗:“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
《谏猎书》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谏猎”。指汉 司马相如谏汉武帝狩猎奏章。后亦泛指劝谏奏章。唐 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清 吴伟业《即事》诗:“上林兽簿何曾问,叩马无烦谏猎书。”
《谏楚》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韩诗外传》卷十载:春秋时楚 孙叔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谏阻楚庄王伐晋。谓只顾眼前利益必有后患。唐 骆宾王《秋晨同淄州毛司马秋九咏.秋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