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镜分鸾别》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破镜重圆”、“镜鸾”。喻夫妻分离。《红楼梦》七八回:“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
《镜分鸾凤》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镜鸾”。比喻夫妻分离。明 高明《琵琶记.临汝感叹》:“文场选上,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都要榜登龙虎,偏是他将奴误。”
《镜中鸾舞》来历意思解释
同“镜里孤鸾”。金 元好问《鹧鸪天.宫体八首》词之二:“憔悴鸳鸯不自由,镜中鸾舞只堪愁。”
《镜中鸾影》来历意思解释
同“镜里孤鸾”。前蜀 贯休《悼张道古》诗:“天上君恩三载隔,镜中鸾影一时空。”
《镜中鸾》来历意思解释
同“镜鸾”。唐 李贺《贝宫夫人》诗:“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唐 李商隐《无题》诗之三:“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镐池君》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祖龙”。指水神。唐 李白《古风》之三一:“遗璧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王琦注引服虔曰:“水神是也。”
《镐宴》来历意思解释
同“镐饮”。唐 崔湜《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宋 柳永《破阵乐》词:“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
《镆铘》来历意思解释
同“莫邪”。铘,通“邪”。唐 杨牢《赠舍弟》诗:“袖里镆铘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闲休。”
《镇肉》来历意思解释
宋 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刻,试取石洗濯,乃宋 海陵王墓铭,谢朓撰并书,其字如钟繇,极可爱。”后以“镇肉”借指未被人鉴识的珍宝奇物。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凝脂原不任研磨,镇肉翻成遭弃掷。”自注:“客问‘
《以小事大》来历意思解释
事:奉事。指弱者屈服于强者。《孟子.梁惠王下》:“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偏正 靠自己的小国去事奉大国。《孟子梁惠王下》:“~者,畏天者也……畏天者保其国。”△春秋战国时期,小国为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来历意思解释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宋 朱熹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茅盾《子夜》三:“朱吟秋却在那里微笑;他听得孙吉人提到了什么长途汽车,什么矿山,他便老实断定孙吉
《以小见大》来历意思解释
从小的地方看出大的方面,或从小事上看出大道理。《赵子曰》第十四:“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也作【由小见大】。李欣《老生常谈.编村史》:“由农民编写的……作自我教育的‘村史’,这却
《以宽服民》来历意思解释
宽:宽厚;松缓。服:使信服。指宽厚待人或采用舒缓的政策,以取得民众的信服。《左传.昭公二十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偏正 以宽厚待人,使民众心悦诚服。《左传昭公二十年》:“唯有德者能~,其次莫如猛。”△褒义。用于为政治民方面。 →宽大为怀 &#
《以容取人》来历意思解释
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韩非子.显学》:“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参见“以貌取人”。见“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韩非子显学》:“故孔子曰:‘~
《以售其奸》来历意思解释
售:推销。用来推行他的奸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三年三月丙辰》:“盖异议小人,初不为陛下社稷计,务于不靖,以售其奸。”清.青山山农《红楼梦广义》:“袭人善事宝玉,宝钗善结袭人,同恶相济,以售其奸。”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以宫笑角》来历意思解释
宫、角:中国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两个音。拿宫调嗤笑角调。比喻自以为是,随意讥刺或否定别人。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偏正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
《以大事小》来历意思解释
事:奉事。位尊、势强者奉事位卑、势弱之人。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甘愿屈于卑位。《孟子-梁惠王下》:“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以夜续昼》来历意思解释
犹以夜继日。《南史.谢灵运传》:“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
《以守为攻》来历意思解释
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宋 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李天银《扼住敌人的咽喉》:“我军决定暂时以守为攻,消耗敌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过河去,全歼敌人。”偏正 用防御作
《以夷攻夷》来历意思解释
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自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