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最新文章
《天长日久》来历意思解释
时间长,日子久。《红楼梦》二○回:“但只是天长日久,尽着这么闹,可叫人怎么过呢!”《儿女英雄传》三○回:“待要隐忍下去,只答应着,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并列 原指白天时间长,日照时间久。后多指时间长,日子久。
《天长地久》来历意思解释
①谓时间久远。唐白居易 《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②谓永久不变。康有为《大同书》 甲部: “其既得联婚,连枝比翼,情意既洽,欢爱无穷,以为天长地久矣。” ●《老子七章》: “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认为
《天道人事》来历意思解释
天道:天理。人事:人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言大势所趋。《元史.廉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制置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并列 天理及人的能力所可办
《天造草昧》来历意思解释
谓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易.屯》:“天造草昧。”孔颖达疏:“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如在冥昧之时也。”汉 班固《幽通赋》:“天造草昧,立性命兮。”亦谓草创之时。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天造草昧,壮士乌集,纪律未申,符籍未著。”主谓 草,草创。昧:
《天诛地灭》来历意思解释
诛:杀。为天地所不容。多用于发誓。《水浒传》一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诛地灭。”《红楼梦》四七回:“我要日久变心,告诉人去的,天诛地灭。”并列 诛,杀死。为天地所诛灭。形容罪恶深重,为王法所不容。《平妖传》:“贫僧到此第三番了,望乞神灵可怜,传取
《天行时气》来历意思解释
天:大自然。时气:时疫,即流行病。因季节性气候变化而发生流行病。唐.孙思邈《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偏正 气候欠佳而引发的流行病。语出《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
《天荒地老》来历意思解释
天荒秽,地衰老。比喻历时久远。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盖谓世间惟有愿得成双的,随你天荒地老,此情到底不泯也。”亦作“地老天荒”。宋.杨万里《谒永祐陵归途游龙瑞宫观禹穴》诗:“禹穴下窥正深黑,地老天
《天翻地覆》来历意思解释
覆:翻,翻过来。形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宋.文天祥《立春》诗:“天翻地覆三生劫,岁晚江空万里囚。”《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世间人事改常,变怪不一,真个是天翻地覆的事。”也形容闹得很凶,秩序大乱。《
《天荆地棘》来历意思解释
天地间布满荆棘。比喻世途或处境艰难。明 刘永锡《行路难》诗:“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文明小史》第十二回:“我们的银钱有限,他们的欲壑难填,必至天荆地棘,一步难行。”并列 天地间布满荆棘。比喻处境艰难,障碍极多。明刘永锡《行路难》诗:“云漫漫兮白
《天罗地网》来历意思解释
罗: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多比喻法禁严密,无法逃脱;或遭灾难,走投无路。《宣和遗事》前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网灾。”元.无名氏《锁魔镜》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元.费唐臣《贬黄州》一折:“我立一身纪纲,守箪瓢陋巷
《天网恢恢》来历意思解释
①谓帝王的统治无所不至。《晋书皇甫谧传》: “余谓上有宽明之主,下必有听章之人,天网恢恢,至否一,何尤于出处哉! ” ②谓作恶必受天罚。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诗: “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妄期旧穴得孳育,不知天网方恢恢。” 参见:○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天缘奇遇》来历意思解释
旧指某些人相遇或男女结合为夫妻,是天意所安排。也指事属巧合。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师父,我们幸亏蓝田叔,领到栖霞山来。无意之中,敲门寻宿,偏撞着卞玉京做了这葆真庵主,留俺暂住,这也是天缘奇遇。”《杨家将》四八回:“魏化言曰:‘此乃天缘奇遇,将军前生
《犬马之报》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展草”、“垂缰之恩”。真诚地报答他人的谦词。《水浒传》十一回:“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偏正 像狗和马报答主人饲养之恩那样,报答别人的恩情。元高明《琵琶记旌表》:“且收下,卑人自效~。”△多用作表达感激之辞。也作“犬马报答”。
《吞舟之鱼》来历意思解释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吞舟之鱼”,是极言鱼大可以吞舟。后泛指庞然大物。亦用以比喻伟大的贤人。汉.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吞舟之鱼”又可用以比喻罪恶极大的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
《犬附书》来历意思解释
同“黄耳传书”。宋 苏轼《捕蝗到浮云岭有怀子由弟》诗:“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附书。”
《犬马之养》来历意思解释
《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后以“犬马之养”为供养父母的谦词。宋 王安石《上宰相书》:“故辄上书阙下,愿殡先人之丘冢,自托于管库,以终犬马之养焉。”偏正 供养父母却不敬不孝,就像饲养狗和马一样。语本《论语为政》
《犬送书》来历意思解释
同“黄耳传书”。唐 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龙因雕字识,犬为送书驯。”
《犬牙盘石》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后以“犬牙盘石”称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唐 元稹《论教本书》:“然后选用贤良,树为藩屏,出则有晋、郑、鲁、卫之盛,入则有东牟、朱虚之强,盖所谓宗子维城,犬牙盘石之势。
《犬吠白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指天上仙境。唐 杜甫《滕王亭子》诗之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犬吠千家白》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粤犬吠雪”。犬因少见多怪而吠。形容大雪。宋 辛弃疾《鹧鸪天.和赵文鼎雪》词:“从教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
«
1
118215
118216
118217
118218
118219
118220
118221
118222
118223
118372
»